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唐宋明的強大是因為遊牧民族輸血?此說太荒謬!


秦漢唐宋明的強大是因為遊牧民族輸血?此說太荒謬!

1940年,侵華日軍已佔領神州半壁江山,堯土禹壤,瘡痍滿目,哀鴻遍野。無數華夏男兒從軍入伍,保家衛國、抗擊侵華日軍。為瓦解中華民眾鬥志,日本漢學泰斗宮崎市在其著作《東洋樸素主義的民族和文明主義的社會》中稱:華夏文明一經成熟便喪失活力,開始衰朽,五千年的華夏文明之所以能源遠流長,全靠周圍的"遊牧民族"及時給華夏文明注入樸素主義的新鮮血液,華夏文明的高峰,如唐朝、宋朝、明朝之所以能成為大一統王朝,原因在於入侵中原的"野蠻民族"給華夏民族注入的樸素主義的新鮮血液。

日本學者精心編織遊牧民族輸血論這個謬論,目的是打擊華夏民族自尊心、瓦解中國民眾抗日鬥志、美化粉飾日軍侵華罪行,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可荒謬的是,到了21世紀,日本侵略者宮崎市編制的謬論被中國人某作家奉若圭臬、推崇備至。某作家還在其著作《*圖騰》中大肆鼓吹宣揚侵略者的謬論,還不惜侮辱自己的民族和祖先,其數典忘祖、為虎作倀之行徑令人不解。

秦漢唐宋明的強大是因為遊牧民族輸血?此說太荒謬!

根據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漢族人,佔壓倒性主體的是O—M175,南北漢族人在父系上全部同源,所謂遊牧民族給華夏民族輸血是子虛烏有。五千年輝煌的華夏文明是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披荊斬棘、篳路藍縷奮鬥而來。每當炎黃子孫將華夏文明發展到一個無可比擬的高度,茹毛飲血、野蠻愚昧的遊牧民族因覬覦中原的富庶,為搶掠華夏民族的財富,入侵中原,將輝煌的華夏文明付之一炬,亭臺樓閣成為斷壁殘垣,魚米水鄉變成牧場草原,給華夏民族造成巨大苦難。從西周末期,犬戎攻破鎬京到通古斯人入關,遊牧民族入侵中原,除了毀滅文明和帶來苦難,他們從未給華夏文明有過任何貢獻。

華夏正統王朝的覆滅也並非華夏文明的腐朽和失去活力,而是各有原因。西晉亡於匈奴原因是晉武帝司馬炎得國不正。為防止自己子孫重蹈高貴鄉公覆轍,大肆分封諸侯王,使中央政權失去對地方控制力,加上繼任的晉惠帝智力低下,無法有效管理國家,引起諸侯王覬覦最高統治權,導致晉惠帝后期開始諸王混戰,中原元氣大傷,因此無力應對匈奴人反叛,導致亡國。中國從宋代以後兩次整體亡於遊牧民族是因為政治管理制度的早熟,而通訊技術未能跟上政治管理制度發展腳步,致使最高統治者被俘或自盡後,失去中樞,各地方政權卻無法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組織武裝抵抗遊牧民族入侵,各自為政、甚至相互攻伐,使遊牧民族坐收漁翁之利,最後被各個擊破,導致王朝覆滅。

秦漢唐宋明的強大是因為遊牧民族輸血?此說太荒謬!

忘記歷史等於背叛,從古至今、反抗侵略、保家衛國是民族大義,容不得詆譭與汙衊。從甲午戰爭至日軍侵華,侵華日軍之惡行罄竹難書,日本人宮崎市作為侵略者,編造遊牧民族輸血論、粉飾侵華日軍暴行之用心,本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某作家卻宣揚、鼓吹此荒謬理論,誤導國人,害人不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