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1挂载能力如何:有望领衔中型战斗机

作为我国第二款第四代战斗机,歼-31自亮相起就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在首飞之初,歼-31引发了很多猜测,包括在其基础上发展新型舰载机和外贸四代机,还有就是与歼-20形成高低搭配的组合,不过歼-20在首飞5、6年后就开始小规模列装,歼-31首飞至今已过去9年多了,不仅迟迟未能列装,原型机的生产数量、试飞强度也明显不如歼-20,有一种说法认为,歼-31的体格太小了,难以满足四代机的硬性指标。

歼-31挂载能力如何:有望领衔中型战斗机


根据资料显示,歼-31机长17.3米,翼展11.5米,高4.8米,机翼面积40平方米,最大起飞重量27-28吨,其中载弹量和载油量都达到了7吨,作战半径125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1.8马赫。很多朋友都喜欢拿歼-31去和F-35比,因为两者都属于第四代中型战斗机,就基本数据来看,歼31与F-35在伯仲之间。

歼-31挂载能力如何:有望领衔中型战斗机


不过,还是有人挑出:歼31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F-35装备的F-135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20吨,推重比超过10,而歼31装备的2台RD-93发动机总和不过18.6吨,推重比仅为8,俄制发动机的寿命、可靠性为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歼31难以做到和F-35同水平的航程、挂载能力。

歼-31挂载能力如何:有望领衔中型战斗机


虽然长度、翼展略大,但从侧面图来看,歼31明显要比F-35瘦很多,这样有利于正常挂载重量下的飞行性能,不过F-35的机身更加粗壮,内部空间也会更大,内部燃油量、弹仓深度也会高于歼-31,例如歼-31目前估计弹仓最多能挂4枚中距空空导弹,带2枚对地弹药时就只能带2枚空空导弹,而F35却可以“挤”进6枚导弹,挂载2枚454千克弹药时也可带4枚空空导弹,在保证隐身性能下,F-35的攻击能力明显更胜一筹。

歼-31挂载能力如何:有望领衔中型战斗机


甚至有一种说法是,歼-31的航程、载弹量仅略高于米格-29,主要理由是:米格-29的机体尺寸与歼-31非常接近,米格-29长17.37米,翼展11.4米,机翼面积38平方米,而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20吨,在使用发动机相当的情况下,歼-31对比米格-29,体重居然能超出7吨左右?

歼-31挂载能力如何:有望领衔中型战斗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发动机推力并不能完全决定飞机的起飞重量,就比如歼-10C发动机加力推力为约13吨,但最大起飞重量仍与米格-29相仿,歼-31的2台中推总和接近19吨,如果单就按照来说,歼-31比歼-10C大出40%左右,在采用很多新型材料、气动外形的情况下,歼-31的作战半径、挂载能力超过米格-29,甚至在作战半径方面大幅超过米格-29完全没问题。


我们再来看一下米格-29的深度改进型:米格-35,米格-35的基本尺寸、外观与前型变动不大,发动机推力提升幅度也不明显,但是最大起飞重量从20吨提高到了29.7吨,我想,提升幅度之所以这么大,应该是发动机寿命的大幅延长,米格-29发动机寿命很短,工作350-400小时就要进行大修,米格-35的发动机大修间隔时间为1000小时。

歼-31挂载能力如何:有望领衔中型战斗机


战斗机大重量起飞,本身就是一种不正常的飞行状况,再加上特殊的飞行要求,动力系统备受考验,对于前线支援飞机米格-29来说,它所追求的是轻便灵活,不强求挂载能力和航程,以保证寿命,不过,在发动机质量(寿命)大幅延长的情况下,米格-35就可以充分发挥出挂载潜力了。

歼-31挂载能力如何:有望领衔中型战斗机


我认为,即使目前的歼-31发动机推力仍限于9吨左右,如果能显著提升发动机寿命,适当降低油耗,歼-31就算达不到27、28吨的最大起飞重量,作战半径(航程)超过歼-10C不成问题,毕竟歼-31曾有过1次距离2400千米的转场飞行,为了保险起见,战机转场时都会保留部分燃油,依此来看,歼-31的作战半径没有1250,也在1000千米以上。

歼-31挂载能力如何:有望领衔中型战斗机



歼31作为第四代战斗机,要想获得量产机会,关键技术肯定要百分百国产化,前期采用俄制发动机也是为了保证进度,在涡扇-10C、涡扇-18等发动机先后批量装备的情况下,我们相信,为歼-31装备的中等推力发动机也不会远了,根据相关报道,歼-31所需的涡扇-19发动机推重比在10-11之间,最大推力可达11吨,2台中推总推力达到20-22吨级,这无疑会使歼-31的实力大幅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