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存存的快樂,並不亞於買買買

現在大家開始復工,是不是心裡總有一個小聲音和你說,


“好久沒消費了,我想買買買!”


專家說,這種是“報復式消費訴求”,第一步是大吃一頓,或者二話不說先shopping一趟。


你有木有!


存存存的快樂,並不亞於買買買


這不,新聞就報道了,百貨商場出現了女性大量購買化妝品,並且買空了口紅所有色號的現象。


存存存的快樂,並不亞於買買買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


買買買和存存存這件事。


1


我朋友小雪月入2萬,卻屬於精緻窮。


她喜歡旅遊,喜歡名牌包、鞋,還有各種化妝品,買東西從來不看價格,只要喜歡就買,而且對朋友也很大方,人緣也特別好。


然而這次疫情,她所在的旅遊公司生意銳減,


她的收入也只有基本工資,她看著銀行卡里日漸減少的餘額,


心裡開始盤算,要不要把她的名牌包放到二手市場上賣。


小雪現在一點購物興趣都沒了,因為錢快沒了。


沒有人會拒絕精緻而體面的生活,


但為了滿足一時衝動的消費,那種代價只有你的錢包能告訴你。


存存存的快樂,並不亞於買買買


而我另一個朋友瑩瑩也喜歡買,但她會將想買的東西列成清單,給自己設立一個“夢想基金”,等存夠了再買。


她是一個危機感很強的人,總覺得不能把收入全花在買的事情上。


於是,存錢成為了她的習慣。


她除了夢想基金意外,還有買房基金。


這十年她就是通過存錢,實現了買房願望。


此次疫情,她也停工兩個月,老闆停發了兩個月的工資,


但她並不擔憂沒錢,因為她每月的存款,讓她能經受住一到兩年的風險。


存錢,才是一個人最硬核的底層能力。


沒錢,在關鍵的時候就會掉鏈子。


2


我們理財,其實是讓自己有被動收入


而不會受制於“手停口停”的工資收入。


假設你有1萬存款,每年有5%年化收益,一年就有500元的被動收入,


如果是10萬,一年有5000元;100萬,一年就有5萬。


本金有100萬難嗎?那就要看你對自己有多狠。


如果每年能存5萬,按年化5%,存15年就有超100萬的存款。


存存存的快樂,並不亞於買買買


嗯嗯,習慣花錢的我們,就先從存錢開始吧,


用一種12單法,也能感受到被動收入。


每月將一筆存款以1年定期的方式存入銀行,堅持12個月,


從第二年第一個月開始,每個月你都會獲得一筆定期收入。


然後再把這筆定期收入繼續存入,財富雪球就這麼“滾”起來了。


是不是很開森!


存存存的快樂,並不亞於買買買


在存錢的同時,也要把資產配置好。


要把資產分成三份:


一份固定開支(生活開銷和房貸等);一份現金儲備;一份理財。


理財資產可以考慮中高風險產品,


而現金儲備,就是應急備用金,一般用於支付三到六個月的開支。


假設你在一線城市,以一家三口來算,每月日常開支和房貸等需要2萬,那麼,你賬上餘額至少要有六七萬,甚至是10萬,才算基本安全。


這部分資金必須放在無風險且隨時能取出來的地方,


一般可放在貨幣基金或銀行存款。


3


不過最近貨幣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創下新低,平均為2.41%,


而且有1萬以上,隔日才能提取的要求,


我查了一下,不少銀行有餘額理財,收益率比貨幣基金要高。


比如中信銀行的薪金煲,7日年化收益率有3.1941%,


雖然要1萬起購,但在交易時間內贖回不限額,大大增加了靈活性。


存存存的快樂,並不亞於買買買


我們先以存1萬為小目標,就可以享受到高貨幣收益了。

實現美好人生,是建立用目標倒逼的存錢計劃上面的。


連巴菲特都能堅持每天吃3.17美元的麥當勞早餐,遇到股市下跌就改吃2.95美元。


存存存的快樂,並不亞於買買買


他如此節省就是為了把錢用在“生錢”上,最終成了超級富豪。


那我們還有什麼攢不了錢來的理由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