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替“潘金蓮”洗白?可以黑為什麼不能白?換位思考罷了

“紅顏禍水論”止住了太多人前進的腳步。對潘金蓮罵聲不絕的道德巨(男)人,總喜歡玩一個自欺欺人的解讀遊戲:

睜開眼罵金蓮,閉上眼想金蓮。

其實不管是《水滸傳》還是《金瓶梅》裡面, 潘金蓮從來都不是天生的“淫婦” 。

她在《水滸》裡面是無奈可憐,當張大戶糾纏潘金蓮時,是她主動向大老婆告發的。張大戶因此記恨在心,才會把她嫁給武大作為報復。

在《金瓶梅》裡,潘金蓮從來都是身不由己。

事實上,在《水滸傳》的故事裡,潘金蓮和武大的婚姻關係至少是完整的:出嫁前,她沒有和張大戶發生關係;出嫁後,張大戶也沒再回來和潘金蓮糾纏。

在《金瓶梅》裡潘金蓮被張大戶收用在先、又被侵佔在後。

可恥的是這侵佔居然是她的丈夫武大郎默許的,只為貪圖張大戶給他房子住和照顧他炊餅生意。

再說《水滸傳》中,潘金蓮對武大的背叛,創造出了潘金蓮的淫婦形象。

但是,一個女人“背叛”婚姻最起碼的前提,至少得是這樁婚姻是在自由意志下進行的。

而《水滸》和《金瓶梅》都共有的現實是:

她是被強迫嫁給武大的,她的人生就從來不曾有過選擇。

在這門親事過程中,懦弱的武大選擇不出聲,接受張大戶的資助才有了房子住和賣炊餅的本錢。

一個男人可以沒錢,沒勢,沒出息,甚至沒身高,可是起碼他得有情有義,如果連這些都沒有,他有什麼資格去要求一個女人為他的婚姻守貞?

被賣給王招宣潘金蓮努力學彈唱書畫,賣給張大戶後勤勞學女工針黹,她這些年所有的努力到頭來竟然只換得一個武大。

她連被再轉賣的機會都沒有了!

對於才二十出頭歲的潘金蓮來說,她的下半生,看不見來時 ,望不到去處 ,絕望到窒息。

殺人的少婦

為什麼替“潘金蓮”洗白?可以黑為什麼不能白?換位思考罷了

毒殺武大

為什麼潘金蓮要毒死武大?因為她想要嫁給西門大官人?NO!

嫁給西門大官人,武大根本不是障礙。那年頭就是一紙休書的事兒。

推動潘金蓮灌下毒藥弄死武大郎的那隻手,並不是桌子底下捏住她的三寸金蓮的西門慶,而是武松的“一對拳頭”。

潘金蓮很怕武松。

關鍵是武松。

為什麼替“潘金蓮”洗白?可以黑為什麼不能白?換位思考罷了

1989《潘金蓮之前世今生》王祖賢=潘金蓮

武松出差之前,居然在飯桌上規定武大郎幾時出門、幾時回家,還對潘金蓮說“籬笆扎的牢,野狗入不來”這樣極具侮辱性的話語。

武松的窩裡橫,直接導致了哥哥的家庭悲劇,但武松不認為自己錯。

武松是個英雄,必然會產生光環效應,光環效應必然產生遮蔽效應,遮蔽效應必然導致人們產生錯誤的認知:英雄是不會錯的。

武大郎捉姦被踢後,他明知道武松不會放過潘金蓮,也見過潘金蓮有多害怕武松,卻放話要說與武松知,讓他來收拾潘金蓮。

武松太兇狠,他容不得金蓮犯錯,一出手就往死裡整。家庭暴力,並不限於夫妻間。

以後潘金蓮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整天在武松的怒目冷眼下,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與其面對這樣後果,她的第一反應是滅口。

但是,從來輿論都一邊倒指責潘金蓮謀害武大,沒人會同情潘金蓮在武松的拳頭底下恐懼度日。

為什麼替“潘金蓮”洗白?可以黑為什麼不能白?換位思考罷了

▲2011《新水滸傳》甘婷婷=潘金蓮

潘金蓮的罪,並不是她紅杏出牆,而是殺人。

殺人,是要償命的。

慈悲的淫婦

為什麼替“潘金蓮”洗白?可以黑為什麼不能白?換位思考罷了

我一直把楊思敏當成潘金蓮本蓮

現實社會強加於人的,往往是人性的壓抑;而人性的弱點,又常常失之於人慾的放縱---

所以才會有一個由情慾膨脹而人性扭曲到極點潘金蓮。(指金瓶梅里的)

她所有聰明才智都被肉慾轉化成無恥、陰險和狠毒,卻只為滿足最原始的慾望---性。

毒殺武大郎,陰死李瓶兒...雖略帶自我追求、自我反抗的意味,然而這反抗的本身就是反人性的,所以潘金蓮成為是慾望和念惡的化身

那麼唾罵潘金蓮,以她為戒是不是就能夠擁抱真善美,遠離人性惡呢?

不能,你看不到剛虐完丫鬟、挑撥離間的金蓮姐,轉身就對門口衣衫襤褸,為病妻乞討塊肉吃的老頭,和藹可親的說「你家媽媽兒,吃小米兒粥不吃?」

這一幕是在萬曆本的《金瓶梅詞話》第58回“懷妒金蓮打秋菊,乞臘肉磨鏡叟訴冤”

這一段夾在金蓮放喵去驚嚇李瓶兒的孩子官哥,與官哥夭折之間。

在《金瓶梅》中是妻妾鬥爭達到頂點,潘金蓮已經喪心病狂到極端之時。

某個冬日的午後,潘金蓮正跟孟玉樓在門口嗑著瓜子說人是非,這時來了一個沿街磨鏡子的老頭。

金蓮玉樓將自個兒的鏡子拿了出來,教那老頭兒磨了個鋥亮。

誰知磨完後拿了五十文工錢的老頭並不動身。

玉樓便問道“你怎的不去, 敢嫌錢少?”

為什麼替“潘金蓮”洗白?可以黑為什麼不能白?換位思考罷了

▲《清明上河圖》局部

古人用銅、錫、鉛等金屬鑄成銅鏡來對鏡梳妝。其中銅的比例一般佔70%左右,由於銅容易與空氣發生反應,所以要經常“護理”,通常每星期都要打磨一次。

那時沒有砂輪和砂紙,又不是刀不能在石板上研磨,所以一開始用細細的毛呢使勁摩擦,使鏡面產生反光。再用 水銀和錫粉調和而成的研磨粉。

要將鏡面磨到光可鑑人的程度,就要磨出一定的凸度,所以磨鏡子是一門很需要耐性和技術經驗的苦差事。

也就是西門慶大款家才每個女人都有一面鏡子。

總之呢,這個磨鏡子的跟今天路邊修鞋補鍋的一樣,都是“困難群眾”。

金蓮玉樓將自個兒的鏡子拿了出來,教那老頭兒磨了個鋥亮。誰知磨完後拿了五十文工錢的老頭並不動身。玉樓便問道“你怎的不去, 敢嫌錢少?”

這不問則已,一問把個老頭兒的眼淚撲簌簌的問了下來---

他有個不爭氣的兒子,只管賭錢耍子,連老母的棉襖都當了去。

老婆子現今病在炕上十來天了,想吃塊臘肉;

頭在街上問了兩三日了,偏討不出一塊臘肉來。 掙這點錢別說買臘肉了,能有米下鍋就不錯了。

磨鏡老頭的一番話,勾起了玉樓與金蓮的慈悲心腸兒。玉樓拿了一塊臘肉,兩個餅錠與他。

金蓮叫那老頭子問:「你家媽媽兒,吃小米兒粥不吃?」

老漢道:「怎的不吃?那裡可知好哩!」

金蓮於是叫過來安兒來:「你對春梅說,把昨日你姥姥稍來的新小米兒量二升,就拏兩個醬瓜兒出來,與他媽媽兒吃。」

在《金瓶梅》中,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憐憫極其少見,更何況此善舉出自潘金蓮!

---昨晚打狗兒打丫鬟折磨李瓶兒母子、大清早把自己親孃給懟走的潘金蓮!

你以為你又看懂人性了?

你覺得是磨鏡子的老頭比潘金蓮地位低又不會跟她有利益衝突,所以她才能夠施予與憐憫?

“憐憫”一詞本就是居高臨下的,我們的憐憫與慈善往往發生在生活狀況遠遠低於我們的人們身上...

老頭兒歡天喜地告謝而去。僕人平安兒說道:

“二位娘不該與他這許多東西,被這老油嘴設智誆的去了。他媽媽子是個媒人,昨日打這街上走過去不是,幾時在家不好來?”

田曉菲點評平安的這段話作用是:

“把這一簡單的憐貧濟老行為大大地模糊了。不僅用自己被氣走的母親拿來的小米救濟磨鏡叟的金蓮 被含蓄地批評,就連自作聰明、認為李瓶兒糊塗撒漫的玉樓也成了嘲諷的對象。”

為什麼替“潘金蓮”洗白?可以黑為什麼不能白?換位思考罷了

2004《水滸無間道》黎姿=潘金蓮

潘金蓮好不容易才人性爆發良知覺醒發一次慈悲心,卻是被這老頭兒騙了去;

原來《金瓶梅》中難得出現的一次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憐憫,也不過是一場騙局。

金蓮玉樓共拿出大小八面鏡子,都讓磨鏡叟淨磨得耀眼爭光,將每個人的臉都照得真真的。 然而這鏡子還是照不出“人性。”

有句話說的好:在這世界滄桑變幻之下,你我不過是個註腳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