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孩“雲端”履行與13個娃娃的約定

因為一個約定,從去年冬天開始,來自蘭州大學的90後女孩呂孟凡和同學們與平涼市崆峒區峽門山口村教學點的13個學生,開始了每週一次的“雲端”班會課。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雖然學校推遲了開學時間,但這群青年志願者們一直牽掛著山口村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也沒有忘記“山口村約定”。近日,為了讓孩子們瞭解新冠肺炎疫情,同時獲取新的知識,呂孟凡與同學們精心設計課程內容,開展一系列別開生面的萃英雲課堂。

1位教師,13個學生,他們就是平涼市崆峒區峽門山口村教學點的主人。學生們來自於山口村和白楊溝村,1名上小學2年級,2名上小學1年級,還有10名學齡前兒童,最大的7歲,最小的4歲,他們在一間大教室裡耕耘著智慧和希望。

90後女孩“雲端”履行與13個娃娃的約定

去年冬天,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前往山口村教學點發放暖流計劃物資,臨走時問孩子們:“大哥哥大姐姐們每週都和你們見面好不好呀?”先前因不自信一直沉默的孩子們此時異口同聲地喊道:“好!”就這樣,這個“山口村約定”深深地烙印在了山口村教學點13個小娃娃和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這群“大娃娃”的心裡。

在離開山口村的回程車上,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討論了一路,最後決定通過線上線下雙互動的方式實現“山口村約定”:通過萃英雲課堂的方式為山口村教學點的孩子們每週開一次班會課,並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的情況下開展更多趣味課、拓展課。同時,在寒暑假的時候到山口村開展實地支教幫扶。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一直牽掛著山口村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山口村約定”也並未因疫情受阻中斷。近日,蘭州大學團委根據防疫實際情況推出了萃英雲課堂“戰疫版”,以研究生支教團力量為依託組建蘭州大學“約定山口”志願服務隊,組織了一批青年志願者骨幹,對延遲開學的孩子們進行線上授課,每天利用三十分種的時間為孩子們上一堂有趣、有益的知識拓展課、心靈交流課。

90後女孩“雲端”履行與13個娃娃的約定

近日,萃英雲課堂“戰疫版”第一節開講啦,主題是“瞭解病毒怪獸”,授課老師是蘭州大學基礎醫學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呂孟凡用“奧特曼打小怪獸”開篇,生動形象為孩子們介紹新型冠狀病毒這個小怪獸,山口村的娃娃們透過屏幕認真地聽大姐姐講打“怪獸”的故事,不時發言互動——“我以後一定講衛生、勤洗手,把病毒怪獸打跑!”一個娃娃的話讓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呂孟凡曾是蘭州大學第20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有著豐富的支教經驗,她第一時間報名了萃英雲課堂計劃,她認為,這是一種新穎且極富挑戰性的志願服務形式,相比傳統實地支教,更需要抓住孩子的內心情感。“我們開展萃英雲課堂,就是嘗試突破傳統支教模式的時空束縛,搭建起持續同孩子們進行心靈溝通的平臺,在心心相通的基礎上以‘引導’代‘指導’,助力他們健康成長成才。”蘭州大學團委書記李華龍介紹道。

“心心相通”正是蘭州大學團委實施萃英雲課堂計劃所秉持的核心理念。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從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出發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目的正在於拉近同他們的距離,走進他們的內心,進而激發他們成長成才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在隨後的“戰疫版”萃英雲課堂上,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抓住學齡前兒童動手慾望強的特點為山口村孩子們開了一堂口罩設計課,從材料準備、圖案設計到剪貼操作,充分發揮孩子們的能動性,讓他們在體驗全過程、享受小成功中培養追逐人生夢想的勇氣和信心。娃娃們看到自己做的口罩時嘴角輕揚、眯眯一笑,那一刻他們的心裡也一定感受到了付出和收穫的快樂。

90後女孩“雲端”履行與13個娃娃的約定

除了防疫知識,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還為山口村的娃娃們準備了各種各樣內容的課程,每一個課程的背後都凝結著蘭州大學青年志願者們對13個娃娃健康快樂成長的思考:學唱《紅星歌》、朗誦《祖國媽媽》,植愛國主義於潛移默化,從小培養濃厚的家國情懷,娃娃們知道了祖國的意義;手指舞《春天的花園》讓孩子們在靈動中體驗春天、陶冶了情操;學習古詩時讓娃娃們闡釋個人對詩歌的理解,不唯標準答案,鼓勵孩子們勇敢自信獨立地表達……這些背後的考量正在通過生動有趣的課堂形式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娃娃們舉手發言更積極了,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他們期待著和大哥哥大姐姐們在春暖花開時于山口村再相遇。

小課堂每天九點鐘準時開啟,娃娃們早早地就上線等待,這是喜歡,是期待,更是一種無聲的肯定。屏幕前,是孩子們憧憬的臉;屏幕那邊傳來的,是知識,是力量,更是希望。“山口村約定”不會遲到,更不會暫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