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锋疫情:走进ICU的故事

一点点的恶化更会让我们自检,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病人的饮食、尿量、痰液、翻身、输液、药物、呼吸机、CRRT、CEMO,吃喝拉撒治,哪一项也不能放松。


冲锋疫情:走进ICU的故事

我在湖北襄阳,我在第一线


ICU病房病人数量在下降

时间静静的流淌,转眼间我来到襄阳已经整整一个月了,今天本来应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但是工作生活依旧。

我所在的ICU病房病人数量在下降,从高峰时的十多名病人在院,到现在已经下降至仅有3人。

虽然对每位病人的病情已经了然于心,但是交班中还要详细询问上一班中病人的病情变化,病人的一丝丝好转会给我们极大鼓励,而一点点的恶化更会让我们自检,绞尽脑汁想尽办法,病人的饮食、尿量、痰液、翻身、输液、药物、呼吸机、CRRT、CEMO,吃喝拉撒治,哪一项也不能放松。


严格的精细化管理,实际上是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关注基本的病情变化,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


冲锋疫情:走进ICU的故事

我们还在坚守


我们还在坚守

每一天的交班查房,定期来自老家沈阳的远程会诊,“国家队”巡视组的邱海波教授、管向东教授也先后进入我们病房进行现场指导,这都让我们的治疗有了保障和底气。

教授们的肯定,是对我们的最大的鼓励。

这几天相继传来好消息:

昨天(3月16日)襄阳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复工,部分企业复工,襄阳的街头人和车都多了起来,商店开门营业,公园里也开始有人遛弯,城市在慢慢的复苏,渐渐地有了活力。

今天,儿科病房最后一名患儿痊愈出院,新冠肺炎儿科病区正式关闭,大家为小朋友献上玩具和鲜花,激动的一起留影纪念;

刚刚,新闻里播报援鄂医疗队分批撤离,41支国家医疗队共3675人踏上返乡的路程。


冲锋疫情:走进ICU的故事

我在湖北襄阳


我开始有一点想家了……

我想同事和朋友们,想和他们一起撸串喝啤酒;我挂念年老的父母,想吃妈妈包的饺子;我想念两个年幼的女儿,想给女儿读故事书;我也思念妻子,想和她一起听演唱会。


ICU是新冠肺炎的最后战场,身为重症医生,我会坚守到撤离前的最后一刻,我会用自己的所学所知努力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希望每一名患者都能够康复出院,我想同样身为医生的妻子一定能理解,也会支持我。


中国人都表现出英雄的一面

有人说医务人员是英雄,我想说面对这次疫情,每一个中国人都表现出英雄的一面。

借用杜斌教授的一句话:这无关于英雄主义,而是关乎于正义。是医生这一份荣耀的职业和天然的使命感,给了我力量,勇于承担起这一份责任与担当。


冲锋疫情:走进ICU的故事

谢谢你,为湖北襄阳拼过命!


襄阳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必胜!

襄阳的春天已经扑面而来了,

病房窗外远远望去,

田地里微风中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在婆娑起舞,

绿油油的冬小麦苗在轻轻摇曳,

田边的桃树、樱树也都开出了缤纷的花朵,真是春景无限。


胜利不会太远,襄阳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必胜!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佟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