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是不正确的?

罗昕楠


假如默认高等文明的水平是“神”的水平了(我就假设你是这个神,低等文明是你家楼下的某只蚂蚁,你发现了蚂蚁窝里有很多蚂蚁,你老师告诉你经过几亿年的进化,你家楼下的蚂蚁可能都能变成怪物把你吃掉,尽管如此你也没有特意跑楼下去把蚂蚁踩死,你生活中要做的事太多了,蚂蚁也太多了。)

同理,遮掩自己的技术可能没办法真的让高等文明真的上当,但是你也不会因为蚂蚁窝上盖了树叶你就跑去把树叶都翻起来看个究竟那如果对方真是“神”的水平,几乎全知全能并且有杀戮的欲望,这个法则确实没用,但是哪有那么变态的东西。

或者我换个例子你就懂了,黑暗森林用在我们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比如说,你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你并不希望自己的银行卡和支付宝密码被他人知道,哪怕他没有你的银行卡知道你的密码也没用,哪怕你的支付宝绑定了各种安全验证他有你的密码也没办法偷你的钱,那么假设因为你的暴露导致其他一部分人知道了你的密码,这里的你和知道你密码的其他人都是普通文明,虽然大部分人可能都不是坏人,知道你的密码可能也不当回事因为他们是守法公民不会想着去偷你的钱,但是一百个人里,有一个动了歪脑筋,就够你的钱被偷光了,然而你这时候碰到的还是普通文明,他们冒着被你报警抓住的风险也要把你一不小心暴露出来的钱偷个精光,如果是高等文明呢?你不需要告诉骗子黑客你的密码,他们自己敲敲键盘就把你的隐私看了个精光,哪怕你隐藏的很好,也许他们会顺手把你的钱拿了,也许他们根本看不上你这点钱,但是你忽略了一点,如果你从来就没有把钱放进支付宝或者银行卡里,那么面对这些骗子黑客也是完全没办法对你的财产进行偷窃的。

很简单,是你想要隐藏就能隐藏得了吗?一个文明等级越是高,力量越是强,其侦察能力也必然要越强。低等文明再怎么隐藏自身对于侦测能力远强于自己的高等文明也是毫无用处的,就像美国打伊拉克,伊拉克侦察不到美国的隐形轰炸机美国却能把伊拉克看得一清二楚。而且要真想消灭对方的文明也不需要费这么大周章,直接赶在对方发展到宇宙文明之前灭了对方,或者干脆推算出来哪颗星球会出现生命,在对方星球产生生物之前就先灭了那颗星球或者占领也可。假如两个文明实力的差距已经大到了毁灭你与你何干的程度,低级文明再怎么不暴露也不可能躲得过高等文明的发现与打击。

这两条说白了都是人为规定的游戏规则,并不是严谨的逻辑推论,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谁能说清真正高级的外星文明是长什么样子的?万一科技发展真的存在无法逾越的瓶颈呢?比如光速就是不可能超越的?说白了只是为了小说情节服务罢了。只要它衍生出的设定体系能够自洽,那它作为一个科幻设定就是合格的。

黑暗森林法则作为科幻设定来说确实是非常优秀的,耳目一新,震撼人心,但是它说到底也只是一部科幻小说中的设定,而不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是设定,那么它必然就是为剧情服务的,这里面就会有很多为了剧情发展做出的让步。比如很多人就提出来了,三体人通过质子进行的实时通信在现在看来是不可行的,但是因为没有实时通信这整个故事就没法写了,所以必须让步。

黑暗森林法则确实看起来很适合现实世界的经验,但是别忘了小说里所有对外星文明的描写,对“技术爆炸”、“资源有限”这几条基本概念的描述都是通过人类这几千年的历史认知总结的规律,这几千年的规律放到整个宇宙的历史当中能算啥?一旦有一条和现实宇宙的外星人不一致,你条件不成立,后面推理得再nb也白搭。《三体》要表达的一个重要寓意之一就是不要骄傲自满,不要自以为自己很nb。题主虽然题目提的不是很合适,但有一句话说的是对的:自以为理解宇宙法则本身就是一种傲慢。




ACGER


黑暗森林法则假设:

(1)宇宙各文明间的信息具有非完全性,他们未曾察觉彼此存在,也不确定自己能否被对方首先察觉——换言之,这个假设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在信息掌握上是充分自信的;

(2)各文明均认为宇宙中的生存安全是稀缺的;

(3)较低等级的文明能够产生技术大爆炸,有可能赶超较高等级的文明;

(4)宇宙物质文明的总质量守恒。

该法则由此推论: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我们接受黑暗森林的假设,重新演绎,结果就完全不同:

如果文明星球A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给了B,B比A发达但认为A有成为科技“暴发户”的潜力,那么B有理由认为A在未来的某一年会超越B并对B构成生存威胁。黑暗森林认为,既然如此,B就会尽早毁灭A,以防后者坐大。

但是,

(1)如果B对A采取的行动使自己的存在有可能被暗中的更发达的其他文明C、D、E、F、……Z发现的话,这些文明会不会也对B虎视眈眈?相比消灭一个现在尚且弱小的A,B更应当重视被黑暗中其他更高级的文明“立即”摧毁,所以B若足够小心,就会选择沉默。

(2)如果B目光短浅到对A实施了毁灭性打击,被C察觉到,作为更高级的文明,C可能更加谨慎,因为他担心鲁莽行事会被D、E、F、G、……Z察觉,所以也会选择沉默。

(3)宇宙中最高级的文明Z实质上有能力毁灭任何一个文明,但他也不能确定黑暗中究竟有没有更高级的文明守株待兔,所以他也不会轻举妄动。

(4)如果自目光短浅的那个B以上的全部文明都选择沉默,B就能够似撞大运一样将A消灭掉;换句话,B的鲁莽会不会付出代价,要看他之上的文明会不会同他一样鲁莽。

概言之,越高级的文明越谨言慎行,因此他们之间不会有任何沟通,也就难以发生战争;相反,那些极度低级的、“未开化”的文明之间却可能由于高级文明的缄默而大打出手,不亦乐乎——比如地球和三体文明等。那么,整个宇宙“社会”的文化结构,就不是“所有人向所有人宣战”的“黑暗森林”,而是饱含 幽蓝的【寂静深海】——在那里,理性的海兽们小心翼翼蜷缩着庞大的身躯,维系着可怖的沉默,生怕带起一丁点波动;而微不足道的小鱼小虾们在阳光照得到的浅海欢快地彼此撕咬着。


知识分享号


因为没有人去抢夺资源


影匠观天下


黑暗森林法则的之间就互相矛盾。按三体中的说法,文明又要大肆扩展,又要不让别人知道,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是互相矛盾的。

宇宙虽然可以认为是无限大的,但是两个文明之间的距离是有限的,在这个有限距离内能够获取的物资也是有限的,黑暗森林法则中的宇宙公理第二条:文明天性是不断增长和扩张的,那么大家都在这有限的环境中增长和扩张,文明们是必然碰面的。

但是根据宇宙公理第一条:生存性是文明第一准则,而生存的第一要素又是“黑暗森林中的自我隐蔽”。由此可以推出,为了避免因增长和扩张带来的文明碰面,追求自我隐蔽来实现生存第一,只能大家一起停止增长和扩张,而这又违背了宇宙公理第二条。

因此,这个法则的建立基础就是互相矛盾的,第一条和第二条自相矛盾。由此产生的任何推论都不足信。


o清o风o


首先,这是一本科幻小说,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其次,黑暗森林法则是小说中的一种理论,故事都是虚构的,理论会真实吗?

这个法则讲述的是全宇宙,就目前人类的科技,走出太阳系都困难,谁又能知道,未来的宇宙会是怎样的一种秩序。

这不过是科幻作家刘慈欣给我们“描绘”的一种可能,所以再次强调,大刘不是搞科研的,他只是写了一本小说而已,所以对于“黑暗森林法则”,没必要过于较真。

最后,黑暗森林法则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好的科幻作品,不仅仅带领我们思考“宇宙的未来”,更重要的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能引起我们现代人的共鸣。

下面,就以上问题,详细解释一下——黑暗森林法则。


什么是黑暗森林法则?


先看一下下图,是黑暗森林法则的“简洁定义”!

这是基本定义,咋一看不是太好理解,尤其是对文科生,看见“质量守恒”就会“头大”。

下面是比较文艺一点的解释,至少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这就是对费米悖论的一种解释。

研究《三体》里面一些理论的学者,对这个法则有详细的解释和推导过程,不过比较繁琐和难以理解。

我举个比较通俗的例子,来解释这个理论。

在举例子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费米悖论?

《三体Ⅱ黑暗森林》以“黑暗森林”法则(宇宙社会学)对费米悖论进行了一种可能的解释。

“费米悖论”简单来说就是,要么存在外星文明,要么不存在外星文明,科学家为这个悖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计算,咱们就没必要了解,直接看下面的结论就可以了。

结论:A.外星人是存在的——科学推论可以证明,外星人的进化要远早于人类,应该已经来到地球并存在某处。
B.外星人是不存在的——迄今,人类并未发现任何有关外星人存在的蛛丝马迹。

黑暗森林法则,其实就是费米悖论中的一种解释,假设外星文明是存在的,并且距离我们地球很近。

这些文明就像是茫茫宇宙中的“杀手”,他们不希望低等文明发展起来,对他们造成威胁(打个比方,现在外太空有很多高级文明,他们其实早就发现了地球,看着地球文明不断壮大,或许不久后就会发现他们,并且有可能和他们产生冲突)。

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是外太空的高级文明,会怎么做?

当然是先下手为强,趁地球文明还不如他们的时候,发动进攻,消灭地球文明。

参考定义的第二条,假定生存安全是稀缺的。

在这个假定的前提下,每个文明都视其他文明为敌人,为了保证自身文明生存,必须消灭对方。

但是在茫茫的宇宙当中,谁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其他更加超级的文明。

对应定义第一条,未曾察觉对方,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对方察觉。

比如,一个外星文明A发现了地球,猜测地球可能因为“技术大爆炸”(定义第三条),突然成为高级文明,威胁自己,所以准备动手消灭地球,但是外星文明A不确定,是否还存在外星文明B。

万一文明A去进攻地球,就会把自己暴露出来,让其他文明发现,原来宇宙中还有“小A”这种存在,根据“技术大爆炸”,更高级的“小B”一定会去消灭“小A”。

但是“小B”动手了,也会暴露自己,或许会被更加厉害的“小C”给终结,依次类推,宇宙无边无际,或许还有“小D”“小E”之类的存在。

所以广阔的宇宙就是一个“黑暗森林”,每一个文明都是潜伏的“狙击手”,你在狙击别人的同时,也会被别人狙击,“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将会被很快消灭”。

这就是《三体》中,著名的“黑暗森林法则”。


黑暗森林法则,有那些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种——“狙击手”无法一直潜伏

在黑暗森林中,每个“文明”都是“狙击手”,为了保护自己生存,最好的办法就是——“隐藏行踪”。

假如有一款“生存游戏”,把一群“狙击手”,放到一个单独的森林里面,谁能活到最后,就算胜利。

按照黑暗森林的规则,即使某个狙击手发现了最佳猎杀对象,但是却不会开枪,因为这会暴露自己。

所以理论上来说,只要把自己永远的隐藏下去,就有可能活到最后,或者说,等其他人“自相残杀”,只留下最后一个人的时候,你再悄悄出手,那么胜利肯定是你的。

这么简单的道理,其他人为什么想不到?

所以你不开枪,我也不开枪,咱们就这样保持“沉默”!

这在宇宙初期的时候,或许比较适合,因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暴露自己是不错的办法。

但是要是按照这种“逻辑”,每个文明应该越“沉默”越好,但是沉默意味着没有发展,至少用我们现在的认知,发展肯定是要消耗资源的,假如咱们升级到了银河系文明,那肯定要消耗整个银河系的资源。

你把整个银河系都“消耗”了,岂不是更加的暴露自己,所以聪明的文明,死守地球就行了,甚至太阳系都不要去发展。

但是吧!

你要是不发展,万一某天遇到了更强大的外星文明,岂不是“一招”就把咱们“ko”了。

所以为了咱们文明的生存,应该是发展的“越强大”才好。

可见这本身就是矛盾的。

既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还想保持“沉默”,太矛盾了。

第二种——宇宙理论上的一些漏洞

先说一个首要概念,《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是在我们现代的科学认知上创建的。

至于未来是否适用于全宇宙,则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比如我们以前认为,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能够解释万事万物,但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告诉我们,牛顿力学,也有不适合的地方。

以前我们认为,两点之间,只能连成一条直线,这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叫定理。

啥是定理?

简单来说,就是无法证明它是错的,就说它是百分百正确的。

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在平面几何中,这个定理是成立的,但是在立体几何中,是不正确的,爱因斯坦推导相对论,正是运用了立体几何的知识。

在相对论里面,爱因斯坦假设光速不变,但是万一某天,新的科学发现,光速也是可以变化的,光速极限也是可以突破的。

所以说未来宇宙会有什么样的新技术,新发现,现在是不可估量的。

《三体》的黑暗森林法则,前提就是未来的宇宙飞船,无法突破光速极限,只能被困在各自的恒星星系里面。

这和《三体》里面的“技术大爆炸”是有冲突的,以后技术大爆炸,说不定人类是可以突破光速极限的。

要是按照这种论断,《三体》的黑暗森林理论,可能大部分都是错的。

比如:

黑暗森林强调宇宙资源的总和是一定的,所以各个文明会为了抢资源而“必杀”对方。

但是,凭什么确定宇宙资源总和是有限的,或许这种推论是不正确的,有这个可能吧。

好吧,这样说可能有些较真,毕竟这些都是“无法探讨”的理论。

假如,咱们承认黑暗森林的一些基本设定,比如资源有限,存在技术爆炸……

但是黑暗森林理论强调,每个文明都是恶意的,遇见对方,“必杀之”,这就是黑暗森林的规则。

但是现实或许不是这样,也许存在合作,两个文明联合起来,会变得更强大,为什么一定要“你死我活”?

这也是黑暗森林理论没有“考虑”的地方。


刘慈欣本人怎样看待“黑暗森林法则”?


关于黑暗森林,刘慈欣在香港书展讲座“用科幻的眼睛看现实”上说:至于你具体提到的黑暗森林的设定,我想举另外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的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可以保护自己,但是核心基础就是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其实到现在,机器人早就开始杀人了,巡航导弹本质上就是一个飞行机器人,所以这个“三定律”是根本没有意义的,但是它在小说中是有意义的,它创造了一个逻辑很严密的世界,而在这个逻辑之下来演绎出精彩的故事,这是它的目的。黑暗森林的设定也是一样,可以肯定的说它就是为这部小说而设定的,它不是科学推论,也没有人对它进行过严肃的科学研究,它只能是这部小说设定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把它看作一个严肃的科学结论,这个肯定是不对的。

可见,这个理论只是为这部小说服务的,他并不是严格的科学结论,至于大家能推导出来什么,是个人的“二次创造”。

本质上,这只是一部小说,一个虚构的故事,用虚构世界的理论,探讨真实的世界,必然是不严谨。

但是,《三体》中创造的黑暗森林理论,之所以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关注,是因为它有现实的影子。

比如黑暗森林理论,是否能引起人们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反思,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本质上讲,都是“消灭别人,强大自己”!

地球的资源,目前来看是有限的,以后大家是选择“潜伏”,隐藏实力,还是相互合作,共建文明。

关于国际关系,也有很多理论模型,但是理论这种东西,只是一种概念,在某种特定的假设下才成立,并非百分百“应验”!

但是这依然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总结:

《三体》只是一本虚构的小说,大家探讨可以,但是,没必要对其中的一些理论“过于较真”,《三体》之所以受欢迎,并且获得了“雨果奖”(科幻界的诺贝尔奖),是因为它不仅给我们描绘了一种可能的未来,还引发了我们对当下的思考,这是最“了不起”的地方。


太行山下小小强


黑暗森林法则既不能说对,也不能说错。也就是说,对错皆有可能。

目前我们处于已知的唯一的宇宙文明状态。这种状态使人类既生出一种孤独感,又潜伏着一种危机感。

孤独感期望有宇宙文明的邻居、朋友,危机感则害怕有比地球文明强大得多的宇宙文明。

所以,黑暗森林法则是建立在危机感之上的假定法则。

但黑暗森林法则又不是无厘头的假设。比如,历史上楚王被秦王请去会晤,楚王以为其妹妹即宣太后是秦王母亲,就欣然前往了。结果就一直被扣在秦国。

宇宙文明不管有多少个,按人性和人的趋利避害的基本点来看,如果实力彼此差不多的话,黑暗森林法则就完全能够成立。

但如果有一个文明根本不行走在黑暗森林中,不管黑暗森林有多大,这个文明尽在掌控之中,也就是说,能罩住整个黑暗森林,那么,黑暗森林法则就不成立了。他愿意和衷共济也可能,把其他宇宙文明打发到其它星球上也有可能。

所以,我说对错皆有可能。

最根本的,作为地球文明,在尚未发现其他宇宙文明之时,要未雨绸缪,争取在宇宙成为宇宙村之前,就成为能掌控黑暗森林的文明。


尝百草No1


黑暗森林法则假设:

(1)宇宙各文明间的信息具有非完全性,他们未曾察觉彼此存在,也不确定自己能否被对方首先察觉——换言之,这个假设意味着没有任何一个文明在信息掌握上是充分自信的;

(2)各文明均认为宇宙中的生存安全是稀缺的;

(3)较低等级的文明能够产生技术大爆炸,有可能赶超较高等级的文明;

(4)宇宙物质文明的总质量守恒。 该法则由此推论: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他必须小心,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我们接受黑暗森林的假设,重新演绎,结果就完全不同: 如果文明星球A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暴露给了B,B比A发达但认为A有成为科技“暴发户”的潜力,那么B有理由认为A在未来的某一年会超越B并对B构成生存威胁。黑暗森林认为,既然如此,B就会尽早毁灭A,以防后者坐大。

但是, (1)如果B对A采取的行动使自己的存在有可能被暗中的更发达的其他文明C、D、E、F、……Z发现的话,这些文明会不会也对B虎视眈眈?相比消灭一个现在尚且弱小的A,B更应当重视被黑暗中其他更高级的文明“立即”摧毁,所以B若足够小心,就会选择沉默。

(2)如果B目光短浅到对A实施了毁灭性打击,被C察觉到,作为更高级的文明,C可能更加谨慎,因为他担心鲁莽行事会被D、E、F、G、……Z察觉,所以也会选择沉默。 (3)宇宙中最高级的文明Z实质上有能力毁灭任何一个文明,但他也不能确定黑暗中究竟有没有更高级的文明守株待兔,所以他也不会轻举妄动。

(4)如果自目光短浅的那个B以上的全部文明都选择沉默,B就能够似撞大运一样将A消灭掉;换句话,B的鲁莽会不会付出代价,要看他之上的文明会不会同他一样鲁莽。 概言之,越高级的文明越谨言慎行,因此他们之间不会有任何沟通,也就难以发生战争;相反,那些极度低级的、“未开化”的文明之间却可能由于高级文明的缄默而大打出手,不亦乐乎——比如地球和三体文明等。那么,整个宇宙“社会”的文化结构,就不是“所有人向所有人宣战”的“黑暗森林”,而是饱含幽蓝的【寂静深海】——在那里,理性的海兽们小心翼翼蜷缩着庞大的身躯,维系着可怖的沉默,生怕带起一丁点波动;而微不足道的小鱼小虾们在阳光照得到的浅海欢快地彼此撕咬着。


Mr张先森說


首先,我不确定该不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我的想法肯定是和提问者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在我看来,讨论这个法则的正确与否是意义不大的。赞成者和反对者都是可以找到一堆理由的,各说各有理。

但我想说的是,无论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都只是站在我们人类的立场上来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无法离开三大要素:水、氧气、阳光,但是当你站在宇宙的角度上来说,智慧的生命一定就需要符合这三个条件么?我想恐怕未必,在深海中,有些生命是不需要这三大要素的。放眼宇宙,那么其他生命也未必会需要,如果他们不需要这三大要素,那我们是根本无法想象他们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在生存发展,甚至他们的生命形态我们都是无法想象的,我们未必能够通过肉眼来看到。或许他们就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状态,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资源来生存我们也是无法想象的。

在人类走向太空,遇上其他物种的时候,我想人类恐怕真的是要慎重。


轻舟文艺


个人认为不是不正确的,可能只是不完备的。

黑暗森林法则是基于一系列假说建立起来的,而这一系列假说是基于人类的经验标准建立的,所以前提条件本身并不一定适用于整个宇宙,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如果假说本身不成立,那么整套规则也就崩塌了。

但是从合理性角度分析,假说没有太大的问题,对于物种来说,延续是第一要义,能够延续下去的才是真正强大的物种。而为了延续,与其它物种和文明的战争是无法避免的,既然无法避免,那么保存己方力量就是第一原则。黑暗森林其实也是在推崇这个原则而已,不过我不太同意会被高级文明消灭的说法,因为如果拥有足够的知识和技术可以判断对方不能构成威胁的话,是没有必要消灭的,地球有生态,宇宙也有,所以肆意消灭的结果是不利的,高级文明会顾虑这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