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舊難守舊,維新不維新:遊移於權力與風向之間的晚清官員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農曆甲午年),為爭奪對朝鮮半島的控制權,清廷與日本爆發了戰爭,史稱“甲午戰爭”。

甲午戰爭歷時9個月,分陸戰、海戰兩個戰場。

戰爭中,日本軍隊攻下朝鮮平壤,在黃海大敗清廷的北洋水師。之後,日軍又攻下旅順、威海,並於本年11月22日在旅順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血洗全城。

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

甲午戰爭結束,清廷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馬關條約》條約規定:

一、清廷承認朝鮮“完全無缺之獨立自主”;

二、清廷將遼東半島、臺灣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三、清廷“賠償”日本軍費庫平銀二萬萬兩;

這裡,還需要介紹一下庫平銀。庫平銀,亦稱庫平,是清朝部庫所用的衡量標準;舊時,各地銀兩的秤砝不一,銀兩的種類繁多,衡量標準有差別;為統一各地衡量標準,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時,制定全國徵收各項租稅時的標準秤;以後政府預算及對外賠款均以庫平計算;但是,中央與地方、各個地方之間,又不盡相同,而且,同一省內,還有藩庫平、道庫平、鹽庫平等差異;中日《馬關條約》規定,清廷的中央政府庫平一兩為575.82英釐,即37.31256克;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農工商部與度支部擬訂劃一度量衡制度,規定庫平一兩等於37.301克。

四、清廷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四地為通商口岸,日本政府得派遣領事官在以上各口岸駐紮,日本輪船得駛入以上各口岸搭客裝貨;

五、日本臣民得在清廷的通商口岸城市任便從事各項工藝製造,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其產品免徵一切雜稅,享有在內地設棧存貨的便利;

六、日本軍隊暫行佔領威海衛,由清廷每年付佔領費庫平銀五十萬兩,在未經交清末次賠款之前,日本不撤退佔領軍;

七、條約批准互換之後,兩國將戰俘盡數交還,清廷不得處分戰俘中的降敵分子,立即釋放為日本軍隊效勞的在押間諜分子,並一概赦免在戰爭中為日本軍隊服務的漢奸分子,免予追究。

守舊難守舊,維新不維新:遊移於權力與風向之間的晚清官員

甲午戰爭之後,列強對清朝統治下的中國的瓜分,開始形成風潮,旅順、威海衛、廣州灣、膠州灣,相繼被各國侵佔。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清廷在朝官員的風氣,又為之一變。

清廷的在朝官員,以前多自命為文學之士。

這些自命為文學之士的官員,此前曾把那些談論時事、論議新政的官員,看作是洋務人員,低視他們,幾乎是不將洋務人員列在士大夫之林的。

何以見得?

比如,那個時候,自命為文學之士的官員,私下裡稱呼李鴻章為“佩六國相印”。

比如,那個時候,自命為文學之士的官員,私下裡稱呼李經方(本為李鴻章的六弟李昭慶之子,後過繼給李鴻章為長子。)為“東洋駙馬”。

比如,那個時候,自命為文學之士的官員,私下裡稱呼裕庚(清漢軍正白旗人,本姓徐)為“洋烏龜”。

就自命為文學之士的官員對洋務人員私下裡的稱呼,就可以看出,他們是多麼地頑固。

守舊難守舊,維新不維新:遊移於權力與風向之間的晚清官員

緊接著,歐西的風潮開始在清廷的治下傳播,社會上又開始流行高談維新。並且,這些人還組織公車上書的集會,還籌劃建立保國會。當時,運動主持維新的代表人物,是康有為、梁啟超。

當時,清廷的朝堂之中,有所謂的守舊派。這一派,暗地裡奉徐桐為首領。

另外,清廷的朝堂之中,還有所謂的維新派。這一派,則推崇翁同龢為首領。

兩派分立,清廷的在朝官員,壁壘分明,不是趨於徐桐門下,就是列在翁同龢幟邊。

光緒帝主持變法,維新派的譚嗣同等人,得到了皇帝的眷顧,遂開始著手改革大政。改革大政的過程中,在人事上,曾經驅逐頑固大臣許應騤等人。

光緒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公元1898年6月11日),光緒帝下“定國是詔”,宣佈變法。御史宋伯魯上書請廢八股,建議將經濟歲舉與正科合併,而許應騤則極力主張將經濟科並歸於八股。宋伯魯、楊深秀遂於五月初二日(6月20日)聯銜上書,彈劾許應騤“庸妄狂悖,腹誹朝旨”,要求光緒帝罷黜許應騤。五月初四日(6月22日),許應騤奏復,除反對宋伯魯、楊深秀所劾各款外,還對維新派首領康有為進行攻擊。七月十六日(9月1日),禮部主事王照疏請光緒帝遊歷日本等國,以考察各國情況。葉赫那拉·懷塔布、許應騤不肯代送。王照彈劾許應騤併到堂親遞,懷塔布不得已允許其代奏。許應騤則上奏彈劾王照“咆哮署堂,藉端挾制。”光緒帝對這些守舊迂謬阻撓新政的大臣氣憤難忍,在看到王照和許應騤的奏摺後,當即頒佈諭旨痛斥許應騤、懷塔布等人,並於七月十九日(9月4日)將懷塔布、許應騤等6人革職。

很快,戊戌政變起,結果:

六君子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被誅殺;

康有為、梁啟超等遠逃國外;

翁同龢遭遣返,回原籍,並交地方官嚴加看管。

於是,清廷的在朝官員乍舌,不敢再談維新了。

守舊難守舊,維新不維新:遊移於權力與風向之間的晚清官員

當時,徘徊於守舊派與維新派之間的,外官只有張之洞。

事前,張之洞曾經著有《勸學篇》。所以,在清廷主政者對維新派的清算中,因為這篇著述,張之洞被免於究責。

其實,戊戌六君子中的楊銳,就出於張之洞門下。

楊銳曾入張之洞幕府,在京師任職期間,經常寫信向張之洞密報朝中動態;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春,楊銳在京師創立蜀學會,並辦蜀學堂,以張之洞的《勸學篇》為指南,兼習中學和西學;戊戌政變時,楊銳被捕,張之洞營救不及,被害。

戊戌政變之後,清廷在朝的頑固官員,開始旗鼓大張,並且私下裡自稱為後黨,即擁護慈禧太后一黨。

此前維新派的官員,有些逃亡到海外、有些藏匿寓居在外國租界之中,他們暗自稱為帝黨,即擁戴光緒帝一黨。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農曆庚子年),義和拳運動爆發,最終導致八國聯軍侵入京師,清廷又一次在列強面前敗北。

敗北之後的和議條款中,有懲辦支持義和拳罪魁一項。這些罪魁之中,守舊派官員為數不少。因為此事,頑固的在朝官員,馬上搖身蛻變,群起建言,請求清廷立憲,以此來向外國人獻媚。

於是,清廷治理下的社會,預備立憲的風氣大盛。

隨後,就是:

1、廢除科舉;

2、設立特科考試(特科中,楊度逃走;梁士詒被誣為梁啟超親屬,不敢入試。);

3、引進並任用留學生;

4、設立資政院及省諮議局;

……

一系列的舉措,都是為君主立憲張本。

守舊難守舊,維新不維新:遊移於權力與風向之間的晚清官員

另外,清廷還派五大臣(鎮國公愛新覺羅·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託忒克·端方、商部右丞馬佳·紹英)出洋,考察各國的憲政。其目的,就是為了是外人耳目一新。

以上種種,要麼是由張之洞、袁世凱合摺向清廷奏請的,要麼是這二位贊同辦理的 。

據說,當時張之洞有所建議時,一定會拉攏袁世凱聯合辦理。

因為,張之洞深知,袁世凱很得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的信任,如果與袁世凱聯合,上奏一般沒有不予准許的;准許之後,也沒有不予執行的。

之後,袁世凱進入樞府,以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張之洞也進入樞府,以軍機大臣領管理學部大臣。當時,張之洞依賴袁世凱的事情很多。

如此一來,清廷在朝的官員,選拔任用的道路,不是奔走於張之洞門下,就是趨進於袁世凱的府邸。

這一時期的情況是,科舉考試廢除之後,朝官沒有進身之階,大多數京官也沒有資俸的累積。

於是,這些官員,不是進入憲政編審館,就是進入京師大學堂。

這些人,往昔都是賤視洋學的;

這些人,前此多是仇視維新的;

到了這個時候,他們又是一變,大都心甘情願成為歸國留學生的門下。

這種現象,又是清德宗光緒(公元1875~公元1908)、清遜帝(愛新覺羅·溥儀)宣統(公元1909~公元1912,公元1917年復辟失敗)時期的一種奇怪世態啊!

本文參考武昌劉禺生《世載堂雜憶》中《守舊維新兩派之爭》一節寫成。

最後,再補充一下文中相關資料

李經方

李經方(公元1855年~公元1934年),字伯行,號端甫,合肥東鄉人;本為李鴻章六弟李昭慶之子,後過繼給李鴻章為長子;早年在家鄉讀書,後進身為府學廩生(秀才中的優等生),被列為候選郎中;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在江南鄉試中中舉(名列第三十八名);分省補用知府;充任出使美國大臣參贊官;分省補用道,加二品頂戴;賞戴花翎,江蘇補用道,軍機處存記;欽差出使日本大臣;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派任商訂日本和約全權大臣參議官;李鴻章被刺後,充任全權大臣,議訂《馬關條約》;同年5月10日,充任割臺特派大臣;派任赴俄致賀頭等專使大臣參議官;光緒二十二年(公元 1896年)5月26日,荷蘭王太妃贈納鈔寶星,6月26日,英女王贈“維多利亞二等寶星”一座;光緒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李鴻章保任英、德兩國使臣,恭請上定;特旨以道員遇缺簡放;特旨以四品京堂候補;特派留滬隨同辦理商約;安徽全省鐵路總辦;滬寧鐵路大臣參議官;欽差出使英國大臣;賞給二等第一大帶雙龍寶星;署理郵傳部左侍郎;派任廷試閱卷大臣;誥授資政大夫;李鴻章臨終前,奏摺提及駐英公使李經方,“吾兒經方,不堪重任”;晚年在大連居住,著有《安徽全省鐵路圖說》一卷,清石印本;逝於大連,公元1940年葬上海萬國公墓(共娶8房,原配夫人安徽廬江劉氏、繼配夫人江蘇儀徵張氏、法國夫人海倫、夫人何氏、夫人傅氏、英國夫人、夫人陳氏、夫人李氏。)。

裕庚

裕庚(生年不詳~公元1905年)本姓徐,字朗西,祖先本漢人,姓徐,後入漢軍正白旗。光緒朝優貢生,初參兩廣總督英翰幕事;官太僕寺少卿;出使日本、法國時,官拜大清駐西洋特使。有二子二女,長子馨齡、次子勳齡、大女兒德齡、二女兒容齡;兄妹均隨其父母在歐洲生活多年,受過西方教育,精通英、法文;容齡在法國還專門學過芭蕾舞;德齡和容齡一同被慈禧招入宮中,在紫禁城八女官中居二位。

許應騤

許應騤(公元1832年~公元1903年),字德昌,號筠庵,廣東番禺人。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進士。以翰林院侍讀學士為甘肅學政,遷兵部侍郎,光緒間累官禮部尚書。戊戌維新期間,守舊迂謬,阻撓新政。政變後,擢為閩浙總督,兼署福州將軍。

葉赫那拉·懷塔布

懷塔布,字紹先,滿州正藍旗人。累官至禮部尚書,充內務府大臣。戊戌變法時,以抑格主事王照條陳言事,革職。政變後,起授左都御史,遷理藩院尚書。卒諡恪勤。

(全文結束)

守舊難守舊,維新不維新:遊移於權力與風向之間的晚清官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