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前病變是什麼?癌變機率有多大?

癌症這個次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頻率越來越高了,大多數人都是“談癌色變”。有一個名詞叫“癌前病變”,一旦聽說自己的身體與“癌”扯上關係,很多人立即就會高度緊張,驚慌失措,四處求醫,整天惶惶不可終日,嚴重影響生活和健康。下面我們談一談這個“癌前病變”,看看它是何方神聖。

癌前病變是什麼?癌變幾率有多大?

癌前病變,並不是一種疾病。它最早的提出,實際上是為了概括癌症疾病發生髮展過程的一個詞語。癌症的發生、發展過程分為癌前病變、原位癌及浸潤癌三個階段。其中癌前病變不是癌,原位癌無侵襲或轉移,為癌症最早階段。隨後癌細胞突破基底膜出現侵犯和轉移才叫浸潤癌。

癌前病變,只是指繼續發展下去,有一定可能發生癌變,並且是隻有一部分發生癌變。我們常見的癌前病變,主要有慢性萎縮性胃炎,乳腺增生,粘膜白斑,交界痣,結直腸多發性腺瘤性息肉,肝硬化等。

癌前病變是什麼?癌變幾率有多大?

他們癌變的幾率有多高呢,我特意查了一下資料,目前能查到的詳細數據不是很多。其中慢性萎縮性胃炎癌變幾率1%;乳腺增生惡變幾率3%-5%;粘膜白斑,惡變率4%;交界痣發生癌變的幾率5%左右,主要發生在長期受到摩擦或刺激的地方;這些癌變幾率並不高。但是也有癌變幾率比較高的。例如,多發腸息肉,癌變率與息肉大小有關,直徑小於5mm,癌變率0.3%;而直徑大於20mm,癌變幾率高達22.78%。還有就是肝硬化,惡變率能達到40%。

癌前病變是什麼?癌變幾率有多大?

這個癌變率是在沒有合理干涉的情況下的一個發病概率。癌前病變這個名詞提出的意義,就是為了引起大家重視,從而提前干預,減少癌變幾率。對於此應該特別澄清幾個模糊的概念。

首先,癌前病變不是癌。

其次,癌變病變只有少部分可能會發展成癌。

因此,一旦診斷為癌前病變,既不能無視,畢竟還是有可能發展成癌症的,也沒有必要憂心忡忡、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長期的精神緊張,或者濫用藥物,也可能降低機體免疫力、擾亂人體內環境平衡,從而促使機體內的正常細胞出現癌變。


癌前病變是什麼?癌變幾率有多大?

正確的態度是,一旦發現癌前病變,需要手術的立即手術,需要治療的積極治療,需要改掉不良習慣的趕緊改掉,積極應對、定期複查。這個是預防癌變的最正確的做法。

像慢性萎縮性胃炎、乳腺增生、粘膜白斑這一類癌變幾率不高的癌前病變,可以通過中西藥物進行治療,大部分可以逆轉。像交界痣,如果長在在長期受到摩擦或刺激的地方,建議手術切除;多發腸息肉也可以手術切除。肝硬化,癌變幾率比較高,必須積極治療肝硬化的原發病,改掉加重肝硬化的不良嗜好如飲酒等,降低其癌變幾率。

癌前病變是什麼?癌變幾率有多大?

盧言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