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01 要拍《紅樓夢》的消息宛若石破天驚

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中央電視臺導演王扶林公派到英國廣播公司學習。

這段時間裡,他看到BBC在播放根據莎士比亞名著改編的電視劇,心思一動,中國自己也有蜚聲中外的四大古典名著,《紅樓夢》更是聲名遠播,為什麼我們自己不把它搬上屏幕?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受到刺激的王扶林回國後帶著興奮和疑惑找到主持工作的副臺長戴臨風,聽完彙報後,戴臨風當即拍板,決定也要把中國自己的文學經典改編成電視連續劇。

於是他問王扶林,從哪一部開始呢?

王扶林想的比較簡單,四大名著裡,只有《紅樓夢》沒有打打殺殺的場面,幾乎全是文戲,可能要好拍一些,於是便提出先拍《紅樓夢》。

萬事總得有個開頭,很快,戴臺長同意了王扶林的提議。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左:王扶林,右:戴臨風

雖然他同意了,但在臺務會上討論是否要拍《紅樓夢》時,還是有一半的人表示反對,其中一位副臺長出於好心奉勸戴臨風,一輩子都不錯,不要臨老臨老,卻栽在《紅樓夢》上。

好在戴臺長沒有退縮,最終拍板一定要上這個項目。

這個消息宛若石破天驚,要知道,當時剛剛撥亂反正,很多人的思想還在桎梏中,將這樣一部在很多人眼裡風花雪月的作品搬上銀幕,顯然他們的思想世界極不適應。

於是,社會上各種傳聲音紛至沓來,戴臨風有一首打油詩很形象地描述了當時的情景:

“內部定案尚順利,傳言社會翻了天。你們膽大誠可愛,沒把祖宗臉丟完。紅學豈可輕易碰,國之瑰寶萬世傳。標點符號不可動,改成戲文準難堪。更有低俗村頭語,難登大雅不予談。”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87版《紅樓夢》部分演職員合影,前排右一戴臨風

面對各種東諷西嘲,冷言熱語,戴臨風毫不退縮,並立下決心,“就是拼出老命也要幹下去”!

真該感謝當時戴臺長頂住壓力做出的這個英明決定,否則,87版《紅樓夢》將無從談起。

02 七天會議決定《紅樓夢》後四十回如何取捨

雖然拍攝度決定已經下達,但王扶林做夢都沒想到,自己當初的想法其實很幼稚,別看《紅樓夢》裡沒有打打殺殺,可裡面每句話甚至每個字都被曹雪芹賦予了很深的寓意,要想拍出來簡直比登天還難。

更為尷尬的是,王扶林本人還從來沒有通讀過《紅樓夢》,自己對《紅樓夢》的理解,其實就是個半吊子。

但臺裡已經做了決定,又是自己的提議,必須要排除萬難,爭取這個任務的勝利。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意氣風發的王扶林

好在當時國內有影響的幾位紅學大咖都全力支持這件事,如周汝昌、馮其庸、吳世昌,這些紅學家們支持的原因之一說起來好笑,由於那時文革剛剛結束不久,我國一些大學中文系的學生,竟然沒有讀過古典名著。

放在今天,誰會相信?

有了紅學家們的支持,王扶林心中才有了底,紅學會副秘書長鬍文彬更是表示,願意以紅學會名義召開座談會,讓專家們提意見、獻計策。

1982年,電視劇《紅樓夢》籌備組成立,組長由鄧力群親自掛帥,可見當時文化宣傳部門對這部劇的重視。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王扶林在跟演員講戲

是年秋天,籌備組在北京恭王府舉行了電視劇《紅樓夢》第一次籌備會,周汝昌、劉世德、蔣和森、丁維忠、劉夢溪等紅學專家悉數到場,雖然在一些具體問題上大家七嘴八舌意見不同,但絕大多數都對改編名著的這個想法深表贊同。

不過大家都知道,《紅樓夢》原著有兩個作者,曹雪芹寫了前八十回,高鶚續寫了後四十回,雖然現在關於後續作者有爭議,但當時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通行本《紅樓夢》就是這麼刊印的。

專家們對如何對待後四十回產生了巨大分歧,一種意見認為後四十回是狗尾續貂,要不得,另一種意見則認為畢竟高鶚將《紅樓夢》這部偉大作品得以完整呈現,還是要尊重這一部分。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王扶林在跟演員講戲

後來,戴臨風和央視另一位副臺長阮若琳主持召開了為期七天的劇本大綱論證會,關鍵還是要決定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如何取捨。

編劇組由周雷、劉耕路、周嶺三人組成,對這次會議,周嶺後來回憶說,當時定下了八十回以後另起爐灶的大方向,他們同紅學界一些專家的意見一致,認為前八十回與後四十回“斷非一色筆墨”。

03 王扶林趕鴨子上架成導演,為拍戲脫產去讀書

雖然拍攝《紅樓夢》最初是王扶林的提議,但這部劇一開始他是製片人,而不是導演。

找誰來導這部戲呢?

王扶林首先想到的是越劇《紅樓夢》的導演,但對方表示沒興趣。

然後他又想到了當時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四大導演之一,可這位導演還沒來得及上陣,便心肌梗塞不幸去世了。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沒辦法,他只好求助臺裡的另一位導演,那位導演直搖頭,說這部劇絕非一年半載就能拍成,時間跨度太長,自己幹不來。

求助無門,王扶林只好硬著頭皮向領導表示,實在不行就自己上。

之所以說他硬著頭皮,是因為前面說了,王扶林自己都沒完整通讀過《紅樓夢》,將這樣一部鴻篇鉅製導出來,他心裡根本就沒底。

領導同意了,他又提出一個條件,鑑於自己對《紅樓夢》的理解還很膚淺,希望能給他專門時間去讀書充電,深刻領悟《紅樓夢》。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87版《紅樓夢》劇照

沒想到,領導又同意了,不但如此,還批准他脫產,專門在招待所給他找了房間,就是為了讓他能安安心心踏踏實實地學下去。

04 年齡大了小了都很難合適,選演員成大難題

大家知道林妹妹初進榮國府是多大歲數嗎?

《紅樓夢》第二十二回《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迷賈政悲讖語》寫道,王熙鳳和賈璉商量為薛寶釵慶祝生日,鳳姐說:“但昨兒聽見老太太說,問起大家的年紀生日來,聽見薛大妹妹今年十五歲,雖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將笄之年。”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張莉飾演薛寶釵

這是薛寶釵到賈府過的第一個生日,就算她十五歲出場,也只是一個大孩子罷了。

賈寶玉比薛寶釵小兩歲,比林黛玉大一歲,也就是說,這時候的賈寶玉才十三歲,而林黛玉只有十二歲。

何況,林黛玉要比薛寶釵早進榮國府,那時候,她只有十歲左右。

這樣選演員就成了難題,找年齡相仿的孩子來演,很難表達出書中所寫的複雜心理,而如果請有表演經驗的成年演員來演,那時有些名氣的都已經是三十歲左右的人,又根本不可能演出少年孩提的那份純真。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陳曉旭飾演林黛玉

比如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賈寶玉看見林黛玉歪在床上歇晌,便也躺了上去,黛玉就用話氣他,寶玉則翻身起來,將兩隻手呵了兩口,向黛玉膈肢窩內兩肋下亂撓,黛玉笑得喘不過氣來。然後寶玉編排了揚州衙門裡的一個故事,用小耗子比喻黛玉進行報復,被黛玉擰得連連央告。

兩人這一系列動作——先是在床上對面倒下、然後伸手向黛玉膈肢窩內兩肋下亂撓、再到寶玉被黛玉擰得連連央告,如果是由小演員演起來,大家肯定感覺兩小無猜,天真活潑,但如果換成大男大女,則一定會浮想聯翩,甚至打上“輕浮”標籤。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87版《紅樓夢》劇照

這樣的話選演員便成了令人困擾的難題,太大太小都不合適。

最後,導演組定了一個標準,主要演員一是面嫩,二是年齡要在17歲到20歲之間。

05 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定下演員選取標準後,工作人員從全國各地各行各業找來60個人,讓王扶林來決定。

但是這些人王扶林並不瞭解,他們對《紅樓夢》中的各個角色也不瞭解,於是便辦班讀書學習,為此,中央電視臺撥了10萬元經費。

所有人都住在圓明園附近的一個招待所裡,週六才允許出去,上午讀書,下午排演,晚上練習琴棋書畫。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87版《紅樓夢》演員合影

四十天以後開始定角色,結果,北京一家修鞋廠的工人姬玉演了妙玉,瀋陽一家飯店跑堂的服務員戰愛霞演了趙姨娘,南京百貨公司文具櫃檯的售貨員成梅演了元妃。

這裡面陳曉旭能扮演林黛玉最有故事性。

陳曉旭是遼寧鞍山人,當時在鞍山市話劇團工作,此前曾在電視劇《家風》中演過妹妹一角。《夜幕下的哈爾濱》小說作者陳嶼得知《紅樓夢》劇組在選角後,便建議她來試試,於是,18歲的陳曉旭鼓起勇氣給王扶林寫了一封信。

信中除了自己的掛曆影照外,還有她寫的一首小詩《小麻雀》:

停一停吧小雨, 難道你不見媽媽為我覓食去? 假如你打溼了媽媽的翅膀,她就會掉在冰冷的雨水裡。 呵,媽媽她回來了,羽毛上還帶著點點雨滴; 我問媽媽冷不冷? 她卻笑著把小蟲喂到了我的嘴裡。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林妹妹和寶哥哥

王扶林看後,感覺這個女孩年齡相當,還會寫詩,有點林黛玉的雛形,便告訴她可以來北京試試。

經過培訓後,陳曉旭終於順利上崗。

其他人都定好了,可劇中最主要的人物賈寶玉卻遲遲找不到合適人選。

為此王扶林在報紙上登出尋找“寶玉”的新聞,一下子竟招來萬人應聘,儘管如此,也沒挖掘出合適者。

於是有人向王扶林提議,可以用女演員試試,畢竟此前越劇電影《紅樓夢》中賈寶玉的扮演者王文娟就是女的。

但王扶林不接受,他認為寶玉是有脂粉氣的男人,而不是有男子氣的女人,兩者有著本質差別。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氣質美如蘭,才華馥比仙

可此時距離開機已經剩下不到一個月時間了,即使這樣,王扶林也沒改不要女扮男裝的初衷,他始終堅信,也許“寶玉”就在某一個地方等待開掘,只是時機未到。

這段時間裡,他和劇組人員去了一趟峨眉山,尋找全劇開篇時要出現的那塊碣石,晚上回到成都錦江賓館,剛想睡覺,忽然有人敲門。

開門以後,一個貌不驚人、衣衫不整的小夥出現在眼前,一米六七左右的身高,娃娃臉,一對大眼睛水汪汪的還帶有幾分稚氣,當時王扶林就心中一動,這個小夥還真有點像寶玉。

後來經過試妝,假髮一戴,紫金冠往頭上一扣,王扶林心中暗自高興,這不正是自己心中寶玉的形象嘛。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歐陽奮強飾演賈寶玉

最後一次試鏡那天,現場所有人都面帶笑容,就連親臨現場的領導和專家們也一致認可。為此,新華社還專門發了一篇電訊,我們的寶玉“生出來了!”

而這個寶玉的扮演者,正是歐陽奮強!

06 後續

1987年5月2日,央視87版《紅樓夢》在北京和香港同時播出,立即在內地和港澳地區及海外一些國家引起轟動,輿論普遍稱讚此片是一部“金碧輝煌的巨片”。

為了拍好這部劇,王扶林整整花了五年時間,一年時間脫產學習儲備知識,兩年半時間用來拍攝,還有一年半時間是做後期。

那麼當時他和劇組其他人員的報酬是多少呢?

誤餐費、夜餐費、電視臺給的工資,一個月加起來王扶林只能拿到九塊錢。編劇組的周雷、劉耕路、周嶺三人寫了幾個月劇本,總共給了七千塊報酬,還得三人分。

87版《紅樓夢》誕生記:林妹妹作詩自薦,寶哥哥千里難尋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主要演員歐陽奮強是峨眉電影製片廠的,除了單位工資,還可以領伙食補助、住房補貼、起早補貼、夜餐費、搬運費等,一個月加在一起六十七塊零兩毛,陳曉旭也是有單位的,一個月一百一十九塊零一毛,薛寶釵每月一百二,兩人之所以比歐陽奮強多,是因為那時搬運工具、器材等是給錢的,兩人搬運的多一些。

當然,這部劇也不是沒有瑕疵,剛播出的時候也曾引來很多痛批和責罵,直到出現後來者,人們回過頭去才驀然發現,原來87版竟是如此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