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在江南


醉美在江南

三月的江南水鄉,主色調是淡雅的水墨,無論是建築還是自然,除了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便是掩映在翠綠原野的一排排徽派建築,清一色粉牆黛瓦,勾簷鬥角,鱗次櫛比。如今,那種“煙火千家,商賈四集”的繁華,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是斑駁的牆頭。但它歷經千百年的風雨滌盪後,依然保持原有的風貌,默默傳承著歷史的文明,彰顯著豐厚的文化底蘊。特別是江南古村落的山水,給江南的水墨畫上,添上了一筆濃墨重彩的清新綠色,會讓我們體會到別樣的人間仙境。

醉美在江南

清晨,在高地上俯瞰,鬱鬱蔥蔥的樹木環繞著粉牆黛瓦的村落,炊煙裊裊升騰,在空中變幻著各種形狀飄散開來,如一幅未乾的水粉畫。走進山清水秀的江南古村落,最先看到的是一座座精美的石雕牌坊,一條條彎彎的山澗小溪,一座座跨越溪流的精緻小廊橋。在這裡,有河邊浣洗的村婦,小河中有飄遊的小舟,還有吱呀一聲打開木門蹣跚而出的提水老人,走進江南水鄉的這些古村落,彷彿是打開了一本久遠的歷史書籍,講述著那遠古的過去……

醉美在江南

在江南,許多的古村落裡水態形形色色,有令人心旌搖曳,放蕩不羈的飛瀑鳴泉,也有讓人心如止水,靜如處子,一脈溫潤的溝渠塘湖。岸旁參差清晰的倒影,就是對江南古村落裡的水最為有力的詮釋。我想,只要是江南古村落裡的水,它們的特質就是溫潤、純淨、天然。記得,朱自清先生曾寫杭州虎跑泉的水時用貓眼綠來形容,可我不知道眼下寫江南古村落裡的水,應該怎樣搜索枯腸去形容?此時的筆下,感到從未有過的滯澀,甚至是有些的膽怯,我怕再用比喻去寫它,會無端沾上絲絲煩人的俗氣。

醉美在江南

在有雨的天氣裡,江南水鄉清晰地展示著她最美的姿態,鳥鳴、花香、遠山、人家、池塘,翠竹,小路,油紙傘,構成了夢一般的畫卷,令人痴迷地走入追尋夢的暢想。滴答雨聲中,能讓人滿滿地享受著另一個天堂的美好。江南水鄉,如同一個美麗的姑娘,清雅溫婉,含蓄卻自然,山水之間,花海里面,有靈動的美,更有柔和的光芒。江南的雨總是溫柔的,江南多有煙雲,多有霧雨,霧和雨融合在一起,讓人感到的是那樣的多情纏綿。一場春雨過後,山更加青翠,大地更加滋潤起來。尤其在清晨,雲霧迷茫,山影重重,讓人們很難看清遠方的村落,更讓人浮想聯翩,詩意無窮。

醉美在江南

清晨和傍晚,江南山村裡的炊煙,在白牆黑頂的馬頭牆後嫋嫋升起,宛如一幅恬靜絕美的淡淡水墨古畫。天邊紅霞漸飛,谷中越來越亮堂。當清晨第一縷陽光打進山谷的那一刻,古老的村莊頓時美如仙境。陽光如瀑,打在粉牆黛瓦間,原本靜美如水墨畫的村莊立即變幻成了流光溢彩、靈氣四溢的水粉畫,隨著陽光角度的上升,順著谷中雲霧的流動,伴著屋頂炊煙的變化,畫面變幻不定,奇妙無雙,在光影流轉中,山谷中的村莊每時每刻都是一幀幀截然不同的絕美畫卷。

醉美在江南

行走在江南水鄉,走到哪兒都是風景。“大樹千秋綠,清溪繞古村。牆高三尺巷,井老幾街人。石板留苔跡,灰磚刻舊痕。小橋流水去,故事掩深門”。 歲月裡的江南,在這無數個日日夜夜裡,用自己的羽翼呵護著每一個子嗣,又迎來送往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在歲月的浸染下,她的臉上除了安詳,已經看不出任何的表情。如今,不管你是看江南的景,還是在盡享著江南的情,更多的是心靈裡對江南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愫,是心底裡對江南的一份歡喜。

呵呵!一走進江南水鄉,我的心就要醉。

醉美在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