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7歲男孩花100元只買了2袋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馬女士的兒子軒軒是一名一年級的小學生。

按道理小孩子上一年級都已經會一些算數了,去超市買點生活用品都是正常的事情,所以,軒軒媽媽也經常讓孩子帶上些錢去超市幫家裡買東西,孩子都能順利的完成任務。

有時候給的錢能夠剩下三塊五塊的,軒軒媽媽就讓孩子養成存錢的習慣,讓孩子把零錢都存起來了。軒軒也很聽話,每次都乖乖的存起來。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每次都能順利完成任務的軒軒,偶爾也會有失誤,從而惹媽媽生氣。

正在做飯的軒軒媽媽發現家裡沒有鹽了,正在做飯,自己也走不開,於是就拜託軒軒去樓下的小賣部買兩包鹽。

軒軒媽想找一張二十塊錢交給孩子,讓他拿著去買,沒有零錢了,於是就給了一張一百的。

可沒想到等軒軒回來後,把鹽交給媽媽,但是剩下的錢並沒有帶回來。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媽媽問兒子:“你花了100塊錢只買了兩包鹽?”兒子吞吞吐吐地說:“商店說這一包鹽就要50元。”

軒軒媽媽認為是超市的人坑了孩子的錢,於是,放下手裡正在做的飯,就帶著孩子去找超市的工作人員了。

軒軒媽進門就跟店員說:“我兒子剛才在你這花了一百塊錢買了兩包鹽,你們怎麼坑小孩的錢啊!”

店員一臉懵,明明剛才給這個小孩找錢了啊,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店員看到軒軒媽媽氣勢洶洶,就想到了監控:“你看一下監控吧!”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馬女士認認真真的看了監控,店員是真的給兒子找了錢,但是從超市到家就這麼點路程,錢去哪了呢?

馬女士耐心的追問軒軒,原來是孩子的私心作祟,孩子想把剩下的錢都放進自己的存錢罐,孩子是第一次見這麼多零花錢。

馬女士給店員誠懇的道歉了,同時,這也引起了她深刻的反思,自己對孩子的金錢教育是不是沒有跟上?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本來想用這種讓孩子跑腿幹活的方式並且獎勵孩子讓他知道付出與回報的關係,結果,孩子沒有領悟到。

英國有位心理學家對1000名來自不同階層家庭的、3~8歲兒童進行了研究調查。

問他們錢從哪裡來?

65%孩子表示錢從爸媽口袋裡來;

30%孩子表示錢從銀行裡來;

不到5%的兒童會說,錢是爸爸媽媽工作換來的。

可見大部分孩子並不知道錢是怎麼來的,讓孩子知道錢是怎麼來的,才能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那麼,我們從小如何進行金錢教育呢?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金錢數額的概念。

支付寶微信等線上支付手段充斥了我們的生活,吃飯,出行,買菜都是掃碼支付,所以,對孩子來說,錢就是幾個數字,一百塊和一塊錢沒什麼差別。

經常能看到孩子在某個手遊,某個視頻平臺衝了多少錢的問題。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金錢數值的概念,

對金錢的數值沒有概念,就一定會造成亂花錢的現象。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想方設法告訴孩子“錢從哪裡來”

平時貝貝在家,我會引導孩子做家務,掃掃地,擦擦桌子,收拾玩具這些事孩子從三歲就可以接受的任務。孩子在做任務之後,可以用錢獎勵孩子,但是,一定要錢與孩子的付出成正比,並且要引導孩子學會理財。

貝貝上輔導班的時候,我給她交錢的時候,也會告訴孩子:“你在這裡跟著老師好好學,媽媽給老師錢,老師教給你知識,你要學會,不能辜負媽媽的心思,明白嗎?

從而讓他知道,必須交了錢才能上輔導班,同時,還要告訴孩子只有工作了努力了才能有錢。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像很多孩子經常在商場看到好吃的,看到玩具都會忍不住去淘氣,去打滾,就是想要,不買不走,這種現象就是孩子對金錢的定義不理解。

像有私心想騙媽媽的軒軒,就是沒有認識到錢是父母辛辛苦苦工作掙來的,隨便的就將剩下的錢收入了自己的存錢罐,甚至還對媽媽撒謊說超市多收了自己的錢,這就是對孩子的價值觀和金錢觀沒有很好的建立起來。

假如孩子從小就知道錢來的不容易,就知道節約和控制自己花錢的慾望,那麼,這個孩子未來就是一個有計劃有耐力的人,能夠控制住自己,並且將自己的資源合理的利用,學會理財是再好不過的了。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提到孩子金錢觀的養成,父母都感覺這是一個很抽象的問題,沒有具體的語言能夠去跟孩子去表達,所以,在這裡就不得不借助外在的一些工具和案例去幫助孩子解決這個金錢觀的問題。

故事性的繪本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書中通過和孩子年齡相仿的小主人公帶領著孩子進入每一個場景,站在同齡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能夠設身處地的引導孩子的思想路線。

貝貝媽媽給孩子看的這套《少兒財商繪本》,大多數情況下我並沒有去和孩子一起看這本書,都是孩子自己吃完晚飯看一會。

我感覺孩子看過之後有很大的變化,首先上學的時候不隨便跟我要零花錢了,之前總是幾塊錢幾塊錢的要,去超市,即使她非常的想買那個玩具,她也會考慮一下再說出口。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書中每一本都有裡面對應的人物介紹,站在孩子的角度,帶領孩子想問題,讓孩子更能看得進去,其中有一部分是講的買東西的頻率和是不是必須要買的東西,貝貝看過之後,就告訴我:“媽媽,你是購物狂”,我問:“為啥嘞?”

貝貝說:“我們應該買自己真的需要的東西,不能隨便買,媽媽你就經常網上買現在用不到的東西。”

孩子看過之後,真的長大了,懂事了,很欣慰。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這套書一共有8冊,分別是:《錢不是萬能的》、《錢從哪裡來》、《錢是好的,也是壞的》、《爸媽的錢不是無償的》、《要當金錢的小主人》、《不要當「負翁」》、《錢生錢的好主意》、《中國錢和外國錢的區別》,八個方面,全方位的讓孩子知道金錢的定義,以及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不能讓孩子認為錢就是手機裡的幾個數字。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故事的內容是新穎的,設計的對話方式是有趣的,孩子沉浸在其中學習也是相當的好,正確的消費觀就在看他們的對話中不知不覺的建立起來了。

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一定要讓孩子在主觀上明白金錢的利弊,在客觀上規範好自己的行為。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這套書還是非常有閱讀意義的,打破了傳統的:“說教模式”,通過場景化的教學,將抽象的金錢定義傳遞給了孩子。

7歲男孩100元只買了2包鹽,寶媽不滿,上門質問,收銀員:看監控

這套書一共58塊錢,八本,摺合一本七塊錢左右,也就是一頓早餐的錢,現在我們大多數家長都是下班後回家幹家務,很少有時間陪孩子,所以,這套書貼心餓設計了有聲伴讀,解決了我們下班後想陪孩子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問題。

幫助孩子傳遞正確金錢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父母何樂而不為?

點擊下面商品鏈接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