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近年來,老年骨質疏鬆性脊柱骨折的發病率逐年增加。在椎體強化技術普及之前,老年患者需忍受臥床保守治療帶來的諸多併發症,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隨著椎體強化技術的廣泛應用,尤其是其局麻、微創、手術時間短的優勢,易於老年人接受,術後能夠早日下地活動,減少了胸腰椎壓縮骨折後的臥床時間,避免了許多相關併發症。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椎體強化術(Percutaneous Vertebral Augmentation, PVA)包括經皮椎體成形術(PVP)和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KP),骨填充網袋椎體成形術(BFMCs)以及椎體支架椎體成形術(VBS),是目前治療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OVCFs)常用的微創手術方式。四種術式均能迅速有效的緩解疼痛及穩定手術椎體。但在臨床應用中,具體如何選擇,筆者將部分典型病例彙報如下,以期與各位同道共同交流、探討。

1.經皮椎體成形術(PVP)治療多發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

患者70歲女性,3年前出現腰背部持續疼痛,近2個月疼痛加重並無法下地活動,就診我科完善檢查後,診斷為胸12、腰2、腰3椎體壓縮骨折,腰1椎體陳舊性壓縮骨折。根據Genant分型考慮均為Ⅰ度壓縮骨折。VAS評分為8分。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結合患者術前CT、MRI檢查,椎體壓縮程度較輕,所有傷椎後壁完整,未見明顯骨折線,骨水泥滲漏風險較小,所以我們決定為患者一次性同時實施4個椎體PVP以徹底治療脊柱骨折導致的疼痛。術後患者腰部疼痛緩解明顯,手術效果顯著。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前X線、CT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前MRI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後X線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後CT、術後3天傷口(白色標記內)


2.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KP)治療單椎體骨質疏鬆性壓縮骨折

患者73歲女性,走路摔傷腰背部持續疼痛2周,無法下地活動,就診我科完善檢查後,診斷為腰1椎體壓縮骨折。根據術前影像學檢查評估,傷椎中部前緣及後壁均有明顯骨折線,骨水泥椎管內滲漏風險高,所以我們決定為患者實施PKP,以減少骨水泥滲漏,同時適當恢復椎體高度。術後患者腰部疼痛緩解明顯,骨水泥無滲漏,手術效果顯著。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前X線、CT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前MRI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中透視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後X線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後CT、術後3天傷口(白色標記內)


3.骨填充網袋椎體成形術(BFMCs)治療重度壓縮骨折伴骨折不癒合

患者85歲女性,1年前出現腰背部持續疼痛,近半年疼痛加重並無法下地活動,就診我科完善檢查後,診斷為胸12椎體重度壓縮骨折合併骨折不癒合(Kummell病Ⅱ期)。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前X線、CT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前MRI

根據影像學檢查,椎體嚴重壓縮,椎體後壁不完整,骨水泥滲漏壓迫椎管風險極高,初步考慮應用PKP,防滲漏同時恢復椎體高度,但是胸11椎體內存在IVC真空裂隙徵,裂隙徵空腔周圍會產生硬化帶,使骨水泥向松質骨內彌散困難,此時再用球囊撐開不僅容易產生“空殼效應”使骨水泥彌散更加困難,球囊撐開過程還容易使椎體出現橫向離斷,也就是椎體向前方“張嘴”,反而加大了骨水泥移位脫落的風險,所以

為了防止骨水泥滲漏,同時保證骨水泥的有效彌散,適當恢復椎體高度,故決定為患者實施骨填充網袋椎體成形術(BFMCs),儘可能減少骨水泥滲漏的風險。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中透視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後X線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後CT


4.椎體支架(VBS)治療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

患者66歲男性,走路摔傷腰背部持續疼痛3天,無法下地活動,診斷為腰1椎體壓縮骨折。根據術前影像學檢查評估,嘗試應用椎體支架進行治療。術後止疼效果顯著,目前椎體支架仍未大規模應用,長期效果還有待評價。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前X線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前MRI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中透視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術後X線、CT

筆者總結

1.應用經皮椎體成形術(PVP)和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KP),骨填充網袋椎體成形術(BFMCs)以及椎體支架椎體成形術(VBS)治療OVCFs,在疼痛緩解、椎體高度恢復及Cobb角減小方面均有顯著效果。

2.PKP在PVP基礎上,從短期效果看,在傷椎高度恢復及骨水泥滲漏率均有優勢。

3.骨填充網袋(BFMCs)實際上結合了PKP與PVP的優點,在防止骨水泥滲漏的同時,還可以保證骨水泥的有效彌散,對椎體的固定效果顯著。

4.椎體支架作為一種新型椎體固定技術,遠期效果仍有待進一步研究,暫不建議大規模開展。


經驗分享:微創椎體強化技術的臨床應用選擇

張湛金

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醫學碩士,畢業於首都醫科大學骨外科學系,師從於首都醫科大學骨外科學系骨質疏鬆學組組長北京友誼醫院骨科唐海教授。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青年優秀人才。中國醫師協會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評估聯絡員,山西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山西省專家學者協會醫學分會骨科專業青年委員。


聲明:此文內容及圖片由供稿單位提供,僅供學習交流,不代表骨科在線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