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二十年

RSS二十年

今天寫一下關於RSS的理解,其實是快兩年前的一句承諾,後來有個同事催了兩年,乾脆寫一下吧。

RSS的誕生和發展

01 RSS的緣起

本文無意對RSS這一協議起源的故事展開太多,本身無非也是查資料翻譯過來的過程,大家可以自行到維基百科₁查找,或者閱讀Aaron Schwartz₂的故事。

RSS的全稱有三種說法,RDF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和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這些說法概括了它是什麼東西:它是一種對網站內容的簡要總結,而使用RSS,能讓人做到真正簡單的“聚合發行”。這裡就不再對syndication一詞的翻譯作過多展開,但它確實是一個沒有最好的中文翻譯的詞。

RSS協議的1.0版本是在2000年上線的,距今20年了。

為什麼會有RSS?其實,這是互聯網發展的必然。

在智能手機時代之前的所有時期,桌面互聯網的使用者一直都是人類中的相對精英階層(尤其在美國),大家瀏覽網站時始終需要提升效率。每天都打開你要去的所有網站看有沒有更新,是低效的,需要一種辦法利用技術(即爬蟲技術),來把大部分會更新的網頁標準格式化,從而可以在日後收到網頁更新的提醒,聚在同一處瀏覽。

換句話說,正如搜索是pull模式提升效率的解法,RSS就是push模式的解法。我們知道,這兩種模式最終各產生了一家互聯網時代的超級霸主:Google和Facebook。

RSS二十年

02 RSS的主要應用

RSS算不上是一個特別酷的東西,也沒有一個代言人像中本聰一樣寫白皮書。它更多是基於開放互聯網(Open Web)理念塑造的一種效率工具,而我們後來逐漸知道,開發互聯網基本只是一小部分地球人能接受和熱愛的東西,大多數人最後擁抱的是圍牆內的花園模式(walled garden)。後面會繼續展開。

RSS的熱潮持續時間很短。這一時期,基於上文所說的RSS的特性,人們最主要想到的能把RSS用起來的場景,主要只有兩種:新聞和blog。後者其實是個人網站的變種:當個人網站的主要更新只是站長寫的文字時,有人就把它抽象出來,變成一種公開的網絡日誌服務,blog(博客)也成了席捲全球並活到今天的一種東西。最有名的因此獲得財務自由的人是Blogger的創始人Ev Williams₃,他把Blogger賣給Google之後繼續參與創建了Twitter和Medium,這兩者其實都和RSS的精神緊密相關。

無論什麼展現形式,利用RSS收取信息都需要至少兩步:在目標網站上找到RSS鏈接,並把它添加到自己選擇的一個內容收取服務(軟件)裡。這注定了RSS的小眾。我最早使用的RSS閱讀器是Bloglines,而最終閱讀器之戰的贏家是Google Reader。Google不差錢,因此當2013年Google宣佈關停Google Reader₄時,所有喜歡RSS的人都知道,這是代表RSS沒有明天了。

RSS二十年

RSS的掘墓人

01 社交網絡:RSS的掘墓人

RSS最火的時候大概是2002-2005年,當時有另一個詞很火,叫Web2.0,兩者牽涉到的概念和思想各有交叉,也有許多創業者投身進來,包括在中國。

Web 2.0的核心思想是UGC:用戶創造內容。互聯網人做出了許多好用的工具和平臺,期待當所有人都來創造內容後,互聯網能達到極大繁榮。但到2006-2007年後,無論是RSS還是Web2.0,這兩個名詞不再熱乎了,因為它們遇到了究極的對手:社交網絡。

2006年9月6日是互聯網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一天,這一天Facebook推出了News Feed功能。在推出的頭一個月,Facebook的老用戶甚至還持續到公司門口抗議,但很快大家就沒那麼在乎隱私了,全球人民都上癮了。

RSS的重點在推送和聚合,社交網絡是究極的推送和聚合。Web2.0的重點是UGC,社交網絡是究極的UGC。RSS產品無法做到的觸達用戶群和方便好用,社交網絡幫你做到了極致。

Facebook和Twitter覆蓋了社交網絡更偏關係和更偏信息的兩個層面,各有受眾。我還記得我在2007年用諾基亞E71手機上的塞班版Gravity看推特上癮到邊吃飯邊看,雖然僅僅是個很小的屏幕,身邊的人都無法理解。十年後大家都是這樣了。進入社交網絡時代之後,RSS領域再無重大創新,一直到2013年Google Reader宣佈關停。

02 RSS的歷史侷限

2000年網絡泡沫破裂,意味著大多數創業者把“互聯網可以賺錢”這件事放下了,但小部分人還記著。而互聯網真正開始有大錢可以賺,得等到大多數人都上網,都來用網絡服務。都得感謝喬布斯,如果沒有iPhone給出智能手機的可能性,全民上網不會到來。

在這個意義上,古典RSS設計的核心問題在於,它沒有商業模式,甚至它是反商業的。內容方的網站上本來有廣告的,當讀者藉助科技的力量在RSS閱讀器裡實現了所謂的乾淨的文章閱讀後,廣告沒有人看了。RSS是一個在商業上無人獲益的生態,因此也沒有人有足夠的動力去把它完善下去,開拓下去。

所以當你發現內容方突然有一天停止更新時,也不要抱怨,這是我們選的。也不要總抱怨一些新聞網站不支持RSS,或者支持得不夠好,不夠完整。先問一句,憑什麼呢?巨嬰互聯網時代結束了,沒有人買單,生意就會倒閉。張一鳴有篇《為佩奇關閉Google Reader的魄力叫好!》₆,用來做這一段的註腳大概是最合適的吧。

RSS的今天和明天

01 今天的一些RSS服務

Google Reader關停是一個標誌,之後幾乎可以稱為後RSS時代。

今天還活著的一些RSS服務,都很有理想主義精神了。其中最重要的一家公司應該是Feedly₇,它起到的作用是接過Google Reader的大旗,做RSS源的總目錄。它也有客戶端,但你也可以用別的客戶端去接入你保存在Feedly的訂閱數據。

移動客戶端呢?

其實RSS,尤其是以“閱讀文章”為核心的RSS,並不是一個在移動互聯網上足夠好的生態。因為在手機上,RSS最有可能的呈現方式,就是一個文章標題的列表。而點擊進一篇文章,再返回,是很麻煩的體驗。當一個效率更高的體驗(例如推特、微博或抖音)出現時,舊體驗就會被拋棄。

RSS二十年

▲ Reeder

口碑最好的iOS端的RSS閱讀器是Reeder₈。此外還有NetNewsWire₉等一些產品在持續更新。此外知名度很高的還有InoReader₁₀,但我沒有用過,實際上我目前基本也很少用RSS閱讀器,類似的需求其實是用社交網絡和newsletter來滿足的。

Newsletter和RSS在技術上沒有什麼關聯,但精神內核上其實差不多。在寫長文的這一領域,最近十年來發生的變化是,創作者變少了,創作者也不太有精力去適配RSS格式了。Newsletter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因為作者能直接獲取讀者的郵箱信息,並有Email這個通用協議來保證觸達。Substack₁₁這樣的創業公司也讓更多人看到了賺錢的希望。

最後不得不提一句的是微信公眾號,這個產品的精神內核就是RSS,並且產品架構設計和執行得極其出色。它的創造者們,是把RSS的一切都理解透徹了。

RSS二十年

一個還在RSS治下的角落

目前,RSS在blog、新聞網站等領域成了一個不起眼的基礎設施,不再帶有什麼波瀾。但有一個行業至今還在依賴著RSS協議發展,並且RSS是它最重要的生態之一。

這就是播客,一個蘋果公司發明的東西。蘋果在做播客之初,就決定不做託管,只做目錄,因此,一個播客的地址既然放在網上了,就既可以被蘋果收錄,在蘋果播客app裡收聽,也可以在其他的第三方(所謂的泛用型)播客客戶端裡通過RSS地址來分發。

播客的特殊點在於:這個行業看起來是賺不到錢了,這麼多年了。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之後,只要玩手機就要用眼睛,視頻是絕對的主角。因此,也沒有多少人(尤其是資本)衝進來迭代播客這個行業裡最基礎的那些東西:玩法、收聽軟件、協議等等。直到今天,播客的分發仍然是以RSS為最主要的分發方式。

播客客戶端Overcast的開發者Marco Arment非常享受播客行業的現狀,並對Spotify這些new money嗤之以鼻。他向來的觀點就是:播客這個花園之所以實現了一定程度上的長尾、繁榮、大家自得其樂,就是因為蘋果不作為。當最大的收聽渠道在運營和行業發展上很“佛系”時,反而在內容層面促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百花齊放。

未來會有什麼變化呢?不知道。但至少我可以確定,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聽播客了。

附錄. 記憶中的那些RSS服務

最早的RSS閱讀器既有Web端的,也有PC本地端的,前者最著名的兩家是Bloglines和Newsgator,後者比較有名的是GreatNews。

Newsgator是今天的NetNewsWire的前身,而Bloglines是在中國早期Web2.0愛好者中市場佔有率最高的產品。Google Reader的推出時間是2005年10月,它改進了Bloglines在交互上的很多不便之處,後來在大約兩年之間內,基本宣告了在所有RSS閱讀器中的最佳體驗,確立了完全勝利。

另外一種服務是RSS燒製器。它的原理是能把幾個RSS源燒製在一起,定製一個自己的RSS feed,給別人訂閱。

這個服務是Feedburner發明的,2007年,Feedburner被Google收購,一直維護到2012年關閉。例如當年的keso把自己在DoNews託管的blog“對牛亂彈琴”與自己在365key(一個國內的網摘服務,模仿原型是美國的del.icio.us)的每日網摘用Feedburner燒製在一個RSS裡,這樣他的讀者只需訂閱一個RSS地址就行了。“個人網摘”這類工作今天國內也有不少極客在做,只是換了個名字叫newsletter。

RSS領域的創新產品還很多,這裡只再提另一個很少有人注意過的:FriendFeed。這個產品利用RSS協議,讓人把自己在各種服務裡的狀態更新聚合到同一個Feed流裡。你可能猜到了,它的結局是被Facebook收購,創始人Bret Taylor曾是Google工程師,被收購後做了Facebook的CTO,現在是Salesforce的總裁兼COO。

國外的RSS產品在國內基本都有人跟進,抓蝦和鮮果分別是國內先後出現的類似Bloglines和Google Reader的閱讀器。抓蝦創始人徐易容把抓蝦賣給豆瓣後,二次創業做了美麗說。豆瓣其實也做過站內的RSS抓取業務,產品的名字叫豆瓣九點。Feedburner在國內的模仿者叫Feedsky,創始人呂欣欣後來把公司賣給騰信廣告,2014年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