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夏:美聯儲政策重點並非零利率 市場交易邏輯切換

從近期的全球市場來看,多個國家的股指均觸發了熔斷,美股下跌超過了20%,歐洲股市同樣下跌超過了30%,甚至部分股指幾近腰斬,其中有著恐慌指數之稱的美股波動率指標VIX指數盤中逼近80,創下了繼08年經濟危機以來的歷史高點。


與前期不同的是此次的下跌對象不僅僅是風險資產在跌,甚至連避險資產也遭到了拋售。


黃金:一直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最高觸及1700後,隨美股暴跌一路下跌,隨著黃金跌破了關鍵的1580,且一度失守1535美元,現價1540附近。


比特幣:3月12日,從當晚19:00左右開始,比特幣價格開始跳水,從7300美元盤中最低跌破6000美元,創五年來最大單日跌幅。3月13日上午,比特幣再度狂瀉,直接跌破4000美元。現價5236附近。


原本的邏輯是股市下跌將推升避險情緒,而金價等避險資產會受到避險需求的支撐,呈現上漲。而當前的市場邏輯則截然不同。


這是流動性危機的明顯表現。


在股市暴跌的背景下,投資者不得不拋售手中任何可以兌換現金的資產。


在當前美股恐慌性下跌的背景下,股票倉位出現大幅度虧損,為了能夠有充足的保證金,投資者不得不拋售手中任何可以兌換現金的資產,追加保證金。其他資產包括大宗商品等,而黃金、比特幣也包含在其中。因此,當看到股市與避險資產同跌時,也表明恐慌情緒將市場“避險”邏輯切換至“流動性為王”邏輯。


流動性的暴跌不僅僅發生在股票上,而且已經在利率、信貸甚至VIX中觀察到。


24小時前,信貸壓力的指標已經擴散到股票和CDS市場,導致流動性突然崩潰,流動性已經創下歷史新低。流動性的蒸發導致所有市場的價格大幅波動,整個CDS市場暫時停頓,而在歐洲最深的債券交易池之一的意大利,兩年期國債收益率在歐洲公開市場飆升逾50個基點,買價和賣價價差大幅飆升。印尼和墨西哥債券也遭遇流動性緊縮。


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下跌幅度最大,且美股跌幅如此之大,以至於開盤幾分鐘後交易中斷,交易變得越來越困難。


今天早些時候,CBOE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做市商缺乏流動性,CBOE無法在上午開放VIX期權交易。


一旦流動性問題進一步衝擊了一級市場,那麼就有可能進一步引起債務危機,美國流動性問題的出現將導致全球美元短缺、外資迴流,如果流動性繼續惡化,那麼美聯儲還會採取力度更大的量化寬鬆政策,利用長期的低利率,向市場投放大量的貨幣來維持市場的流動性。


這次流動性問題的影響主要會表現在資產價格和貨幣信用上。資產價格的下跌將會帶動整個金融市場流動性水平的下降。這也是我們在過去一週看到的。


降息至零的實際作用相對有限,QE也許可以扭轉市場流動性風險。美聯儲意識到自己必須介入,否則將面臨雷曼式的市場癱瘓風險,週一增加了願意通過回購向市場提供的臨時現金數量。但無論是QE還降息都無法解決實體經濟的衰退風險。對市場來說,真正的利好是疫情能夠取得積極進展。


作為總結:

1、 對於3月15日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關注重點不應是雞肋的“零利率”,而應是解決目前市場“流動性”問題的QE4。QE4的有效性仍持樂觀態度。

2、 黃金等的“避險”屬性暫時失效,投資邏輯切換至“流動性為王”、“現金為王”。

3、 原交易邏輯下的一些價差關係破裂,如跨貨幣基礎掉期交易破裂、原油與美元負相關性破裂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