定了丨雲南省3月23日錯時錯峰開學,涉及1018萬人!

“3月23日能如期開學嗎?”

“學生在學校裡要不要戴口罩?”

近期,教育君後臺接到許多家長詢問開學方面的問題。

3月17日,從全省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和校園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上獲悉,目前全省春季學期開學和校園疫情防控準備工作已就緒,各校符合返崗條件的教職工已返校到崗,23日開始全省學校將陸續錯時錯峰開學。

學校購置的口罩是為應急準備的,除緊急情況和必須佩戴口罩的工程,原則上不要求師生在校園內戴口罩。

學校有序開學是繼復工復產後人員又一次大流動,全省涉及1018萬人,情況十分複雜,防控難度巨大,是一次大考。

雲南省教育廳廳長周榮說:“嚴格按照教育部發布的幼兒園、中小學校、高等學校新冠肺炎防控指南和我省學校防控技術方案(‘一標準三方案’),以及省教育廳《關於做好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實抓好開學和校園疫情防控工作。”


開學前做到“七要六不要”

開學前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重點是要落實聯防聯控工作機制,構建學校、年級(院系)、班級三級防控網絡,關口前移,將疫情擋在校門外,守住校門。

各學校要全面排查師生員工開學前14天健康狀況和旅居情況,逐一進行風險判定,只有低風險的師生員工才能正常入校上課。

嚴格執行好《雲南省學校師生員工新冠肺炎健康風險判定標準》,做到“七要六不要”。

一、要提前做好家校、師生溝通,落實學校和教師的排查責任、學生和家長的如實報告責任,不要含糊推諉。

二、要對所有師生員工(包括後勤、超市、理髮店、施工單位等人員)開學前14天健康狀況和旅居情況實現排查全覆蓋,逐一進行風險判定,不要遺漏一人。

三、要嚴格高風險、中風險、低風險人員判定標準,不要隨意模糊和降低標準。

四、要所有師生員工排查判定情況清晰可見、造冊登記,不要留下任何盲點。

五、要嚴格落實人員分類管理措施,重點摸排國內重點疫區和重點疫情國家返回的師生員工、留學生、外教、跨境就讀學生,只有低風險的師生員工才能正常入校上課,不要疏忽大意讓一個不符合條件的人員入校上課。

六、要做好不符合復學條件學生的心理疏導、教學彌補工作,落實不符合返崗條件教職工正常工資待遇,不要冷漠無情、不聞不問。

七、要充分依靠地方黨委、政府,發揮好聯防聯控機制作用。


原則上不要求師生在校園內戴口罩

各地各校要在當地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有計劃、分步驟地做好口罩、消毒劑、紅外線額溫槍等必要的應急防疫物資儲備,合理測算需求,避免過度儲備。

學校購置的口罩是為應急準備的,除緊急情況和必須佩戴口罩的工種,原則上不要求師生在校園內戴口罩。

各校要在屬地衛健、疾控部門的指導下,分類開展防疫知識培訓和應急處置演練,讓全體教職員工掌握防控技術方案,告知學生、家長個人防控義務。


開學第一課“三個講清楚”

開學當日,各學樣要在交通、公安部門的指導下,有序做好學生安全返校工作。

報到時要採取有效措施避免大量人員長時間聚集,家長一律不得進入校園,對學生攜帶的行李要做好入校前消毒工作。

完成報到註冊後,學校要邀請疾控部門的專家,採取電視直播、網絡錄播、雲課堂等圖文並茂、生動活潑的方式,以縣域或學校為單位,上好開學第一課,做到“三個講清楚”:

一、把新冠病毒的傳播途徑講清楚,消除師生員工的恐懼心理;

二、把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講清楚,增強師生員工的防範意識;

三、把自我防控管理和個人衛生習慣要求講清楚,提高師生員工的自我防護能力。


日常防疫的“七要六不要”

為做好開學後疫情應對工作,學校要有效落實“三早”措施,即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

學校要劃定應急處置隔離區,安排專人管理,配備必要的口罩、消毒液、測溫儀等防護物資。

同時,學校要做好疫情防控日常工作,做到“七要六不要”:

一、要加強校園封閉管理,落實“五個一律”要求,不要讓外賣、快遞和無關人員進入校園。

二、

要加強校園分區分類管理,食堂、圖書館、活動室等實行人流量限制,校內超市、零售店、理髮店、體育場館等場所全部納入學校防控體系嚴格管理,不要讓人員大規模聚集。

三、要加強學生宿舍管理,不要讓外來人員留宿和寄宿學生在校外住宿。

四、要科學開展校園環境衛生清潔消毒工作,不要留下盲區和過度消毒。

五、要創造條件落實“多通風”“勤洗手”措施,不要因設施配備、細節落實不到位影響師生做好個人防護。

六、要嚴格落實晨(午、晚)檢、考勤管理和缺勤跟蹤登記等制度,嚴格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不要瞞報、漏報、遲報。

七、要做好與線上教育銜接工作,落實新學期所有課程“零起點”教學要求。


製圖:李春濤

審核:楊世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