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思:佛法前引之佛法二三事

《大般涅槃經》中說,此經是一切經的根本;《法華經》中說,無二亦無三,唯有一乘。佛法為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到達涅槃,即不生不滅。

我們的生活充滿著各式各樣的問題,我們都向往美好,尋求著物質上和精神上的自由,可事不盡人意,都是以欠缺結束,用精神來填補。那麼,我們如何達到理想的訴求!這就要從根本處入手。

什麼是佛法

人類的認知太複雜,一件簡單的事情弄得沒完沒了。對於佛法的定義,從形式、內涵、作用、歷史、政治、社會等方面都有定義,這裡不加以拓展。單從佛教的角度來看佛法,佛教在經文的定義開頭得是“如是我聞”,教義上是“三法印”,宗旨是“涅槃”。

人心向善,這個“善”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定位,一個價值的體現。為了這個“善”有的迷路了,有的目的偏離了,只要是善,都歸到佛法了,叫“佛法勸人向善”。世界文化是一家。“家”的範圍太廣,有講理的,有不講理的,都能叫“一大家子”了。各家都有自己的主要思想,都是以上勢下的,信眾跟隨著而永不可超越第一人的、是方法的。而佛法是解脫的,解脫生死的,就用這來區分佛法吧。

生死是什麼呢?它不僅是出生與死亡,可以是開始與結束,可以是無限的重複,可以是界限,可以是兩邊,可以是你所想的一切,可以是“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生死。

禪思:佛法前引之佛法二三事

佛即是善,也是虛妄

破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環境,真切的生活,喜怒哀樂、生老病死各種命運。我們都知道夢是幻境,怎麼知道的呢?在我們醒來時。但在夢中,一切是那麼真實。在夢中,我們是很用功地生活。我們的“現實生活”也是那麼真實,也是很用功地生活。問題來了,如何證明自己醒了呢?

存在是將事物附上“自我”的意義,通過這種附著,來解釋事物而體現“自我”、實化“自我”——“事物”、“問題”都是自我的轉化。看似“我”、“物”之間的糾葛,實際是“我”的幻變。例如,一個人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問他喝點什麼,茶還是白水。此時,“喝”、“不喝”、“喝茶”、“喝白水”、“什麼都不喝”、“來點什麼都行”,這都無法逃脫了。不是逃脫不了這所謂的事實,是逃脫不了“我”。

禪思:佛法前引之佛法二三事

夢的意義在於自我

聚則和合、生變、轉化、有無、以生分別,思維不具實體,是對“動”的反應。有了外在和合與內在思維,此“動”即是問題。以不具實體的思維為前提,所產生的思維動態,也不具有實義。所以,沒有能解決的問題,因為沒有問題存在過。因為“無有”,則問題層出不窮。自我放逸心識,則構架虛幻世界。夢影似真,不知何為始何為出,將自身牢牢捆住,如魚在水,離水方知,不知有水,無離困界。有“我”的地方,定是“我的世界”。看來,沒有“我”,才能醒來了。

《中阿含》習相應品食經第十一中提到,“大河以小河為食”、“無明以五蓋為食”。有貪嗔痴的地方,這個“我”就養得壯碩。斷了他的食糧,“我”也就不在了。

認知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體系、特徵,我們學習也是這樣。歸為三大類,就是“有無”、“相續”、“矛盾”。這是我們認知世界的基點,理論的基點。但在“我”的前提下,這些基點就脆弱了。為什麼呢?因為這都是以“我的識”存在的。有人說,我不信,不是這樣的,看看除了“我”誰還能不信。簡單說,就是我認為,或我們認為。

有無——這個世界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是在而在還是無而在。

相續——它是如何形成並發展的。

矛盾——消亡與激化相互替代。

禪思:佛法前引之佛法二三事

認知這個世界

“我的識”把這個世界戲劇化了,豐富多彩了。躁動的意識心,十分靈活好用,一觸即發,沒有時間空間的隔越。為什麼說它躁動?是因為它多變,是突出某一點。這個突出叫“動”。我們用夢中的“我”的特點來剖析它。比如說,當我們看到大海,很少有人說岸是靜止的。是,岸是靜止的,是無意義的重複。

那波濤洶湧的大海呢?當然是波濤洶湧,這也是無意義的重複,不波濤洶湧能是大海嗎?這時,有些人的心又躁動了,會說大海也有平靜的時刻啊。沒有錯,是有平靜的時刻,但此刻的靜,就是突出的點,就是“動”。人在搖頭時,會說是在搖頭,不會有人說在搖鼻子,因為鼻子不會動(頭會動嗎!)。當看到轉動的車輪,說車輪未動可以嗎?因為車輪內的鋼架沒有變位。

對於“動”慣的我們,會不適應這樣思考。或者說,這樣道理驕亂了。但這卻是這樣,驕亂的。我們對事實本身認識的不全面,假設標的。一種是兩人矛盾說,一種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這“動”就是無明。

禪思:佛法前引之佛法二三事

“動”無明

無明,在是一種能量的前提下,它需要通過對外在的接觸或“自我”的擺動來釋放。它像水一樣,會在遇到阻礙時改變航道。它在前行時會自主做出理性的或不理性的選擇,通過排斥和佔有來達到最終目的(即亂撞)。因為它本身是不可控的,所以做出的任何便沒有意義。阻礙可以消磨無明的力量,合理的疏導(楞嚴)可以讓無明消失,那麼引導便是必不可少的。

解結

解決了“我”、“動”,便看到了“生”的無力。一切的一切的起點是“不有”的,那“住”、“壞”、“空”、“三界”、“貪嗔痴”一下子瞭然了。這個“不有”是“無生”,“無生”必然“無滅”,這是根本的法,無生的法,無生法,忍。此岸即彼岸,彼岸即此岸,便可入《心經》,入般若。但這僅僅是個前引,之後還有種種細緻的修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