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胜地 绿色武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青山麓韵伴红乡。

在阴山北麓,坐落着一座正如敕勒歌描述那般恬静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武川。


红色胜地 绿色武川

武川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北麓,首府呼和浩特市北,总面积4885平方公里。早在战国时期,人们就在这片土地上“以穹庐为舍,逐水草迁徙”,千百年后,武川县已从田园牧歌似的半农半牧当中蜕变而出,在现代农业转型中不断前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武川持续把立足“生态立县、绿色强县”作为标向和引领,在现代农业转型上,重点打造品牌农业和特色农业,大力推进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红色胜地 绿色武川

武川位于北纬41°,地处高原,昼夜温差较大,年均温2.5℃,阳光辐射强度大,全县耕地以沙壤土为主,有机质、有益矿物含量较高。正是这特殊的自然条件,武川特产马铃薯,被誉为“马铃薯之乡”。

武川结合地理优势,将马铃薯产业化,按照种薯、食用薯、加工薯“三薯”并重,科研、种植、加工、销售、储存“五路”并进的发展战略,推动马铃薯产业良性循环。

在2005年,武川土豆经青岛诺安农产品鉴定中心检测,确定为优质产品,达到欧盟出口标准;2006年,武川土豆成为中南海指定供应基地;2007年,地理标志保护商标成功注册,并通过北京奥组委考察,走上了2008北京奥运会运动员的餐桌。2016年武川土豆成为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随着马铃薯在保障粮食安全、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优势的显现,国家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李克强总理、韩长赋部长多次对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武川土豆,将借此机遇完善主导品种推广机制;积极引导建立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稳定市场价格走向,保护农民种植效益。

红色胜地 绿色武川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畜牧业作为草原上的传统产业,在武川也被赋予了新时代的节奏。按照草畜平衡,以草定畜的原则,武川全面禁牧舍饲,大力发展肉羊养殖,加大了品种改良力度,充分发挥其母体多胎性和优质肉改良优势,打造种羊繁育基地。

其中武川乌骨羊又有颜值,又有市值,乌骨羊,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被誉为“羊中大熊猫”。研究测定,乌骨羊体内富含黑色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武川乌骨羊是在原生乌骨羊物种的基础上,运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遗传技术,通过提纯复壮进行人工干预,确保后代的乌骨乌肉遗传性状能够统一、稳定而来的。

红色胜地 绿色武川

武川县食用菌产业,武川县为了推动新型农产品产业结构,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及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大胆探索,不断努力实践,提出了食用菌产业扶贫的发展新思路。南方及中部地区夏季温度高,很难进行周年生产。老菇区由于连年种植,导致栽培食用菌的原材料紧缺而且成本提高,“南菇北移”是我国食用菌生产发展趋势。武川县食用菌产业现以形成了以呼和浩特蒙禾源为轴,以大豆铺基地、不浪梁基地、圪顶盖基地、振兴元基地、三间房基地、东土城基地为节点的六大食用菌发展区域。现共投入使用食用菌种植大棚1760栋,菌棒生产线6条,烘干隧道三条,食用菌制种、养菌车间945 平方米,食用菌加工车间54亩,建成深加工车间 750 平方米,共建成保鲜库2400平方米, 六大基地占地总面积为2308亩。产品sc认证车间全部投入运营,目前,主要采用液体菌方式进行菌群培育,制菌、灭菌、装袋、保鲜、冷冻、烘干、包装,全部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在技术、设备上达到了食用菌产业全区领先、全国一流的水平。


红色胜地 绿色武川

武川燕麦。武川燕麦有着厚重的历史。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是燕麦的原产地之一,内蒙古武川县是世界燕麦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的’燕麦故乡’。”

武川地处阴山山脉的大青山北侧,黑黄交错的沙土、集中的雨水、长时间的日照,是燕麦生长的最佳条件。武川燕麦没有病虫害,也不需要施化肥,是纯正的绿色食品,所含的蛋白质和钙、磷、铁、核黄素等营养物质含量都高于其他农作物,且氨基酸比例平衡,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为全蛋白的37%,明显高于小麦、玉米等。

武川县的燕麦种植面积维持在20万亩以上,年产量2万吨以上。全县1.47万吨莜面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2万吨莜麦获得绿色食品A级证书。“武川莜麦”于2007年获地理标志保护商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显著提升。

武川中药材。武川属中温带大陆性季节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和冬夏温差都较大,冬长夏短,武川得天独厚的“地利”优势,充分保证了药材的道地性和高品质。早在清末民初武川已获“正北芪之乡”的美称。此外有近二百种野生药材遍布全县各地,药用价值较高的有党参、麻黄、狼毒、柴胡、黄芩、知母、秦艽、防风、赤勺、郁李仁、龙胆等30多种。

在药材基地建设当中,不论是种植草本药材或木本药材,均可增加土地植被覆盖率,都有不同程度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的效果。从而推动当地生态农业的建设,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显著效果。

红色胜地 绿色武川

武川正在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促进资金、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向龙头企业集中,引进培育一批集技术研发、生产加工、品牌建设、物流仓储、推广销售等于一体的大中型企业集团。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等新型组织模式,实现产业发展、扶贫富民“双赢”。加快农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培育,在全国建立“电商平台+展示直销中心+零售体验店”一体化的武川绿色农畜产品宣传展示、体验销售平台,推动 “武川土豆”、“武川莜面”、“武川中药材”等“武川制造”地理标志产品走向全区、走向全国。


幸福武川、生态武川、美丽武川。

今天的武川在北疆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