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唐代是一個紡織生產高度發展的時期,而產品所體現的技藝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我們卻只能從出土的紡織品中欣賞當時的織工之精之新之巧,而無法找到記載較為詳細的技術專著。

其實《新唐書・藝文志》中載有不題撰人的養蠶技術專著《蠶經》,一種一卷,一種二卷,但後世均不傳。倒是一些其他史籍和唐代的文人墨客們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保存了一些相關資料,雖然只是星星點點,綴連起來,卻也可窺唐代紡織技術體系的概貌。

“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一,從蠶桑到制絲

(1)栽桑——桑的品種

唐代的桑品種已經不少,有魯桑、白桑、雞桑、胡桑、黃桑等。

魯桑,是我國北方地區常見的桑品種,其種植方法是:

“收魯桑椹,水淘取子,曝幹。熟耕地,畦種如葵法。土不得厚,厚即不生。待高尺,又上龔土一遍。當四五尺,常耘令淨。來年正月移之”,“移桑,正月、二月、三月並得。熟耕地五六遍,五步一株,著糞二三升。至秋初,所根下,更著糞培土,三年卻堪採”。

白桑,《四時纂要》卷一載:“白桑無(少)子,壓條種之。才收得子便種亦可,只須於陰地頻澆為妙。”

“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這是我國農書上首次出現白桑的記載。白桑這一桑種在唐代得以重視和開發,對後世影響頗大。南宋陳元靚《博聞錄》讚道:“其葉厚大,得革重實,絲每倍常。”

雞桑,廣泛栽培於南方,陸龜蒙家四周就種有“百樹雞染半頃麻”。南宋《夢梁錄》中所載雞爪桑,可能就是雞桑的演變。

胡桑,見於司空曙《塞上曲》“寒柳接胡桑”。李昂《從軍行》中也談到了這種可能是宜種於西北地區的桑的變種,“桑葉先知胡地秋”。

黃桑,見於李賀《南園》,“官北田塍曉氣酣,黃桑飲露窣宮簾。長腰健婦偷攀折,將餒吳王八繭蠶”。從詩中來看,這種黃桑分佈在江南地區。但黃桑一名在歷史上出現甚少,到清代方觀承在《看蠶詞小序》中オ又見提及,“桑之宜蠶者,海桑、黃桑、油桑,椹少葉密而厚”,不知是否是指同一種梁。

“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2.栽桑的基本形式

當時栽桑的基本形式有三種。環廬樹桑是一種節約耕地面積的方法,唐詩中記載極多。“滿園植葵藿,繞屋樹桑榆”,“繞屋追桑麻,村南第一家”。

桑糧間作的形式在唐代曾有出現,如韓愈在南陽見到過“桑下麥青青”“的景象,儲光羲也曾見過“桑間禾黍氣”的情況。但是,這種形式受到地力、地隙等條件的制約,李朝也說麥田“不可以植桑”。桑樹與其他副產類作物間栽的情況是十分普這的,它們也就是專門桑田,專門桑田或稱桑園、桑村,在唐代是栽桑的主要形式。

韓鄂在《四時纂要》中描寫的桑田與賈思《齊民要術》中所述相仿,都是指桑與豆、蕪菁類作物間栽的桑田。“中婦桑村挑葉去”,說明桑村中桑樹較密;“柳浦桑村處處同”,把桑村與柳浦並提,可見說的亦是專門桑田。

“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劉駕的《桑婦》一詩專門描寫了採桑婦在環聲所樹的桑葉採完之後又特地去桑田採葉的情節:

“牆下桑葉盡,春蠶半未老。城南路迢迢,今日起更早。四鄰無去伴,醉臥青樓曉。妾顏不如誰,所貴守婦道。一春常在樹,自覺身如鳥”。

顯然,除了牆下,還有一個栽桑集中區。這種情況在當時是相當普遍的。

(3)桑樹的養護

栽桑之後,當須護養,其主要方法是在冬季剪枝修整,王維《奉送六舅歸陸渾》詩中“條桑臘月下”的詩句即是指此。其養成形式一般還有喬木桑和地桑兩種,喬木桑不易採葉,或者爬上樹去採,或者就要“持斧伐遠揚”,才能採得新鮮的桑葉。為避免這樣的辛苦,唐代一方面在南方大力發展地桑型養成形式,另一方面對喬木桑也採取了措施,“每年及時科斫,以繩系石墜四向枝令婆娑,中心亦屈卻,勿令直上難採”。

“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泉州開元寺中目前還有一株唐代古桑,樹幹盤虯,枝葉繁茂,中心屈卻,四周婆娑,似曾經過專門的養成造型也正是因此,桑樹木材在當時被選為製作曲轅犁的材料。

二、養蠶技術

(1)中原地區的養蠶

唐代養蠶以二化性蠶為主,謂之“原蠶”,但也常有多化性蠶飼養。唐玄宗時,益州獻三熟蠶;代宗時,太原民韓景暉養冬蠶成繭;尹恩貞治青州(今山東益都)時,“蠶至歲四熟”;而在南方,八輩蠶仍在繼續飼養。

養蠶之前,還得做一些準備工作。一是蠶室的修補和衛生,二是蠶具的準備。《四時纂要》卷一載,正月“修蠶屋,織蠶箔,春米,造桑機”。

“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蠶屋即蠶室,亦稱蠶房。“蠶房新泥無風土”,其目的既要防風遮塵,更要“上無蒼蠅下無鼠”。蠶箔和桑機均是蠶具,桑機是採桑時用於墊高的椅幾,蠶箔用竹篾或葦子編成,養蠶或上簇時使用。此外還要“盡趁晴明修網架”,網是蠶網,平時墊於蠶和葉之下,去蠶薙時只要把整張網拉起就能使蠶、葉換箔;架就是支撐蠶箔的架子,其直柱稱為蠶槌其橫檔稱為蠶櫞,韓鄂說那是用三年的白楊木做的。

約在清明前後,養蠶的整個程序便連續地鋪展開來。首先是浴種,把蠶卵上的蛾尿及病原物等洗去。王建在《雨過山村》中描述了這一場面,“婦姑相喚浴蠶去閒著中庭梔子花”。“浴蠶去”顯然是離家去別地浴蠶,這地方無疑是河川之旁了,不同於後來的盆浴。

接著便可以催青,把蠶卵加溫,促使其孵化出來,“漠漠蠶生紙”。初生之蠶稱為蠶蟻,其名稱大概是因“春風吹蠶細如蟻”而來。“蠶出小姑忙”,接著就開始了小蠶飼養階段,家家戶戶不相往來,專心養蠶。

平時熱鬧的鄉村,此時出現了“地幽蠶室閉,門靜雀羅開”的情景。

“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養蠶中最忌的就是雨,過大的溼度會引起蠶病,同時也使上簇吐絲難以進行。

唐代似乎對此已有明確的認識,“南雨來多滯,…預怕為蠶病”,“葉溼蠶應病,泥稀燕亦愁”,“破碎舊鵪籠,狼藉晚蠶簇”,蠶的成熟在唐代已稱為老,“蠶欲老,箔頭作繭絲皓皓”。

結繭的場所稱為“簇”,簇一般用草紮成,“不向中庭曬蒿草”,正是反映簇常用蒿草做成。也有用其他雜薪為材料的,司空圖曾見到“編籬薪帶繭”,正是做簇用過的薪。一般情況下,從“繭蠶初引絲”“到“開箔雪團團””約需三天時間,這樣從蠶到繭的過程就算基本完成了。

“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蠶繭結成之後,先要選擇一些留種,又稱“留蠶母”,以化蛾產卵。唐代的制種技術已相當不錯,據說貞觀年間,北方有人來至越州出售蠶種,蠶種甚至被傳至歐洲,如此遙遠的路途能妥善保存蠶種,確實是難得的。再到次年,這些蠶種又開始“漠漠蠶生紙”新的一輪循環了。

(2)西北地區的養蠶

與中原相比,西北地區的養蠶技術獨樹一幟,從栽桑、養蠶乃至織造等均有其獨特的技術體系。“陽春告始,乃植其桑。蠶月既臨,復事採養。初至也,尚以雜葉飼之。自時厥後,桑樹連蔭。王妃乃刻石為制,不令傷殺。蠶蛾飛盡,乃得治繭。敢有犯違,明神不佑。遂為先蠶建此伽藍。數株枯桑,雲是本種之樹也。故今此國有蠶不殺,竊有取絲者,來年輒不宜蠶。”

“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從這一段文字中我們可以知道,新疆的桑是從內地引進的,到西北之後可能起了變化,因此不少人將其專稱為“胡桑”。養蠶時若遇桑葉不夠,也可用雜葉,這種情況在新蠶區中是相當普遍的。至於王妃明知殺蛹繅絲之法而明令在蠶蛾飛盡之後才得治繭就更具特色了。

唐長孺認為這是由於“遵守佛戒,不願殺生,所以定要待繭破蛾出,才治繭取綿”,所見極是。新疆脫庫孜沙來唐代文化層中就有蛾口繭出土,可證此說。正因為革已有蛾口,所以已不可能繅絲,只能先取綿,然後紡綿成線,這與史籍中關於焉耆等地“養蠶,不以為絲,唯充綿纊”的記載是相符的。

“國富民暖有蠶桑”——史話唐代桑蠶養殖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