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四)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四)| 品牌掌舵人特殊時期下的私房話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徵集進行至第四期,我們邀請到6位服裝企業創始人、設計師來為大家分享。多年來,我們始終在追尋,而在災難面前,人類的脆弱,個體的平凡與無助或許為我們帶來了一次頓悟。不管是生活還是商業,有些事與自然和生命本身相比,變得不值一提。


往期回看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 (一) | 倒逼效應、真功夫、長期主義、——“非常時期”下被具象化的“私房話”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二)| 品牌掌舵人親述“特殊時期”下的“私房話”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三)| 品牌掌舵人親述“特殊時期”下的“私房話”


在本期中

我們邀請到6位服裝行業的朋友

與大家分享他們內心深處的“肺腑之言”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四)| 品牌掌舵人特殊時期下的私房話

|


王汁

UMAWANG 品牌設計總監

受訪溫度:36.4℃



Q:在未來生活、工作、商業活動中,因由本次疫情會給你帶來怎樣的轉變?你又做出了哪些新嘗試?

A:疫情帶來意識上的轉變就是,我覺得人應該更加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減少浪費和汙染,尤其是服裝這樣一個造成許多汙染的產業。如果沒能在這樣的時刻帶給人一些安慰,我希望我們品牌的衣服能夠讓人們看到更多有希望的,有生命力的,好的一面。新一季的服裝繼續堅持我們一貫的美學表達方式,繼續致敬一些逝去的經典年代,同時還有一些新的廓形嘗試。


Q:當前疫情涉及眾多社會性話題,反映出不同人群的心態,在這個層面,身為一名服裝品牌的設計師和運營者的你受到最深的衝擊是什麼?所領悟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A:最大的衝擊是樣衣生產的壓力,因為剛好趕上巴黎時裝週,時間緊任務重,而大家都需要度過隔離期。最大的收穫是無論外面的環境是怎樣的,還是應該把事情做好,篤定堅持,心無旁騖。既然能把握的只有當下,就做好眼下的事,發揮自己的光熱。


Q:你認為疫情對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轉變有哪些潛在影響?企業在品牌價值觀層面有哪些更深入的思考?

A:因為疫情很多人選擇不再出門,我們的訂貨方式也轉到了一部分線上,精心搭配好了很多的look,用照片視頻這樣的方式進行傳播。當然也會思考今後是否需要通過多種途徑的傳播方式來經營品牌。另外就是人類已經影響到了地球的氣候,怎樣能夠減少汙染,力所能及的少給地球造成負擔,將一些長久以來堆積的廢料重新利用起來。在災難面前,有些事與自然和生命本身相比,變得不值一提,我也希望我的創作靜靜地在那裡,好好陪伴彼此的人生。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四)| 品牌掌舵人特殊時期下的私房話

|

楊帆

┃吉祥齋┃品牌創始人、兼首席設計師

【無量瑜伽館】創始人

採訪溫度:36.3°C

Q:在未來生活、工作、商業活動中,因由本次疫情會給你帶來怎樣的轉變?你又做出了哪些新嘗試?

A:生活是一種態度!多年來,為追尋工業化足跡,城市化建設,全球化進程當中,中國人這一路走來,太匆忙了,匆忙的上學、找工作、結婚、生子,匆忙的追逐物質財富,終日的辛勞建業,匆忙的一切,漸漸地變成了一種習慣,甚至狂熱。


2020年這個春天,沸沸揚揚中,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爆發。讓一切突然的停下來,猶如冰封時代的到來,人人驚慌失措,萬巷空寂。新冠病毒這一堂深刻的人生課,再一次證實了人類的脆弱,個體的平凡與無助,也讓每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的連接在了一起。現在,人人面戴口罩,每到一處都會測量體溫。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疫情數據,已成了我這些天的習慣。


我一直認為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而自視不高,不會畫很專業的設計稿。但中國文化對我影響至深,我愛讀歷史,喜歡《老子》《黃帝內經》,18年來,我每天都沉浸在中國文化中,這一切顯然是我設計靈感的源泉,我要求自己創作的作品和人類文明鏈接在一起。從業近20年,深愛自己從事的服裝行業,我承認自己是個商人,但我有文化。我不承認自己是個藝術家,但我有情懷,我也一直說┃吉祥齋┃僅僅是剛剛開始。而這一次的病毒,名副其實的讓我們真正的剛剛開始,也許這個開局誰都不想要,在無法逃避的一切現實境況中,我的真實身份浮出水面,我是一名經營管理者,管理著近800名員工的企業,工作層面涉及:品牌戰略、企業文化、資金預算、產品設計、生產製造、渠道建設、員工績效、成本控制等等的縝密體系。而在新冠病毒的肆虐下,現在付房租,發工資都成了問題。而我一直想回避的“危機管理”,在這個時候無法逃避。我更知道有千千萬萬個企業和我們一樣。


根據清華北大聯合調研995家中小企業,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33%的企業可維持2個月,18%的企業可維持3個月。也就是說,有85%的企業最多維持3個月以內。


企業接下來的舉措,可能是22%的企業計劃減員降薪,22%的企業準備貸款,16%的企業選擇停產歇業,25%的企業選擇增資或民間借貸。這二、三個月的負現金流危機該怎麼度過?如何讓企業生存下去,如何熬過艱難期,如何能做到不裁員、不解僱,如何創造更好的未來商機?


Q:當前疫情涉及眾多社會性話題,反映出不同人群的心態,在這個層面,身為一名服飾企業創始人和領導者的你受到最深的衝擊是什麼?所領悟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A:記得非典那年,17年前,┃吉祥齋┃剛剛起步,盤子還小,沒什麼深刻的傷痕。2009年金融危機,朋友關心的打電話來詢問,我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說:好像聽說了。而這次的新冠是真的出大事了,大到國家和民族的命運。25年前,在我就讀的MBA課程中,學習到很多20世紀世界級優秀企業的成功案例,神之嚮往。而當學到“失敗及危機管理”時,我總是有意的忽略和跳過。而在今天“危機管理”這四個字,對所有中國人,包括我在內,猝不及防的來到每個人面前。這四個字如今對我來說,代表的是企業如何生存。


┃吉祥齋┃全國80家直營實體店,是高度實體經濟,高固定費的管理體系。員工800名,每月員工工資、租金各費及生產製造物料費以千萬計數。資金、現金流的危機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不可忽視的是,據統計,將有20%的企業現金流將在三個月內枯竭。 我這些天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但是員工是我最先考慮的,必須保證員工收入不受損失,再權衡其他方面。所以我決定:吉祥齋不裁員、不降薪。全面啟動:吉祥齋一級“危機管理”。


上半年銷售目標:活著!下半年銷售目標:同期增長20%!

┃吉祥齋┃戰略方向永不動搖

1. 員工安全第一可喜的是,目前我們是零確診病例,感謝天!

2. 不裁員、不降薪

3. 與商場共擔當真誠與商場溝通減費降租:即誠意、誠懇、誠實,做到了這“三誠“,則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

4. 無限創造商機:有情感的慰問和關心客人的安全及健康,解決客人的需求,提升用戶黏性與復購率。在營銷層面多思考多努力,有思想的將危機轉化為商機。

5. 練好內功:區域和團隊帶頭人,心定、理性的帶頭創造服務深入,繼續貫徹不間斷培訓制度,樂觀向上為團隊傳遞信心和希望,將總部的思想貫徹執行。

6. 精打細算、開源節流做好打硬仗的準備,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深挖成本意識,在至暗時刻都能活下來。

7. 增資貸款

8. 做好、做快、增效率目前,已進入復工復產的工作節奏,全面進入工作狀態,將欠下的工作進度趕回來,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銷售復甦。

9. 長期樂觀看未來國家經濟體量不會有太大影響,災難加速淘汰,讓行業更有規範、更有次序,所以短期受影響很大,但長期看好,對於優質企業反而是價值的體現。


以上九大決定和措施,需要┃吉祥齋┃全員共同度過艱難期,為未來創立更好的營商環境。我要求,每一位吉祥齋家人應充分的發揮可貴的品質:包容心、同理心,助人心……只要每個人遵循良心,做好應盡的義務,無論是瘟病還是其他形式的災禍都會退卻消失。┃吉祥齋┃將一如既往、持續不斷的傳播弘揚中國服飾文化。做完上述決定,也將自己的思路梳理了一遍,此刻我的內心無比平靜,並充滿希望!



Q:你認為疫情對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轉變有哪些潛在影響?企業在品牌價值觀層面有哪些更深入的思考?

A:從消費者層面分析,面對突如其來的災禍,人們從狐疑到恐慌再到順從。大疫過後,人們的價值觀將開始改變,人們的注意力從名利為中心會轉向了關注生命,人們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如此渴望:誠實、善良、正直、美好、愛心、勇敢…,那種深深置於人性深處最閃光、最溫暖、最無私的美德。大疫過後,人們自然而然開始追求詩意的生活。


經營┃吉祥齋┃走過了18年,我更相信對品牌的堅持,就猶如是修道,更是一種修煉。更意味著客戶的定位,市場的定位,產品的定位要做得越來越精。好品牌:“做客戶需要的 ,並是自己最擅長的”。這是品牌的本質和價值。┃吉祥齋┃一直堅持著這一原則。我相信世界是公平的,天為“公”,地為“平”,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和企業。


做企業是最好的修行:都說成功的企業要30年的沉澱,因為企業經營是長跑行業,要拼智慧,拼耐力,拼德行,拼修養,還要有深度和廣度,涉及的學科太廣了。而我認為真正的企業是和人類的文明在一起,才能長久。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四)| 品牌掌舵人特殊時期下的私房話

|


羅崢

深圳東方逸尚服飾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藝術總監

金頂獎女裝設計師

受訪溫度:36.5°C


Q:在未來生活、工作、商業活動中,因由本次疫情會給你帶來怎樣的轉變?你又做出了哪些新嘗試?

A:2020年初至今的這場疫情,給整個服裝行業帶來巨大的衝擊。從企業負責人、設計師的角度我迅速帶領團隊克服重重困難,組織專業團隊,深耕線上營銷,努力將不利的市場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利用這段時間加強企業內訓,提升產品創新與設計能力。


Q:當前疫情涉及眾多社會性話題,反映出不同人群的心態,在這個層面,身為一名服裝企業的負責人和設計師你受到最深的衝擊是什麼?所領悟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A:這場疫情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消費行為、零售行業突然按下了暫停鍵。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宅”經濟(遊戲行業等)、“互聯網”經濟的迅速增長。所以,作為一名企業的負責人和設計師,在面對風浪時不僅要沉著冷靜地掌好舵,為“疫”情之後的企業發展謀篇佈局,同時也要學會“無事生非”,利用這段時間加強員工技能培訓、統籌兼顧降本增效、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強化企業文化的引導作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疫”情之後,就是春天。這次疫情也帶給地球上的所有人一次深刻思考的機會,我們每一個人都與這個世界息息相關,我們該如何與自然相處?如何善待並珍愛每一個生命?當大難來臨,作為企業家和設計師,不僅要想方設法帶領團隊衝出困境,肩負著疫情之後的經濟重建,以及繼續傳承東方美學和培養中國原創設計力量的重任,更需要對未來的可持續性發展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做更多的思考與努力,期待新時代的新文化思想啟蒙運動早日到來。心存善念,向光而行!


Q:你認為疫情對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轉變有哪些潛在影響?企業在品牌價值觀層面有哪些更深入的思考?

A:消費者從傳統的線下實體店消費轉到了線上,這或將成為中國服裝業乃至所有傳統行業的一個分水嶺,從而加速實現以數字智能化為驅動的“互聯協同”與“開放賦能”零售新時代的來臨。引領時尚,傳播東方美學是東方逸尚旗下品牌的使命。公司將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可持續性服飾的研發創新能力,在環保性、公共性、經濟性方面不斷深化,以產品可持續、生產可持續及消費可持續等各環節推進東方逸尚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國際接軌,積極踐行“運用東方哲學智慧,傳承東方美學思想,始終以人為本,不斷創新,追求卓越的設計品質”的品牌核心價值觀。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四)| 品牌掌舵人特殊時期下的私房話

|


熊英

蓋婭傳說

品牌創始人、總設計師、藝術總監

受訪溫度:36.5℃


Q:在未來生活、工作、商業活動中,因由本次疫情會給你帶來怎樣的轉變?

A:這一次疫情突襲,年前我們一些已經安排好的商業活動沒有正常舉行,會帶來一些影響,但同時也讓我有時間進行思考,疫情對我來說是對生命的警醒,讓我們看到人類在生態鏈中的脆弱,看到了人類和自然關係的失衡,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就是敬畏人類本身。


Q:當前疫情涉及眾多社會性話題,反映出不同人群的心態,在這個層面,身為一名服裝企業主理人的你受到最深的衝擊是什麼?所領悟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A:首先拋開企業主理人的身份,我深深感受到在社會發展如此之快的當下,人們長期處於高速的運轉之中,很多人從內而外的失衡,而忽略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我們一直在自然中獲取智慧和力量,而對於自然的尊重呢。在疫情期間,大家都能停下來好好思考,反思生命,重構人生,對於我自己來講,我更加讀懂了生命,讀懂了愛,愛是一切的解答。


作為企業主理人,蓋婭傳說一直都在傳遞一種美的生活方式。這次讓我更加堅定地重新思考我們真正應該去傳達的理念,我們的使命,為我帶來更多的啟發。我也希望能傳達,物質財富不是最重要的,不是終極追求,健康、親情才是最彌足珍貴的。


Q:你認為疫情對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轉變有哪些潛在影響?企業在品牌價值觀層面有哪些更深入的思考?

A:

首先這一次的疫情會喚起人們對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喚起人們對生命世界親和的關係的追求,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多花時間與家人在一起,多花時間讓自己真正內在和外在的健康。同時,這段時間我們也看到非接觸型經濟的崛起,伴隨著5G、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我相信非接觸型經濟帶來的影響會更加深遠,並給人們帶來消費理念與消費習慣的改變。


在企業品牌價值觀層面,蓋婭傳說的文化是母親文化,是一種包容和平衡的文化。蓋婭傳說一直遵循著自然之道,感恩著大自然的饋贈,迴歸到我們東方民族的哲學基礎和文化基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在當代,我們需要反思這一古老而深刻的話題,對於保護地球生物圈的生態平衡和人類可持續發展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啟迪意義。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四)| 品牌掌舵人特殊時期下的私房話

|


劉盛毅

哇吲 創始人

受訪溫度:36.6°C

Q:在未來生活、工作、商業活動中,因由本次疫情會給你帶來怎樣的轉變?你又做出了哪些新嘗試?

A:當疫情發生時,我馬上訂了兩千個一次性口罩給到市場商業合作伙伴,並且規定他們除了留下自用量其餘第一時間全部贈予多年跟隨哇吲品牌的消費者。


作為設計師的我一直在思考在這次危機中能否用職能幫助身邊所有人,如何解決企業面臨自救的問題?2020年2月10日那天,我設計出中國今年的第一個口罩套。這次設計的初衷來自創想人們經歷過這次疫情後世界將多一個配飾類目——“口罩”。一次性口罩的發明的確是符合人們的最佳需求,聚集處將會是時尚消費者安全、自信、差異化展示的舞臺。但一次性口罩屬機械化特定產品,千篇一律的外表無差異化特徵。我運用傳統產業的基準作為工藝點,再用自己本職能力設計出一款不影響一次性口罩原有功能的口罩套。口罩套不僅可以保證一次性口罩的乾淨度以及差異化,而且可以促進更多對生活有要求的消費者的自我防護意識並且延伸到關心他人,進一步加強對環境保護的思考。


Q:當前疫情涉及眾多社會性話題,反映出不同人群的心態,在這個層面,身為一名服飾企業創始人和領導者的你受到最深的衝擊是什麼?所領悟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A:受到最大的衝擊是內銷端口巨大的損失,而且更憂心會產生線上爭奪線下資源戰。我們行業內都眾所周知,線上大平臺發展初期/中期都以產品粗暴快銷方式著稱,紡織行業多年經營的中國品牌以及中國設計,以拋賣方式快速建立了自己的線上資本帝國,以至於產生了這幾年線上產品重複化、重疊化、價格低端化的惡性循環已經非常嚴重!我認為在此次疫情過後我們這個大家庭如果不守住自己產品的價格,不久我們將有很大的可能發生災難性的行業崩盤,我建議不要把線下原有差異化的品牌產品引進線上銷售,可能會影響紡織行業的各線下產品無法推進體系銷售,誤導中國消費者對時裝、時尚產品以及差異化產品的體驗方向…...此類事件發生後時尚的藝術氣息可能將會消亡,品牌可能會成為低價賣貨的名詞,世界將不再尊重中國品牌、中國設計,然後又形成更多商業攻擊。


最大的收穫就是,在企業最困難的時候所有員工都勇敢的擰在一起讓我有了強大的力量去打贏這場戰役!在此次危機的影響下讓我領悟到產品適應當下的創新性是企業的核心!


Q:你認為疫情對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轉變有哪些潛在影響?企業在品牌價值觀層面有哪些更深入的思考?

A:此次疫情過後消費者會更懂得辨別產品的價值以及對品牌的理解。所有設計乾淨、有情感,且帶工業設計理念的產品將會是消費者的第一選擇,潮水退去後還穿著泳衣的才能叫企業人。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四)| 品牌掌舵人特殊時期下的私房話

|


王長榮

W.RONG

品牌創始人、主設計師

受訪溫度:36℃


Q:在未來生活、工作、商業活動中,因由本次疫情會給你帶來怎樣的轉變?你又做出了哪些新嘗試?

A:有了更多時間學習以及思考!領悟人生太短,個人健康的管理也是人生中的一份工作。疫情發生,第一時間我們採取了線上直播、聯合跨界流量線上合作,並隨之逐步展開我們品牌文化的“內容”板塊。


Q:當前疫情涉及眾多社會性話題,反映出不同人群的心態,在這個層面,身為一名服裝企業品牌運營者和領導者的你受到最深的衝擊是什麼?所領悟到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A:我作為品牌運營者和領導者不僅要有快速反應能力,既要解決當下困境,還需有長遠計劃的目標,不能因眼前狀況困住長遠的格局。而當下感觸最深的則是:一個“品牌”在當下這樣浮躁的商業環境中“經營模式”甚至大過於內容,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自我認知。思考和學習是一直要堅持的事,“經驗”不再是指導思想的唯一途徑,思維的邊界決定了能力的邊界。


Q:你認為疫情對消費者生活方式的轉變有哪些潛在影響?企業在品牌價值觀層面有哪些更深入的思考?

A:我們從未像此時這樣,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優化、去準備、去創新,以更好的姿態來迎接寒冬後的春天。03年的非典誕生了淘寶,電商行業迅猛發展,而這些正是源自於人們消費習慣和需求的改變。17年過去了,服裝行業快步的向正規化、品牌化、平臺化的格局邁進。疫情會成為這種變革的催化劑,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個挑戰,更是個機遇。


所有的生意終將死亡,唯有文化生生不息!未來我們缺少的是什麼?是精神指導,是學習,是陪伴,是寬慰,是幫助選擇,是放鬆娛樂,是身份屬性等等這些無形的東西。而且人類的物質越發達,人類的精神就會越迷茫,越容易對無形的東西如飢似渴,比如精神認同、情緒安慰等等。


對於公司來說,唯有文化,才是未來一個公司的真正核心競爭力。對於個人來說,未來人與人最大的區別,就是文化屬性的差別。疫情發生讓更多人忙於“現實”生計,互聯網更會使節奏越來越快,而在此時“匠人”精神會被企業忽略,當大量信息充斥著你的時候,做產品人背後的“慢”則更為重要,看見“內容”的極致以及敬意終將是我們作為服裝人要一直追隨的方向。


圖片來自受訪者

部分來自網絡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四)| 品牌掌舵人特殊時期下的私房話

#識局·系列百家訪談# 問題徵集中

我們將邀請不同的朋友

加入進來

共同度過這段 “ 特殊時期 ”


如果你有自己的感悟和疑問想要提出

請隨時與我們進行互動!




識局 · 系列百家訪談(四)| 品牌掌舵人特殊時期下的私房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