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卓群:傳承開放之路 引領發展之先

傳承開放之路 引領發展之先

——學習《習近平在福州》採訪實錄心得體會

福州市委常委、福清市委書記 劉卓群

認真研讀、反覆品讀每一期《習近平在福州》採訪實錄,其中再現的每一樁、每一件故事,感人至深,發人深省,令人深切地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胸懷全局的戰略思維、敢為人先的膽識魄力、一心為民的赤誠情懷、實幹擔當的優良作風。我們一定把學習採訪實錄作為學習貫徹新思想長效機制的重要內容,常抓常學,常做常新,真正做到學思用結合、知信行合一。

採訪實錄中,講述了不少習總書記當年到福清調研、考察、辦公的場景。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間,習總書記曾先後66次到福清調研考察,在福清舉行過19次現場辦公會,親自指導推動了福清的改革開放。特別是在開放方面,反覆強調“開放是第一位、開放是生命線”“對福清來說,首要問題就是開放問題,這是福清最大的優勢”,等等。作為習總書記改革開放思想的發源地、實踐地之一,我們必須懷著特殊的感情,帶著特殊的使命,堅定不移地擴大對外開放,為加快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一、要用好開放的“金鑰匙”。在福州工作期間,習總書記曾用一則童話故事比喻對外開放,“誰得到了‘金鑰匙’,誰就能打開封閉的大門,獲得所需要的財富”。我們要大力傳承習總書記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積極引導幹部放眼全局、拓寬視野,跳出福清看福清,涵養海納百川的開放胸懷;鼓勵幹部比學趕超、爭先創優,對標先進找差距,勇立潮頭當先鋒,強化敢為人先的開放精神;激勵幹部擔當盡責、激情創業,釋放創新創業創造活力,鼓濃和諧包容的開放氛圍。

二、要按下開放的“快進鍵”。當年,習總書記高瞻遠矚地提出“以僑引僑、以僑引臺”的開放戰略,得益於此,福清走出了一條開放型經濟發展特色之路。今天,福清要繼續打好“檯球”“僑牌”,推動開放步伐提速。在“臺”的方面,要依託融僑光電產業園、臺灣農民創業園等平臺,策劃推進對臺產業合作、文化交流等項目;在“僑”的方面,要完善僑情信息庫,搭建項目合作載體,跑出對外開放的“加速度”。

三、要築牢開放的“大平臺”。習總書記當年親自謀劃、簽約、建設了全國第一個華僑合作開發區——元洪投資區,為福清對外開放提供了堅實的平臺。我們要秉承習總書記當年的理念,以融僑、元洪、江陰、藍園等園區為重點,堅持強配套、抓龍頭、育產業,夯實築牢開放平臺。在強配套上,堅持產城融合,同步實施水電路氣熱和學校、醫院、商業、酒店等項目,提升平臺承載力。在抓龍頭上,重點跟蹤推進京東方二期、萬華福建產業園、“兩國雙園”等龍頭項目,形成集聚帶動效應。在育產業上,緊扣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重點跟蹤引進135個總投資1350億元的產業鏈項目,培育壯大產業集群。

四、要打造開放的“聚寶盆”。好的開放環境是“聚寶盆”。習總書記當年曾要求福清,“提高對外開放的層次和水平……進一步搞好投資軟環境建設”。按照這一要求,當前福清正在全面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大力推進全省縣域集成改革試點,健全“預審查”“零延時”等審批機制,探索“區鎮融合”模式,建立大數據共享平臺,開展幹部作風大整治專項行動,力促在全國縣市營商環境指數排名中繼續進位。

開放不停步,擔當不懈怠。我們將持續深入學習採訪實錄,進一步解放思想、鍛強本領、擔當盡責,全力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加快新福清高質量發展,爭當省會新跨越排頭兵。

刘卓群:传承开放之路 引领发展之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