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言語理解:語句銜接解題思路

一、把握好兩原則

1話題一致

在語句銜接題中,我們填入的答案和文段的關聯性很強,往往會圍繞著文段的話題。為此在做語句銜接題的時候,各位考生可以通過分析片段的行文脈絡,明確話題。注意與話題相關的選項。

2思路一致

在語句銜接題中,我們可以藉助總分、分總等行文脈絡來分析作者的寫作思路。舉例來說如果作者前文分析霧霾產生的原因。那麼我們後文要銜接的句子很有可能是提出對策。

例 1.“________________”,我們不妨拉開一個比較長時段的歷史來觀察。傳播史告訴我們,新媒體之新是相對於舊而言的,每個時代都有自己“新”的媒體,以及由此而來的新的文化政治。文字的書寫對於結繩記事是新的,雕版印刷對於竹簡刻寫是新的,金屬活字印刷技術較於手抄和雕版印刷是新的。所以,“新”這個東西並不值得我們手忙腳亂。

A.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在背後

B.潮流永遠不待人

C.太陽底下無新事

D.時間是變化的財富

答案:C【解析】首句加引號,應該是引用了某句生動的話語作為全文觀點的引入。全文內容表明,作者認為所謂新媒體,也無非跟過去歷史上出現過的無數新事物一樣,新是相對於舊而言的,是不值得我們緊張的。選項中只有C項與這一觀點相符,即用歷史的觀點來看待新事物。

二、關注空的位置

在語句銜接題中,空的位置不同,該空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放在開頭,起著總領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放在中間,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放在結尾,起著總結全文、昇華主旨的作用。

例2.如今通過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描述,人類對於自然界的理解已經遠遠超越了100 年前對於宇宙的機械化的理解。從基本粒子的行為到宇宙的形態,從微觀到宏觀,現代物理學的這兩大支柱,幾乎可以解釋人們現在所觀察到的一切自然現象。________________,物理學的這兩大支柱各自主宰了微觀和宏觀領域,卻彼此難以相容,因此造成了物理學歷史上最大的裂縫。儘管無數一流的物理學家試圖解決這個難題,但經過了80 多年的努力,時至今日,人們對於這個困境還是一籌莫展,不知如何是好。

A.但是事實遠沒有看上去的那麼美

B.人們在深入研究後意外發現

C.理想和現實的衝突往往令人啼笑皆非

D.與其他自然學科的研究經歷相似

答案:A【解析】分析可知,橫線處所填句子應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前文提到“……這兩大支柱,幾乎可以解釋人們現在所觀察到的一切自然現象”,後文提到“物理學的這兩大支柱……卻彼此難以相容,因此造成了物理學歷史上最大的裂縫”,由此可知,橫線前後內容具有轉折關係,A項以“但是”作轉折,填入句中最恰當。B 項的“意外發現”、C項的“啼笑皆非”不合語境,D項的“其他自然學科”文段未涉及,三項均銜接不當。故本題選 A。

三、關注標點、關聯詞

在語句銜接時,大家可以關注空缺處前後的標點和關聯詞,有些語句銜接,難度較低,考生可以藉助標點和關聯詞選擇出正確答案。

例3.在中國傳統繪畫中,作為使筆運墨的方法,筆墨有些像文言文。文言在秦代以前就是一種書面語言,然而即便在當時,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使用“古白話”,不會使用文言去說話。因此,________________。同樣,筆墨也成了文人畫家隔離包括畫工在內的廣大民眾的一道繪畫語言的屏障。

A.文言文成了讀書人在特定圈子特定時候的特權

B.除了現實世界,文人們還擁有另一個更豐富的世界

C.文言文便有了一種特殊的韻味和魅力

D.文言文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

答案:A【解析】由“同樣”可知,“筆墨也成了文人畫家隔離包括畫工在內的廣大民眾的一道繪畫語言的屏障”與前一句是類比,句式句意相近,只有 A 項與此相符,當選。


昭通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言語理解:語句銜接解題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