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120件刺绣作品

15件扎染作品

古老的传统技艺在大理绣娘们的手中

焕发出新的生机与蜕变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首届“十大大理绣娘”评选活动初评于今日在大理州博物馆正式启动。初评现场,来自我州十二县市的一百三十五件参赛作品齐齐亮相,这120件刺绣作品和15件扎染作品可谓是大理元素凸显,非遗特色浓郁。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小编在现场看到,这些精美的手工作品不仅主题鲜明、细节精致,展现了大理高超的刺绣、扎染技艺水平,同时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不少大胆独特的风格融合,刺绣+扎染,刺绣+布扎,刺绣+银器……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首届“十大大理绣娘”评审专家 大理唐熹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 时装设计师 杨亚群

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这副盘金绣,中间的打籽绣把整一幅的立体感凸显出来了,而且颜色运用、过渡衔接非常好,配色和针法都运用得很到位。我平时会去到贵州收集一些老戏服,老戏服里官员的服装下面都会有很多的海水夹岸,都是用这种针法来绣来做的,但是这一幅更精细,颜色运用得更加到位。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初评的评选依据为参赛者提供的近三年完成的原创绣品或扎染成品实物,并参考其它相关资料。活动评委会由州内民族学、美学、视觉艺术、文化传播等相关专家及代表性非遗传承人组成,初评成绩在整个评选中占比30%。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首届“十大大理绣娘”评审专家 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 杨建宇

今天参赛的这135件作品,我觉得有几个特点,第一它的代表范围非常广,十二县市都有作品参赛了;第二参赛所代表的民族比较多,有汉族、白族、彝族、回族、傈僳族、苗族的绣娘都有作品参赛;第三大家送来参赛的作品体裁非常广。参赛作品创意十足,对非遗文创产品也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能为以后“非遗+产业”、“ 非遗+旅游”、“ 非遗+脱贫”提供比较好的思路。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本次初评确定了80位刺绣选手和15位扎染选手参加下一阶段的比赛。比赛结束后将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也会尝试与国内外的文创公司合作,开发订单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大理刺绣、扎染品牌,使刺绣、扎染技艺成为大理妇女的一项致富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首届“十大大理绣娘”评审专家 大理大学民族艺术馆馆长,大理白族学会刺绣分会会长 赵云芳

很多的作品越来越接近现在市场的一种需求,像这些继续发展的话,首先是把我们传统的东西发展下来,然后注入一些新的理念,就是设计方面一些专业的知识,那么慢慢的我们的这些传统工艺,就会更受大众欢迎,发展得更好。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大理绣娘来过招,飞针走线“绣”身手!

“文旅”与“非遗”的共融发展,是大理非遗技艺实现新态发展,全面提升区域形象的关键,传统技艺类的“非遗”不仅要停留在博物馆、手工体验馆的静态展示上,还需要寻找更多的方式去展示和变化。


记者:胡慧珊 熊志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