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實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馮玉祥,一生倒戈九次,人稱“倒戈將軍”。據說,他最擅長的便是見風使舵,倒打一耙。國民軍系將領徐永昌評價道:

“馮玉祥乃論變不論常。”毛主席等多位政壇人物均對之印象欠佳,他在眾人眼裡便是個“偽君子”式的狠角色。

馮玉祥實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妒英才

馮玉祥曾因不堪打壓,暗生妒火,不惜將一國家英才毀之一旦。

1923,曹錕大肆行賄,“買”來了一個總統位。次年,由於野心使然加之不滿曹錕位居高位,張作霖向曹錕宣戰。當時的張作霖可非等閒之輩,他持握的軍事力量讓人不免心生幾分懼意,曹錕自然也急了。

當時吳佩孚正值意氣風發之時,是曹錕的部下。曹錕器重吳佩孚,為了應對張作霖的軍隊,他立馬任命吳佩孚為總司令。馮玉祥同為曹錕部下,但一直以來受曹錕與吳佩孚打壓,很不得志,對此,他心中早已有怨氣。

其實,這一戰可以說是馮玉祥與張作霖等人提前謀劃的。馮玉祥提前已與皖系軍閥頭目段祺瑞密謀好,要發動政變,讓今後孫中山主政,段祺瑞主軍。張作霖那一方,則與馮玉祥約定好,當兩人軍隊相遇,則以向天鳴槍為信號,合作作戰,推吳佩孚入深淵。前後為政變跑了不少腿,拉攏了一眾支持者,可以說是細密周到以期一舉勝利。

馮玉祥實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九月,兩軍開戰。馮玉祥是第三軍的總司令,吳佩孚命他“出北古口,趨赤峰,”吃緊張作霖軍隊的要地錦州。據說,吳佩孚曾給馮玉祥發電,告知馮玉祥乃這一戰的關鍵,是吉是兇全看他了。但馮玉祥不為所動,一舉一動均為其政變服務。本來,馮玉祥沒想把曹錕也拉下臺,但吳佩孚在這一戰中火力勇猛,按原計劃,吳佩孚與曹錕都得倒臺,因此曹錕略顯無辜。

10月22日,馮玉祥等人切斷北京城內交通及聯絡線路,軟禁了曹錕,三日後,吳佩孚被奪去軍權。又過兩日,馮玉祥啟動政變成功,吳佩孚與曹錕均被推下臺。要說吳佩孚,平日雖冷落馮玉祥,但馮玉祥竟臨陣倒戈,將他推倒,還連累曹錕,可謂小人之為。

害忠良

馮玉祥還曾害過郭堅一個胸懷大志,一心為國的忠良青年

郭堅於1917年在陝西通電全國。當時,郭堅受陳樹藩暗算,一支大軍僅剩五十來人馬,已是元氣大傷。但郭堅帶著殘餘軍力撤至陝西后,因為人豪爽仗義,受人愛戴,很快便恢復力量,應孫中山之召,成立了陝西靖國軍。郭堅1918年被任命為第一路司令,之後郭堅一路告捷,佔領多地,名氣大振。

郭堅帶領的靖國軍已成一股強勁勢力,當時關西重鎮鳳翔也被郭堅佔據,據聞,鳳翔守軍對郭堅的靖國軍聞之喪膽,主動示了白旗。郭堅雷厲風行,除了軍事才略受人稱讚,其為人處世也頗受好評。

馮玉祥實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但樹大招風,郭堅被馮玉祥、閻相文盯上了。他們想要吃下這支強軍,擴充自己的勢力。但郭堅不服馮玉祥,接受了馮玉祥所在直係軍閥的死敵奉系軍閥的改編。

馮玉祥心生怒氣,想要直接置郭堅於死地。吳佩孚當時很欣賞郭堅,想納人才入己營,但終究晚了一步。於1921年八月,馮玉祥召集了各軍,在多位陝軍將領前,郭堅猝不及防,被馮玉祥部下壓制,最後死在了馮玉祥手上。

孫堅乃靖國軍之大將,非常善於作戰。靖國軍沒了孫堅,如群龍無首,軍力大減。孫中山對郭堅被殺,痛心疾首。吳佩孚也痛失人才,勃然大怒,對閻相文、馮玉祥大發雷霆,閻相文因而難堪不已,不久便自殺而亡。靖國軍在當時是吳佩孚所在的直係軍閥的敵軍,因此馮玉祥是“立了大功”。因此,馮玉祥小人得志,一路高遷。

馮玉祥實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馮玉祥此舉雖算是為己軍出力,但他本人心胸狹隘,因不滿郭堅接受奉系軍閥改編,而不惜摧毀人才,其為人實在不能苟同。

“誰的力量大,我們就和誰合作。”

馮玉祥在高層裡,同樣沒“落著好”。

馮玉祥實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1926年,馮玉祥與廣州國民政府合作“北伐”。當時馮玉祥與中共是持友好關係的,屬於同一條船上的人。

由於馮玉祥兵強馬壯,國民政府發放的軍餉糧草卻“不足以飽腹”,馮玉祥為籌集糧草,而向農民徵糧收稅。但這一舉,被中共禁止且中共所組織的農民協會影響了馮玉祥對當地的統治。馮玉祥很苦惱,對中共心生不滿。

馮玉祥是不容忽略的一股勢力,蔣、汪也有意拉攏他。當時國民政府已分裂,分作由汪領導的武漢與蔣領導的南京兩部分。

馮玉祥利用兩人對自己的爭奪戰,從中獲利養活軍隊。但汪一方在財力上顯然更顯窘迫,馮玉祥本就是懂進退之人,自然更青睞蔣一方。馮玉祥曾說:“我們向南京要什麼有什麼,可是向武漢要什麼沒什麼.....誰的力量大,我們就和誰合作。”

馮玉祥實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個反覆無常的小人

蔣拉攏馮玉祥成功後,指示馮玉祥跟他一夥,馮玉祥照做不誤。對於我黨,馮玉祥確實有過不滿,但蔣介石已為他解決軍隊糧草問題,因此我黨的存在於他而言是無痛無癢的。

但一旦“動了他的奶酪”,馮玉祥便會立馬變臉。中共武裝起義後,威脅到馮玉祥的利益,馮玉祥的態度不再溫和,直接槍決了事。

領導人對馮玉祥很少置評,但的確是有不滿的。有人曾直指馮玉祥乃“野心家、陰謀家”,主席對此雖未明說,但對此番言論,他多少是有贊同之處的。

馮玉祥一生雖有功,但在為人上大概還是欠缺了仁義與氣度。“倒戈”一說便足以證明他的反覆無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