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前五下滑到第十,天津怎么了?

文丨王慕之

字数丨2129字,阅读约需3分钟

众所周知,经济总量在全国前七名的城市基本上每年变化都不大,北上广深,加天津是很多年的前五强了,大家你追我赶,劲头十足,一点小小的改变都非常艰难。根据最近发布的2019年GDP排名前十的城市,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武汉、成都、杭州和天津。天津在前十中倒数第一,沦落到垫底的地步。

而2019年很诡异的一点是,在2019年上半年天津还位列第五,到了全年就变成了第十。天津不仅GDP大幅下滑,实际增速也不突出,为4.8%,使得其GDP总量从2018年的18809.64缩减至14104.28亿元,排在全国第十名。我们不禁要问,天津怎么了?

从全国前五下滑到第十,天津怎么了?

01. 官方解释:国家统计局核算修订

实际上,天津2018年的经济总量已经得到了修订,减少了约4700亿元。如果这样的话,2018年天津已经不是前五的一员了。

2019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一项公告称,依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国家统计局对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这就导致前十的城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天津市统计局也通过其官方网站表示,按照国家统计局统一部署,依据天津市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2018年天津市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13362.92亿元。这样的话,天津的2018年的GDP实际上是比第十名的杭州还要少。

也就是说,在统计2019年上半年天津的GDP时,国家统计局尚未对2018年的GDP进行修正,导致其数据上半年已经过了万亿。

从全国前五下滑到第十,天津怎么了?

2019上半年GDP10强

2020年1月22日,天津市统计局发布《关于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修订结果的说明》,把2018年GDP大幅修订(调减5000多亿元)的原因归结为两点:1,关停小散乱污企业,淘汰僵尸企业。2,查处惩治了统计造假虚报案件,在四经普开展过程中,夯实核算了地区生产总值的基础数据。

从以下数据或许可以看出,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天津在2013年到2019年之间,第二产业因为环保问题所受到的巨大影响。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4370.1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276.68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6905.03亿元,增长12.5%。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14104.2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969.18亿元,增长3.2%。

因为靠近北京的关系,天津的环保产业近年来也是“重拳出击”。2017年,为打好“蓝天保卫战”,环保部印发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8个督查组对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即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的26个城市的企业进行25轮次环保大督查。被誉为史上最严格的一次督查,数据显示,在天津市从4月开始,到6月底,短短2个月的时间,关停排查出来的“散乱污”企业数量就达到17.4万家。

另外,据天津市官方数据统计,2018-2020年,天津市将关闭200多个产业园区,解决“园区围城”问题,确保到2020年12条入海河流水质全面提升。

从全国前五下滑到第十,天津怎么了?

02.今年天津或被挤出前十

天津市作为京津冀老工业区,第一轮崛起靠的就是第二产业,但也由此埋下了第三产业不发达,商业活跃度不足的种子。自1860年开埠以来,开一代风气之先,北方最大的军事基地和军工厂就设在天津,天津还是全国第一个引进有轨电车的城市。民国时期,中国四个最大的银行,有三个银行的总部设置在天津,另一个设置在上海。当时的天津,是与上海齐名的北方工业经济城市。

正是因为天津重要的经济地位,所以在1928年的时候,国民政府将天津设为特别市区,1930年改为直辖市,到解放之后的1958年,又被划归到河北。1967年,又划归成为直辖市。

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可以说,工业发展较好的城市经济总量就靠前,典型的诸如苏州、佛山、天津等等。但到了今天,新一轮改革启动,我国的经济新动能的转换、创新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调整都成为首要目标。这一轮,天津能否抓住机遇,基本上决定了未来天津能否继续待在全国前十这样的一个位置。

天津的未来在哪里?作为北方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一极,大家都感觉天津在衰落,GDP别说增长了,一直在下降,人口老龄化,对高端人才的吸引远远不够,国有企业“抱残守缺”的思想严重,民营经济发展不充分,影响了整个城市的产业活跃度和创新程度,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和水平与天津直辖市的地位不相称等等。

2019年的GDP来看,上海稳居第一,同样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已经与广州非常接近了,苏州也朝着2万亿的目标前进。而天津,排在全国第十名,比第11名南京仅多了74亿元,假如2020年南京迅猛发力,天津将有被挤出前十的风险。

从全国前五下滑到第十,天津怎么了?

03.打响21世纪的“平津战役”

自2014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天津市发展的首要目标应该都是“协同”二字。正如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网站2019年的总结文章:协同发展的5年,交通互联互通,京津城际月票制,半小时左右通达圈路网初成。

协同发展的 5年,是天津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21世纪的“平津战役”。

近年来,几乎每个城市都在提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发展,不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等产业,以及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天津和其他城市的不同,或许还是回归到协同发展上。近年来天津市的政府工作文件,基本都是围绕协同发展来展开:坚持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政治之责、发展之要,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着力推进“五个协同”。产业协同、创新协同、环保协同、基础设施建设协同等,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主动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等等。

发展理念变了,天津也正在转型中。崇尚创新、倡导绿色、大力开放,现在的天津,正在坚定不移地负重前行、爬坡过坎,未来,迎接天津的是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从全国前五下滑到第十,天津怎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