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帶你瞭解創新葯


一文帶你瞭解創新藥

一文帶你瞭解創新藥


最近全球股市在疫情的影響下波動劇烈,隨著避險情緒的升溫,醫藥行業以其自身的非週期性和作為疫情的受益行業,在這次調整中表現出了不錯的抗壓能力,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目光轉移到醫藥上,尤其是醫藥行業中最為關鍵的領域——創新藥。然而,有很多朋友可能對創新藥的界定還不是很瞭解,有人問我:長春高新算不算創新藥?為什麼樂普醫療也算創新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究竟哪些是創新藥?為什麼是?

所謂的“創新藥”,是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的藥物。相對於仿製藥,創新藥物強調化學結構新穎或新的治療用途,在以前的研究文獻或專利中,均未見過報道的。

目前有的醫藥公司甚至只做新藥,不做任何形式的仿製藥或biosimilar。除自身研發外,也投資參與新產品研發,也是first-of-class級別的新藥,而創新藥的研發時間可能要10—15年,耗資可達數十億美元,如此高的門檻,是一般的醫藥公司很難做到的。

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看到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931152)的成分股裡不僅包括創新藥和創新型疫苗,還包括了創新型醫療器械以及創新藥產業鏈中的CRO/CMO這四類上市公司,即便如此,目前在A股的醫藥類上市公司中也只有36個達到標準,接下來就給大家盤一盤。

一、創新藥及創新藥研發類

我國的醫藥行業一開始是以仿製藥物為主,然後逐漸發展為仿製藥與創新藥的結合,經濟的快速發展迫切的需要藥品的創新更迭,中國也正在經歷“仿製藥-難仿藥-同類最佳-同類首創”的轉變與突破。

所以大部分做創新藥的公司是從仿製藥起家,轉型到仿創結合或自主研發的。如恆瑞醫藥,現已成為創新藥的龍頭,2019年半年報顯示研發投入同比增長49.13%,其產品管線豐富,已經建立起創新藥的研發體系和產品矩陣,其PD-1肝癌適應症審批完畢,估計很快將獲得國家藥監局(NMPA)的批准,這也成為中國首個獲批肝癌適應症的PD-1抑制劑。據專家分析,該產品預計未來3-5年達到銷售峰值,銷售金額或可達300-400億,可能會是10億利潤以上的品種。同樣類似的還有復星醫藥、貝達藥業等;

有的是完全自主研發的創新藥公司。如我武生物,國內脫敏治療行業獨角獸,其脫敏藥物系列產品的開發,不僅給過敏患者帶來安全有效的舌下脫敏治療方式,更填補了舌下脫敏藥物及過敏原皮膚點刺診斷試劑在國內市場的空白。

另外還有通過併購重組進行轉型升級的。如海普瑞、億帆醫藥等;以及佈局海外市場仿製藥的。如上海醫藥,曾出資1700萬美元參股美國Oncternal公司,拓展腫瘤產品佈局等等。

一文帶你瞭解創新藥

數據來源:wind2020.3.9 醫藥新聞

二、創新型醫療器械、醫用耗材類

隨著中國創新藥產業的發展,一些以前做醫療器械及醫用耗材的上市公司也開始研製創新藥物或者通過併購重組轉型涉足到創新藥產業。

如樂普醫療,以前是專業從事冠脈支架、PTCA球囊導管、中心靜脈導管及壓力傳感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國內高端醫療器械領域能夠與國外產品形成強有力競爭的為數較少的企業之一。目前也已經具備了心血管介入、麻醉監護產品的工業化生產能力,PARTNER藥物支架的成功上市更讓它成為擁有雷帕黴素藥物支架生產技術的公司。

又如冠昊生物,原本是一家立足再生醫學產業的公司,其主營業務收入來自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胸普外科修補膜和無菌生物護創膜等自有產品,以及代理產品和免疫細胞技術服務的銷售。近年來,通過併購重組搭建了“3+1”戰略版圖,即材料、細胞、藥業三大業務板塊和一個科技孵化平臺。

一文帶你瞭解創新藥

數據來源:wind2020.3.9 醫藥新聞

三、創新型疫苗類

創新疫苗也是創新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後會提升二類疫苗的接種率,而二類疫苗的研發,有著“五高”的特徵,過去和未來幾年,創新型疫苗已進入了銷售的兌現階段,或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一文帶你瞭解創新藥

在創新疫苗的領域裡,康泰生物是中國主要的乙肝疫苗生產企業之一,目前其自主研發的“無細胞百白破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為國內獨家創新的“四聯疫苗”,是專門針對無應答人群的60微克乙肝疫苗,擁有“國家重點新產品”稱號。新冠疫情期間泰格醫藥也承擔了瑞德西韋臨床試驗的臨床CRO職能。

另外還有智飛生物,近年來頗受廣大女性歡迎的有HPV宮頸癌疫苗,新冠疫情結束後作為二類疫苗的HPV疫苗未來市場依然廣闊。3月2日晚也公告披露,其全資子公司智飛綠竹“一種B群腦膜炎球菌重組嵌合蛋白疫苗及其製備方法”獲國家知識產權局發明專利證書,專利期限自申請日起20年。

一文帶你瞭解創新藥

數據來源:wind2020.3.9 醫藥新聞

四、創新藥產業鏈中的CRO/CMO類

我們知道有人挖礦,就會有人賣水給挖礦的人,我們稱之為“賣水人”。同樣的,創新藥的研製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歷時很長,其中要面臨的重要環節就是臨床試驗,針對這些研發之外的工作也有專門的“賣水人”,就是所謂的CRO和CMO。近年伴隨新型治療方法和研發創新需求不斷增加,藥企的外包率亦不斷提高。

一文帶你瞭解創新藥

如藥明康德,其臨床前CRO業務規模覆蓋了藥物發現到臨床前試驗的所有環節,也是國內臨床前CRO業務最完善,規模最大的龍頭企業。

再比如泰格醫藥,它的臨床研究業務幾乎包括了我國GCP中提出的全部臨床試驗內容,完備的服務內容可以滿足絕大多數國內外製藥企業的臨床研究要求。

一文帶你瞭解創新藥

數據來源:wind2020.3.9 醫藥新聞

通過以上的介紹,相信大家現在對創新藥的界定及分類都有所瞭解了吧!目前市場上以創新藥相關的上市公司為跟蹤標的的指數——中證創新藥產業指數(931152)大家可以多多關注!

好了,今天就說這麼多,投資還是選擇相關的ETF更為靠譜。下跌過程中,請注意分批建倉。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再見!

(本文對醫藥領域的非專業調研,僅供參考,不精準之處還請原諒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