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清翰林院這位“榜眼”,曾影響中國晚清歷史!


永清翰林院的

第三位翰林


劉街翰林院的榜眼女婿

在永清地區,眾所周知,劉街翰林院內一門雙翰林,劉源灝、劉源浚兄弟在清道光年間,雙雙成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成為一代佳話。以他們為榜樣,在當地形成了好學之風,其影響跨越百餘年,影響至今。實際上,如果寬泛而論,劉街翰林院應是“一門三翰林”,“大翰林”劉源灝的大女婿孫毓汶也是欽點翰林,而且高中榜眼。

孫毓汶(1834-1899年),字萊山(亦作來杉),出身于山東濟寧的玉堂孫家,是山東著名的書宦世家。自孫毓汶的祖父孫玉庭起,孫家祖孫四代翰林,三代官至一品。孫毓汶的祖父孫玉庭是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選庶吉士,官至湖廣總督,協辦大學士,一生著述頗豐。父親孫瑞珍與劉源灝是道光三年(1823年)的同榜進士,同時選為庶吉士,二人為莫逆之交,因此結成兒女親家。孫瑞珍曾任禮部尚書、工部尚書、戶部尚書等職。孫毓汶的堂兄孫毓溎,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一甲一名狀元,官至浙江按察使。孫毓汶為咸豐六年(1856年)一甲二名榜眼,曾任邢部、兵部尚書等職。孫毓汶的侄子孫楫比孫毓汶還年長7歲,是咸豐二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廣東按察使、湖南按察使等職。孫家比劉家更加顯赫,一門之中有五位翰林,而且既有狀元,又有榜眼,這在全國也是極為罕見的。


永清翰林院這位“榜眼”,曾影響中國晚清歷史!

孫毓汶亞魁匾

孫毓汶高中榜眼時,只有23歲,可謂少年得志,但他剛入仕途,就遭受了挫折。孫毓汶入翰林院兩年後,咸豐八年(1858年),孫瑞珍去世,孫毓汶丁父憂回原籍。在原籍時,孫毓汶組織操辦團練,但年輕氣盛的他竟然組織大家抗捐,據《清史稿•孫毓汶傳》記載:“十年(1860年),以在籍辦團抗捐被劾,革職遣戍。”這件事讓恭親王奕訢非常生氣,“恭親王以毓汶世受國恩,首抗捐餉,深惡之”。正是岳父劉源灝幫助孫毓汶走出了困境,據劉源灝長孫劉用熙撰寫的《劉源灝家傳》記載:“庚申(1860年),胞姑丈孫萊山編修名毓汶因案革職遣戍,太府君與叔祖以五千金貸之,得贖罪。”劉源灝、劉源浚籌集了五千兩白銀,替孫毓汶補足了所欠捐款,孫毓汶因此得以官復原職。據《清史稿•孫毓汶傳》記載:“同治元年(1862年),以輸餉復原官。”

同治四年(1865年),劉源灝去世,不久,劉源灝長女、孫毓汶之妻也去世了,孫毓汶與劉家往來漸疏。


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官員之一


孫毓汶是晚清較有影響的官員,在光緒年間的帝后之爭中,他是忠實的後黨,被認為是慈禧最信任的官員之一,他與李鴻章交好,與李連英結為金蘭兄弟。

同治五年(1866年),孫毓汶在官員大考中獲一等一名,升為翰林院侍講學士。此後,又先後典四川鄉試,督福建學政。到光緒元年(1875年),孫毓汶丁母憂。服闋後,仍然起復原職。不久,遷任翰林院詹事,視學安徽。又升任內閣學士,授工部左侍郎。光緒十年(1884年),命赴江南等省按事。

光緒十年(1884年),恭親王奕訢被罷免了軍機大臣之職,由禮親王世鐸代替,慈禧太后命令禮親王遇到重要事件,一定要與奕譞[xuān]商辦。奕譞即光緒帝生父,慈禧太后的妹夫。奕譞與奕訢不同,他對孫毓汶非常賞識,加之這一時期,法國入侵越南,清軍出兵援助挫敗了法國的進攻,中法形勢緊張。孫毓汶在這種情況下,從江南被調回,進入軍機處。據《清史稿•孫毓汶傳》記載:“適奉硃諭盡罷軍機王大臣,毓汶還,遂命入直軍機,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此次中法戰爭以《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而告結束,這一條約是由李鴻章與法國公使巴德諾在天津簽訂,也稱《李巴條約》。此後,孫毓汶與李鴻章結成忠實同盟。

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簽訂中日《馬關條約》,此條約的簽訂也被認為與孫毓汶有重要的關係。《清史稿•孫毓汶傳》中記載:“二十年,中日媾和,李鴻章遣人齎[jī]約至。廷臣章奏凡百上,皆斥和非計。翁同龢、李鴻藻主緩,俄、法、德三國亦請毋遽換約。毓汶素與鴻章相結納,力言戰不可恃,亟請署,上為流涕書之,和約遂成。”《清史稿•翁同龢傳》中對這段歷史描述得更加詳細:“時日韓起釁,同龢與李鴻藻主戰,孫毓汶、徐用儀主和。會海陸軍皆敗,懿旨命赴天津傳諭李鴻章詰責之,同龢並言太后意決不即和。歸薦唐仁廉忠赤可用,請設巡防處籌辦團防。於是命恭親王督辦軍務,同龢、鴻藻等會商辦理。上嘗問諸臣:‘時事至此,和戰皆無可恃!’言及宗社,聲淚併發。及和議起,同龢與鴻藻力爭改約稿,並陳:‘寧增賠款,必不可割地。’上曰:‘臺灣去,則人心皆去。朕何以為天下主?’毓汶以前敵屢敗對,上責以賞罰不嚴,故至於此。諸臣皆引咎。上以和約事徘徊不能決,天顏憔悴。同龢以俄、英、德三國謀阻割地,請展期換約,以待轉圜。與毓汶等執爭,終不可挽,和約遂定。”在這一事件中,孫毓汶與光緒帝、翁同龢針鋒相對,直到逼得光緒淚流滿面地簽訂了和約。

次年,孫毓汶稱疾乞休,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病逝。


孫毓汶與翁同龢爭狀元的傳說


相傳,孫毓汶與帝師翁同龢素來不睦,這還要從他們殿試時說起。

孫家與翁家都是書宦世家,而且兩家一直交好。咸豐六年(1856年),孫毓汶與翁同龢同時高中進士,兩人都是名滿天下的青年才俊,也是這一科最有可能奪得狀元的兩人。孫毓汶的堂兄孫毓溎是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的狀元,孫毓汶的父親孫瑞珍一心想讓兒子也奪得狀元,成為兄弟雙狀元,於是便動起了歪心思。因翁家離皇宮較遠,孫瑞珍便邀請翁同龢在殿試前夜住到孫家。晚上,孫瑞珍讓兒子早早地去休息,卻假意殷勤招待翁同龢,以長輩的身份頻頻勸酒,而後又把翁同龢帶到書房,不厭其煩地教翁同龢殿試的規矩,熬到深夜才放翁同龢回去睡覺,又在翁同龢房間周圍放鞭炮,讓翁同龢一夜不得休息。誰知翁同龢隨身帶著人參,次日清晨自覺昏昏沉沉,頭腦混沌,便含了一塊人參在口中,一會兒之後就精神振奮了,仍然奪得了該科的狀元,而孫毓汶只能屈居榜眼。從此,二人之間也留下嫌隙。

到光緒年間,二人又因各屬帝黨與後黨,分列於兩個陣營。雖然都經歷了宦海浮沉,但後世對二人的評價卻是高下分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