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军火力有多强呢?两人就能压制日军一个班吗?

进而读史


我是个干货党,不喜欢那些虚的。对于这种问题,咱们还是先上数据。

我们先来看看,二战时期日军一个班的火力。

按照二战时日军的编制,班是最小作战单位,包括班长在内一共有13人,分别是8名步枪兵和4名机枪兵。其中步枪兵装备的是一支单发栓动步枪,也就是咱们熟悉的三八大盖。

4名机枪兵则是共配有一挺轻机枪,他们分别是指挥官、主射手以及两名弹药手。当然弹药手也是副射手,不仅承担着运送弹药的任务,一旦主射手阵亡,他们便需要补上。此外,这四人都是配备自卫手枪的,甚至于两名弹药手和指挥官还会携带步枪,以便在中远距离时补充射击与自卫。

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此外,如果是班组为单位的小规模巡逻或者侦察人物。班里还会给多配上一个50毫米掷弹筒,以弥补紧急情况下的重火力。

另外说一点,日军这个弹药量是比较充足的,其单兵携带的步枪子弹都有120发,同时期的德军都只有60发。掷弹筒的榴弹则是有16枚。对了,每个士兵还会携带有两枚地瓜手雷。

而二战美军的单兵火力呢?

一般也就一把M1伽兰德半自动,然后配一把1911式点45口径勃郎宁手枪,然后就是胸前那两颗马克 II型卵形手榴弹了。

诚然,半自动的伽兰德突突起来要比三八大盖儿给力多了。马克手榴弹也比日军的地瓜雷更爆炸。其如果在人数等同的情况下,是能和日军拼一拼的,但如果是两个人,那面对日军一个班,还是赶紧跑吧。别的不说,就那挺轻机枪都够你喝一壶的。

事实上,这种单兵和班的火力比较本就不客观,因为这完全是两个系统,你的子弹打出去是一条线,人家却是一张网,不可相提并论。

如果拿美军同时期的班组火力来对比,那么这个结果可就不同了,其可不单单是多了几把加兰德那么简单。

二战美军一个标准的步兵班一共有12人,分别是班长和副班长各一名、侦查尖兵两名,还有一个3人的火力支援小组、还有就是四名步兵。

首先他们的制式武器是加兰德半自动步枪,此外火力支援小组配有勃朗宁轻机枪,这枪比日军的要好,射速上可以达到500到600发每分钟,是日军歪把子的两到三倍。当然,这使得火力持续性上要差一点,不过美军手中的半自动步枪,足以弥补。

此外,步兵里面会有1人持栓动的春田M1903,远程可以狙击,也可以利用上面装备的枪榴弹发射器发射各种榴弹,起到一个微型迫击炮的作用。与掷弹筒倒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一提的是,1944年后期,美军普遍配发了加兰德的榴弹发射器,春田式的榴弹发射器角色被加兰德取代,此实步枪兵中会有三具榴弹发射器,其中一人专职发射反坦克榴弹。

所以总结来讲,美军一个标准步兵班的武器构成为1支M1903带枪榴弹发射器,10杆M1加兰德,1挺BAR自动步枪。但到后期一般是11杆加兰德,其中3杆带榴弹发射器,1挺BAR。当然,还有人手两枚的马克手雷以及点儿四五手枪。

依靠着加兰德的半自动火力压制,一个美军步兵班可以轻易对日军步兵班做到火力压制。甚至于再来一个也不在话下。

事实上,即使是在班组单位的火力对比,也不足以说明双方的火力差距。

因为诸如重炮、重机枪、甚至于坦克等重火力以及装甲单位配置,是不可能存在于普通的步兵班组的。那至少是营团级以上,而作战单位的级别越高,日军和美军的差距也就越明显。

美军1943年以后的步兵师,1.5万人的规模,能装备有155mm榴弹炮12门,105mm榴弹炮36门。迫击炮145门,反坦克炮93门,火箭筒663具,机枪950挺,坦克76辆,装甲车辆49辆,其它车辆1560辆。

相比较而言,一个日军重火力较强的挽马制甲种师团,2.5万人的规模,拥有120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野炮36门,75毫米山炮16门,37毫米速射炮16门,432具50毫米掷弹筒。机枪428挺。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甲种师团是日军的陆军精锐,因配置的火炮不同,甲种师团又分为挽马制和驮马制两种:挽马制师团装备野炮和重榴弹炮,需要用更多的马来拖曳;而驮马制师团装备的是山炮和轻步兵炮,只需用马来驮载。

由此可见,双方的火力差距有多大。


白话历史君


二战期间,就拿太平洋战场来说,美军的整体武器火力要强于日军的。先不说飞机大炮和坦克,就说步兵。在人们印象中,三八式步枪一直是日军的标配武器,觉得单兵武器就是这把步枪。

除了38式步枪以外日军主要单兵武器还有,包括南部14手枪,94式手枪,99式步枪,99式狙击步枪,百式冲锋枪,99式机枪,93式火焰喷射器和100式火焰喷射器,92式重机枪,89式掷弹筒。至于38大盖和歪把子在太平洋战争中已经基本上被99式步枪和99式机枪所取代。

美军的步兵火力,大部分是M1加兰德步枪,M1903步枪、M1903A4狙击步枪,还有汤普森冲锋枪,M3冲锋枪,M1911手枪,勃朗宁自动步枪(BAR),M1卡宾枪,勃朗宁M1919机枪、M2重机枪、巴祖卡火箭筒、M2火焰喷射器和M2迫击炮。

经过对比,日本步兵的火力看似也很强大。M1加兰德步枪,一次能装8发子弹,而日军的38或者99步枪只能装5发子弹,而且打一发还要拉一下枪栓,双方火力顿时就看出来了,明显占优。至于完全压制,也要看实际情况,看双方都拿的是什么武器。

至于其他的更是没法比了,比如M1卡宾枪,一次装15发子弹,火力的连续性提高很多。日本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百式冲锋枪,但是性能和数量都没发和美军同类武器相比,而且美军强大的后勤供应是日军无法能够达到的,就拿经典的电影和电视剧,美军每次打完仗都会得到后勤供应,可以说是富得流油。

说到这,一定认为是能够实现2个美军能对付一个步兵班,但是这还得看单兵素养,日本崇尚武士道精神,作战那是非常勇猛。看过太平洋战争相关资料和影视剧的人都知道,动不动就端着刺刀冲上来,进行肉搏战,美军在这块是吃亏的,根本来不及反应。还有就是偷袭,动不动从哪里打来黑枪和隐蔽的堡垒,突然射出一排子弹,美军在这也不少吃亏。

举个例子,电影《风语者》,美军是在飞机和火炮的支援下,登陆过程中还是受到了日军的强烈抵抗,那种情况作战,两名美军怎么能挡住一个日军班的进攻呢,即便是两个人使用的都是自动火力,也无法阻挡的。所以说这个问题不是绝对的,只能说有可能。美军玩的不仅仅是装备上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综合战力要强,海陆空配合的也很好。


雷姐的机械空间


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两个美军压制日军一个步兵班,这个还是有条件的,这个前提是日军步兵班只有三八大盖或者九九步枪,而美军两个人都是用加兰德或者汤姆逊冲锋枪,这些自动火力。

相比之下,美军步兵方面火力优势高于日军的时候其实还是在中途岛之后,这会儿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才配备加兰德,之前这些四等人都是和鬼子对着拉大栓的。太平洋战争前期,缺乏火力的美军装备了一大堆M1941约翰逊步枪。



后期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是淘汰掉了栓动步枪的,仅存的几把还是作为狙击步枪使用。后期陆战队物资到了,换装了,实力完全碾压日军的。日军还是三八大盖或者九九步枪,加上百式冲锋枪,配上歪把子和九二式。


而美军武器就比较多了,加兰德、约翰逊、M1卡宾枪、汤姆逊冲锋枪、M3冲锋枪、BAR自动步枪,机枪方面,美军的M1917、1919机枪,再加上M2重机枪,火力上远远强于日军。

美军的思维是领先日军的,火力方面的优势,大大强于日军的精准射击。日军顶多比美军枪法好,刺刀拼的好。


军武文斋


火力发挥如何要取决于实际情况,但要说两个人就能保证压制日军一个班,其实说过头了。

美军在二战中确实把半自动步枪当作常规配置,发给步兵班里的每个人,然而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陆军里。而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国人用来打日军的主力是海军陆战队,这些海军陆战队还在大把大把地使用栓动的春田M1903,也就是下面这位。

在二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的M1“加兰德”步枪是很少的。尽管说起来是“加兰德曾经被装备给美国的每个军种”,然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陆战队并没有足够的家底来拿加兰德组步枪班。

陆战队还装备过一定数量的M1941约翰逊半自动步枪,这些武器被陆战队认为“表现可以接受”,但是也没有遍地都是。下面这位就是M1941。

不过在机枪方面,陆战队确实至少比日军阔绰许多。陆战队在二战期间没有大量装备勃朗宁M1918自动步枪(也就是BAR。这款武器主要被美国陆军用作类似轻机枪的支援武器,陆战队也接触过但是比陆军少),不过勃朗宁M1919系列的中型机枪、勃朗宁M1917水冷重机枪,在火力上都比它们的日本对手要好上不少。对比日本的十一式轻机枪(歪把子)、九二式重机枪(鸡脖子),美国人在机枪火力上要宽裕不少,即使是后妈养的海军陆战队。

下面两张图就是操作机枪的陆战队了。二战的美国陆战队还是很好认的,因为他们装备的这种迷彩盔罩在别的军种没有。

另外,面对热衷于近距离作战的日军、太平洋各岛破碎狭小的地形,海军陆战队的步兵还有一个能派上用场的好东西:M1卡宾枪。这把火器以二战的标准来说够轻、够小,半自动的开火模式和15发的弹匣保证了其近战火力,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穿透力和停止力不足的缺点,而丛林的茂密地形让它的小身板异常珍贵,也让这把射程比不过正常步枪的武器能好好发挥。

哦,冲锋枪对于陆战队来说也是宝贵的财富,在够近的距离上也许会比M1卡宾枪更好用。汤普森冲锋枪在二战的陆战队手上并不多见,但确实出现过。

这就是二战时美日步兵火力对比的大致情况。当然了,美国步兵班的火力会比日军更强,不管是陆战队还是陆军,但是我们也别吹上天。要让两把春田压制一个班也有点太强人所难了,不过要是美方两个人操作着一把机枪,而对面日军的机枪被先手干掉了,还是有戏的。

当然了,如果地形合适、发挥好的话,陆战队在近战中对日军来说也是很恐怖的。下面这张图就挺好的,拿汤普森的是班长,拿着BAR的应该是班自动步枪手。


史话戏说


二战前期,步兵枪械日军装备的是三八式步枪,美军为M-1903春田步枪,都是5发手动步枪;支援火力日军有歪把子轻机枪,美军有M-1918A1勃朗宁自动步枪装上两脚架充当轻机枪使用;日军有九二式重机枪,美军则有M-1917水冷式重机枪。

此时,撇开航空火力、海军舰炮对双方打击等因素,事实上日美军步枪火力大致相当,不存在谁吊打谁的问题,网络上推送日美军火力比对时,动辄喜欢用“吊打”,都当日军空气似的。

瓜岛战役结束,美海军陆战队才开始大换装,所有M-1903春田步枪遭到淘汰,用8发弹仓供弹的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取而代之,仅班长装备一把20/30发弹匣供弹的M-1汤姆逊冲锋枪,1943年下半年增加了一把装上观瞄器材的M-1903A4春田步枪作为精准打击步枪。

期间,日军装备似乎没什么变化,只是充实了一批7.7毫米的九九式步枪,以及6.5毫米的九六式轻机枪和7.7毫米的九九式轻机枪。

由此可见,二战期间,美国大兵普遍装备的就是8发弹仓供弹的M-1加兰得半自动步枪,与日军三八式和九九式步枪确实存在技术代差,火力远在日军的步枪械之上。

但至于两名美军就能压制住日军一个班,纯属扯淡有违战场现实,都当日军是画中人,一动不动任凭美军打击,两把加兰得半自动步枪其输出的火力,无论如何压不住日军一个步兵班的火力。

美军步兵班的枪械,随便什么组合,都不可能封堵日军一个步兵班,除了上面的两把M-1加兰得以外,还可以组合成M-1加兰得+M-1汤姆逊冲锋枪、M-1加兰得+M-1918A1勃朗宁自动步枪,M-1加兰得+M-1903A4春田步枪。

毕竟日军步兵班有12把三八式或九九式步枪,1挺歪把子轻机枪,或1挺九六式轻机枪,亦或是1挺九九式轻机枪,两名美军无论如何用何种枪械组合,都不足以封锁日军一个步兵班。

当然,美军海军陆战队也装备了一定数量的15发弹匣供弹的M-1卡宾枪,自1943年秋季开始装备了30发弹匣供弹的M-3冲锋枪,限于篇幅就没在文中体现出来。


国平军史


在中国人眼里,日军的强大战斗力让中国军队难以应对,往往好几个中国士兵才能拼掉一个日本士兵。在这样的巨大劣势下,中国军队自然也是节节败退,但是在中国人心目中强大的日本军队,放到太平洋战场上,却成了好几个日本兵拼掉一个美国大兵的下场。

这又是怎么回事?美国大兵靠着强大的火力压制,在战场上往往可以发挥出好几个日本兵的战力,这也是日军面对美军是惨败的原因,美军的火力到底有多强,两军之间装备差距到底有多大,日军真的不值一提?

与美军比起来,日军的战斗力的确相当低,两军在装备的配置上就有极大的区别,可以说日军完全是一战时候的模样,而美军早已经在经历二战的炮火轰炸了,两个时代中间差了二三十年,也正是这短短的时间,武器早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为恐怖的地步。

在中国人看来,日军的准头很不错,打仗时往往露头就死,那也是因为中国士兵的装备实在太差,使用的武器大多是从各地淘来的破烂货,正经的战斗都不容易完成,更别说跟训练有素的日军精锐作战了,但美军不同,他们训练有素,武器配备又是最好的。

二战以后美国的实力在世界上都达到了巅峰,甚至在战时,因为战争不是在本土进行,美国靠着战争发展的很是迅速,可以说他们正是靠着战争发的家。战时前线部队的物资从哪里订购?全部从美国订购。在巨大的经济支持下,美军自然配备了最优势的武器。

日军还在使用上世纪的落后武器,而中国军队却在使用被他们淘汰的破烂货,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军队自然难以应对日军。相对而言,日军也难以应对美国军队,往往日军一个班的火力还比不上美军两个大兵的火力,巨大的战损比自然就出来了。

除开在步枪上,美军还配备着最先进的战舰与飞机,日军与美军的战争大多是在太平洋上爆发的,海战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不是人数,而是装备的先进程度,往往一艘船的覆灭就代表着几百上千士兵的去世,两军交战时,美军有强大的工业基础,但是日本缺乏资源,美军的舰队在不断的补充,但是日军却在不断缩减。

这样的差距让日军无法忍受,只能从陆地上找存在感,因为中国很少有坦克,所以缺乏反重武器的装备,但是美军不同,他们的坦克本身就比日军的精良,反坦克的装备配备也十分普遍。

可以说日军在对战中国军队时的所有优势,在他们面对美军时都成为了劣势,当初日军是怎么进攻中国军队的,现在美军就是怎么进攻日本军队。

中国人眼中的强大日本兵,放在世界强国眼中,只是落后于时代的遗产,根本不能对他们产生丝毫的威胁,只能靠人数硬打,而日军的军队人数更是有着极大缺陷,日军靠什么与美军相比。


魏青衣


美军是人不是神,火力再强,也是编制越大优势越大,放到单兵身上,反而不明显,毕竟两个人能控制的火力,二战时期能强到那里去?最多也就重机枪一级,不管怎么说,两个人最多也就控制两个火力点,面对两个方向。而在所有的步兵班组战术当中,步兵班运动展开,可以在保证四到五个火力点的情况下,相互掩护机动。


扣除地利优势,两个人仅靠火力优势压制一个班,即使美军,也很难保证做到,他们自己的步兵战术,也不会如此要求士兵去干这种事。当然在实战当中,肯定可以找到两个美国兵压制一个日军班兵力的战例,可是反过来说,肯定同样也找的到两个日本兵压制一个美军班的战例,实战当中什么奇葩情况都可能发生,但是不能拿这些例子当靠谱的推演依据,在二战实战当中,就单兵武器而言,太平洋岛屿战场上,美军单兵自动、半自动武器确实确立了优势,但远距离精准射击上,已然是三八步枪有优势,如果对多点位火力覆盖,三八步枪的射程,美军只得动用轻重机枪,才能压制,重机枪虽猛,两个人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射击,轻机枪压制力就差多了,更困难。


后期的日军补充兵,两个美军也许可以压制,东京特快送过来的关特演部队,一个班一旦展开,美军基本没戏。打火力猛的两个点,考验的是部队多点进攻的默契程度。日军班级兵力,轻机枪未必有,掷弹筒一定可以保证的,战术素养,战斗精神这些就别说了。只要不是求死的万岁冲锋,美军把稳点,还是动用同样一个班的兵力才稍稍靠谱些。


李三万的三万里


日军班级编制已经有配备了掷弹筒,两个美军压制日军一个班基本是不靠谱。

如果双方弹药充足,班制对抗中,美军基本不是日军的对手。

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获得胜利,不是靠班制武器,而是靠强大的空海军和炮兵,以及充足的后勤补及。

问题就是就算在这种情况下,美军都打得非常艰难,在深知进入日本本土作战,天时地利均无的情况下,美军死伤人数会多到可能自己都顶不住的前提下,美军只好用原子弹去解决问题了。

在二战及二战后期各种小规模战争中,美国陆军的班级编制战斗力真的一般般,如果把一个班美军放在没有其它武器支援的地方,日军一个班可能非常轻易就把它干掉。


行摄清远


二战时期,日军依靠着先进的军事武器侵略我国,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日军的三八步枪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装备了,但是与美军相比仍然是差了一大截。二战时期的美国不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力量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几乎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当时的美国抗衡。但是日本靠着明治维新逐渐走向大国的行列,甚至想要称霸亚洲。



在中国战场上,日军尚且能够靠着强劲的火力击败我国军队,但是放在太平洋战场,日军的这点家当就显得不堪一击了。


那么,二战时期美军能够一两人之力压制日军的一个班吗?


一、从美军与日军的武器装备来说,美军在二战时期装备的是M1半自动步枪,这种步枪与日军的“三八大盖”相比已经是相当先进了。再加上美军每个班中都装备有一挺重型机枪,而且每个士兵必定会配备布朗宁手枪。反观日军除了三八式步枪外几乎上没有什么像样的武器战备。单兵作战方面日军与美军的武器相差太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日军与美军相比远远战胜不了美军。要说美军以两人之力就像压制日军一个班的进攻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美军的武器装备再强,最多能够控制两个方向的日军进攻。如果日军从四个或者五个方向发起冲锋,美军也是无法招架的。



二、从作战素养来说,日本崇尚武士道精神作战十分勇猛,很多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人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再加上日军对每个士兵的近战要求也是相当苛刻,几乎每个日本士兵都经过长期的近战训练。一旦日军冲上美军基地,后果可想而知。在近距离作战反面,美军的单兵作战是远远逊色于日军的。


据参加过太平洋战争的老兵回忆:“我们与日军在太平洋上作战,最不愿看到的就是与日军进行近身搏斗,日军一旦冲上阵地就像饿狼一样向我们扑过来。他们虽然身体弱小但是特别灵活,能够轻而易举的将我军士兵击倒。”从这方面来看,一旦有两到三名日军冲向美军阵地,仅仅两名美军士兵是万万抵挡不住日军的。


三、从作战地形与编制来说,日军在二战时期的作战编制一般班在7到8人,并且每个作战班必定会配备一个迫击炮。如果是在平原地区,日军通过拍击炮进行远程打击,在日军弹药充足的情况下,日军完全有可能将美军消灭在阵地内。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能够取得胜利,完全是依靠着强大的海空军和炮兵的支援,以及充足的后勤保障。现实中的太平洋战争,一旦美军遭到日军的围堵立刻就会呼叫空军进行支援。如果没有空军和炮兵的支援,美军两名士兵是完全压制不住日军一个班的。



老鬼观天下


人家一个班配一挺轻机枪,两个人用步枪打不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