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实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冯玉祥,一生倒戈九次,人称“倒戈将军”。据说,他最擅长的便是见风使舵,倒打一耙。国民军系将领徐永昌评价道:

“冯玉祥乃论变不论常。”毛主席等多位政坛人物均对之印象欠佳,他在众人眼里便是个“伪君子”式的狠角色。

冯玉祥实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妒英才

冯玉祥曾因不堪打压,暗生妒火,不惜将一国家英才毁之一旦。

1923,曹锟大肆行贿,“买”来了一个总统位。次年,由于野心使然加之不满曹锟位居高位,张作霖向曹锟宣战。当时的张作霖可非等闲之辈,他持握的军事力量让人不免心生几分惧意,曹锟自然也急了。

当时吴佩孚正值意气风发之时,是曹锟的部下。曹锟器重吴佩孚,为了应对张作霖的军队,他立马任命吴佩孚为总司令。冯玉祥同为曹锟部下,但一直以来受曹锟与吴佩孚打压,很不得志,对此,他心中早已有怨气。

其实,这一战可以说是冯玉祥与张作霖等人提前谋划的。冯玉祥提前已与皖系军阀头目段祺瑞密谋好,要发动政变,让今后孙中山主政,段祺瑞主军。张作霖那一方,则与冯玉祥约定好,当两人军队相遇,则以向天鸣枪为信号,合作作战,推吴佩孚入深渊。前后为政变跑了不少腿,拉拢了一众支持者,可以说是细密周到以期一举胜利。

冯玉祥实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九月,两军开战。冯玉祥是第三军的总司令,吴佩孚命他“出北古口,趋赤峰,”吃紧张作霖军队的要地锦州。据说,吴佩孚曾给冯玉祥发电,告知冯玉祥乃这一战的关键,是吉是凶全看他了。但冯玉祥不为所动,一举一动均为其政变服务。本来,冯玉祥没想把曹锟也拉下台,但吴佩孚在这一战中火力勇猛,按原计划,吴佩孚与曹锟都得倒台,因此曹锟略显无辜。

10月22日,冯玉祥等人切断北京城内交通及联络线路,软禁了曹锟,三日后,吴佩孚被夺去军权。又过两日,冯玉祥启动政变成功,吴佩孚与曹锟均被推下台。要说吴佩孚,平日虽冷落冯玉祥,但冯玉祥竟临阵倒戈,将他推倒,还连累曹锟,可谓小人之为。

害忠良

冯玉祥还曾害过郭坚一个胸怀大志,一心为国的忠良青年

郭坚于1917年在陕西通电全国。当时,郭坚受陈树藩暗算,一支大军仅剩五十来人马,已是元气大伤。但郭坚带着残余军力撤至陕西后,因为人豪爽仗义,受人爱戴,很快便恢复力量,应孙中山之召,成立了陕西靖国军。郭坚1918年被任命为第一路司令,之后郭坚一路告捷,占领多地,名气大振。

郭坚带领的靖国军已成一股强劲势力,当时关西重镇凤翔也被郭坚占据,据闻,凤翔守军对郭坚的靖国军闻之丧胆,主动示了白旗。郭坚雷厉风行,除了军事才略受人称赞,其为人处世也颇受好评。

冯玉祥实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但树大招风,郭坚被冯玉祥、阎相文盯上了。他们想要吃下这支强军,扩充自己的势力。但郭坚不服冯玉祥,接受了冯玉祥所在直系军阀的死敌奉系军阀的改编。

冯玉祥心生怒气,想要直接置郭坚于死地。吴佩孚当时很欣赏郭坚,想纳人才入己营,但终究晚了一步。于1921年八月,冯玉祥召集了各军,在多位陕军将领前,郭坚猝不及防,被冯玉祥部下压制,最后死在了冯玉祥手上。

孙坚乃靖国军之大将,非常善于作战。靖国军没了孙坚,如群龙无首,军力大减。孙中山对郭坚被杀,痛心疾首。吴佩孚也痛失人才,勃然大怒,对阎相文、冯玉祥大发雷霆,阎相文因而难堪不已,不久便自杀而亡。靖国军在当时是吴佩孚所在的直系军阀的敌军,因此冯玉祥是“立了大功”。因此,冯玉祥小人得志,一路高迁。

冯玉祥实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冯玉祥此举虽算是为己军出力,但他本人心胸狭隘,因不满郭坚接受奉系军阀改编,而不惜摧毁人才,其为人实在不能苟同。

“谁的力量大,我们就和谁合作。”

冯玉祥在高层里,同样没“落着好”。

冯玉祥实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1926年,冯玉祥与广州国民政府合作“北伐”。当时冯玉祥与中共是持友好关系的,属于同一条船上的人。

由于冯玉祥兵强马壮,国民政府发放的军饷粮草却“不足以饱腹”,冯玉祥为筹集粮草,而向农民征粮收税。但这一举,被中共禁止且中共所组织的农民协会影响了冯玉祥对当地的统治。冯玉祥很苦恼,对中共心生不满。

冯玉祥是不容忽略的一股势力,蒋、汪也有意拉拢他。当时国民政府已分裂,分作由汪领导的武汉与蒋领导的南京两部分。

冯玉祥利用两人对自己的争夺战,从中获利养活军队。但汪一方在财力上显然更显窘迫,冯玉祥本就是懂进退之人,自然更青睐蒋一方。冯玉祥曾说:“我们向南京要什么有什么,可是向武汉要什么没什么.....谁的力量大,我们就和谁合作。”

冯玉祥实为民族罪人,害忠良、妒英才,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蒋拉拢冯玉祥成功后,指示冯玉祥跟他一伙,冯玉祥照做不误。对于我党,冯玉祥确实有过不满,但蒋介石已为他解决军队粮草问题,因此我党的存在于他而言是无痛无痒的。

但一旦“动了他的奶酪”,冯玉祥便会立马变脸。中共武装起义后,威胁到冯玉祥的利益,冯玉祥的态度不再温和,直接枪决了事。

领导人对冯玉祥很少置评,但的确是有不满的。有人曾直指冯玉祥乃“野心家、阴谋家”,主席对此虽未明说,但对此番言论,他多少是有赞同之处的。

冯玉祥一生虽有功,但在为人上大概还是欠缺了仁义与气度。“倒戈”一说便足以证明他的反复无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