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警方稳抓“三个重点”助力防控生产实现“双赢”

四川新闻网宜宾3月18日讯(郑捷)抗疫是一场持久战,复工复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刚需”,更是必须。为确保防控工作和春耕生产有序推进,长宁县公安局交管大队结合实际,在“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期间,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公安交警职能,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做好安全防范和安全服务,为复工复产加速度。

固本强基,稳中再进,增效安全“硬核”

坚持高位推动。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大队班子第一时间学习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立足实际研究方案,确保与其他重点防控工作同部署、齐推进。同时,带班领导靠前指挥、“驻扎”一线、及时调度、严格督导,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与护航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的双赢目标。

做实两个第一。持续做好道路隐患排查工作,严查漏洞。提高路面见警率,重点对事故易发路段进行不间断巡查管控,集中清理道路两侧占道摆摊商贩;以整治交通问题顽瘴痼疾为抓手,对辖区所有道路的交安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隐患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2月26日以来,共治理隐患3处,完善交安设施11处,肃清路边商贩20余个。

“宣法双向”发力。经济复苏后,大队第一时间制定专“向”宣传计划,明确了工作分工和责任部门,迅速吹响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宣传冲锋号。复工复产期间,大队多措并举,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声音、图像、文字等多渠道的有机结合,有针对性的开展普法宣传,2月26日至目前,通过长宁交警“两微一抖”发布典型案例、执法通告等信息20余条;进社区5次,进村庄4次,在窗口服务大厅张贴宣传标语6张;设置循环播放普法音视频4个;同时利用公共场所大型LED电子屏24小时滚动播放交通安全提示及“防疫”宣传标语,切实做到“疫情防控到哪里,法制宣传就在哪里”。

瞄准靶心,精准施策,延伸发力“触角”

一方面持续优化车驾管便民举措,深化“放管服”改革,助力复工复产。坚持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三班”模式;设立专位、专员、专办“三专”服务;实现业务“三办”之加急办、预约办、延期办,2月24日以来,大队设立专项窗口业务办理体温检测点4个,共办理车驾管业务2500余起、其中办理网上预约业务500余起,审验车辆350余辆、提供各类便民服务1000余起,引导群众通过12123平台办理车驾管各类业务200余起。

另一方面围绕企业复工复产,进一步加强联勤联动和巡查督导,形成警企合力。通过自查、共查、多频率抽查“三查”方式,提前发现潜在不稳定因素,即查及纠。2月20日截至目前共协助、指导复工复产企业完成相关安全工作机制5次,开展安全检查12次,突袭抽查复工复产企业台账6次。

外防输入、内防集聚,构筑抗疫“壁垒”

强化地围“声波网”。充分发挥“一村一警”“两站两员”以及村镇政府部门优势,通过移动“小喇叭”劝导村民不聚会、不串门、不办酒席等群体活动;与此同时,利用各村公所固定大喇叭高频次播放防疫指南知识要点,防止村民因复工复产而放松了对新冠肺炎的防护意识。

构筑防控“天网”。利用辖区310个各类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系统组成的“天网”,将以往设卡检查转变为“大数据+科技警务”精准防控,安排专员全天候筛选车辆信息,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发现预警人员迅速进行核查,为安全“堡垒”加固。2月以来,共筛选车辆1500余台,核查车辆信息1000余台。

织密战疫“地网”。大队紧紧围绕“奋进2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及复工复产等重点工作,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勤务机制,有针对性地调整勤务部署。采取定点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疫情期间以劝导教育为主的处罚模式,进一步强化对两三轮违法载人、机动车超速、超员、超载等系列交通违法行为的管控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处罚,切实规范路面秩序。同时,对企业复工复产和农业生产车辆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全力保障此类车辆的优先通行权和应急服务。2月1日至3月9日,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107起,其中无证驾驶13起,酒驾2起,醉酒驾驶机动车1起,无牌无证19起,超员7起,超载5起,特事特办6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