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連作與土傳病蟲害的大招!高溫悶棚,瞭解一下!

設施蔬菜是保障新鮮蔬菜供應及農友增收的重要產業,蔬菜大棚環境封閉、土壤雨水淋溶較少,經過多茬栽培與生產後,養分不均衡消耗、土壤理化性質惡化、有害物質累積,導致土傳病蟲害逐年加重,影響大棚蔬菜產量甚至絕收。夏季空茬期間進行高溫悶棚,可以熟化土壤,既能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又能殺菌消毒滅蟲除草,從而有效克服大棚連作障礙。

克服連作與土傳病蟲害的大招!高溫悶棚,瞭解一下!

悶棚的方式

幹法悶棚

蔬菜採收後,不進行灌水,直接密閉大棚進行悶棚。幹法高溫悶棚僅能夠提高地面以上局部空間溫度,對殺滅土層內病菌和害蟲的作用甚微,所以在實際生產中應用較少。

溼法悶棚

蔬菜採收後,足水澆灌大棚土壤,利用水的導熱能力高於土壤的特點,使土壤耕作層達到較高的溫度。

經過不斷的實踐改良,升級後的優良悶棚方式主要有以下2種:有機肥高溫悶棚和秸稈還田高溫悶棚。

克服連作與土傳病蟲害的大招!高溫悶棚,瞭解一下!

有機肥高溫悶棚

有機肥高溫悶棚使用的有機肥一般為農家肥,即禽畜糞便,通常以雞糞為主,也可使用牛糞、豬糞等,但雞糞發酵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值最高,且牛糞中雜草種子較多,不經過無氧堆漚難以殺滅。將新鮮禽畜糞便的發酵腐熟過程與悶棚相結合,棚內升溫速度更快,可以增強耕作層的燻殺效果,降低肥料投入。

操作要點

1.在7-8月的高溫時期,前茬蔬菜收穫之後,做好清茬,清理枯枝老葉和田間雜草,降低病蟲草害的殘留量。

2.提前2-3天按正常灌溉用水量澆1遍水,明水滲下後、土壤達到鬆軟狀態時,將農家肥均勻撒施在土壤表面(一般每 667 m2 用農家肥約 6 m3)。

3.將農家肥翻耕入土壤,這一措施與傳統悶棚明顯不同。深翻土壤是常規悶棚的大忌,翻地會將聚集在地表及淺層的病原微生物、害蟲蟲卵等翻入深層土中,不易殺滅。但有機肥高溫悶棚,土層增溫不單純依靠光照,農家肥腐熟能夠產生大量熱量,深翻殺滅效果更佳。

4.用淘汰的廢舊棚膜或低成本的寬幅地膜遮蓋棚內地面,破損部位用土壓蓋。棚頂也覆蓋舊棚膜,修補破損開裂部位,關閉所有通風口,確保全棚密閉。

5.悶棚時間視地溫變化而定,20cm地溫有緩慢下降趨勢時,說明有機肥腐熟已結束,可結束悶棚,一般歷時2周左右。

6.結束悶棚時,首先從外部打開後牆通風口,揭開頂膜充分通風,將棚內高溫有毒氣體散盡,即可進行農事操作。

克服連作與土傳病蟲害的大招!高溫悶棚,瞭解一下!

秸稈還田高溫悶棚

將秸稈還田和高溫悶棚相結合,既可加快秸稈腐熟的進程,又可改善大棚土壤板結、酸化、鹽漬化,土傳性病原菌增多等現狀,促進設施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採用水果玉米-高溫悶棚-蔬菜茬口模式多使用此種悶棚技術。

操作要點

1.前茬採收後,進行清園。

2.用秸稈粉碎機將玉米或水稻等秸稈粉碎撒施(越碎越好,每667m2均勻撒施秸稈約2000-3000kg),並加施石灰氮(氰胺化鈣,每667m2施用約40-80kg)。

3.用深翻機械將秸稈深翻入土,混合均勻,整平築畦。

4.在土壤表面覆蓋地膜,溝內灌水,直至棚內溼透並有積水,悶棚期間如土壤缺水可再灌1次。

5.密閉大棚,若大棚有破口應及時修補。利用日光照射使大棚內迅速升溫(地表溫度可達70℃),持續20天以上。

6.悶棚結束後,要揭膜通風5-7天,再進行農事操作。

克服連作與土傳病蟲害的大招!高溫悶棚,瞭解一下!

注意事項

1.注意保護棚內設施

悶棚形成的高溫環境,容易使棚內的管道、閥門、農具等加速老化,在悶棚前最好將水管用保溫棉、舊棉絮等隔熱材料包裹嚴實,將噴霧器等農具集中存放於管理房中。

2.閉棚期間不得入棚

閉棚時,棚內溫度高,存在大量有毒有害氣體,進入棚內,可能會發生中暑、中毒等意外。悶棚結束後,需等棚內無異味再進行農事操作,確保安全。

3.下茬增施生物菌肥

高溫悶棚對棚內病蟲害的殺滅效果十分可觀,但消滅棚內害蟲的同時,也會殺死天敵生物等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下茬蔬菜栽種前需要增施 EM 等生物菌肥,建立良好的田間微生物生態群落環境,保障蔬菜健康生長。

4.施用石灰氮時要注意

施用石灰氮時必須戴口罩,穿工作服,遠離家畜生活區,24小時內不得飲用含酒精的飲料,否則可能引發胸悶憋氣等不良化學反應。如有中毒或誤服,不要引吐,可以多喝水。如接觸皮膚,脫掉汙染衣服,清洗皮膚,誤入眼內睜眼用大量水沖洗,或儘快就醫。

克服連作與土傳病蟲害的大招!高溫悶棚,瞭解一下!

克服連作與土傳病蟲害的大招!高溫悶棚,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