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影像丨王昊:勇當“插管敢死隊”隊員全力戰“疫”

一個人負責25名病人、轉戰與病毒“最親密接觸”的ICU病房、8個小時內不能吃喝拉撒、成為“插管敢死隊”隊員……記者3月15日獲悉,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王昊,近日接受央視第二頻道《第一時間》採訪,講述他在武漢市的戰“疫”故事:與病毒搏鬥、與死神搶生命!

馳援影像丨王昊:勇當“插管敢死隊”隊員全力戰“疫”

3月15日,王昊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從2月18日到武漢至今已經20多天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會站好最後一班崗!

2月18日,王昊作為第19批廣東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率隊奔赴武漢市漢口醫院。

漢口醫院是武漢市開放的第一批專門收治新冠肺炎病人的醫院之一,由於本身不是傳染病專科醫院,各方面條件相對比較缺乏。廣東省支援湖北省的第一批醫療隊就在這裡駐紮。

王昊表示,從1月24日大年三十至今,戰友們一直在此奮戰,無論從精神上還是體力上都已經到達臨界點。看到人人臉上寫滿疲勞而戰鬥力不減,這讓他敬佩不已。

王昊所在病區的病人特別多,他一個人要負責25名病人,幾乎都是確診病例。王昊穿上防護服那一刻,內心有些緊張、激動,但他並沒有害怕:“除了救治病人,我心裡沒有其他想法。”

王昊被安排上白班,從上午10時到下午6時。為了節省資源,王昊都是在最後一刻才脫下防護裝備。8個小時裡,他不吃不喝也不能拉。結束工作後,有低血糖的王昊常會感覺噁心,為此,每次進入病房之前,他都會多吃一些高能量的食品。

王昊的專長是重症醫學,對氣管鏡的使用比較熟悉,他主動申請到武漢協和西院ICU病房,那裡是搶救危重病人的戰場。“就是大家常說的,與病毒‘最親密接觸’的地方。”

王昊不敢把去ICU病房的決定告訴妻子,但妻子還是通過其他途徑知道了。“電話裡我對她說,這些活始終要有人去做,我的專業技能可以更好地救治這些危重病人,我應該過去。”王昊聲音哽咽地告訴記者,“她聽後,沉默很久。我,淚流滿面。”

在ICU病房,王昊和4名隊員主要負責氣管插管、氣管鏡檢查吸痰、動靜脈穿刺等工作,成為大家眼中的“插管敢死隊”。第一次進ICU時,身經百戰的王昊竟然有些緊張,護目鏡戴得有點松,戴上正壓頭套的時候歪到一邊,但又不能調整,就這樣艱難地過了一天。

目前,武漢市內14所方艙醫院全部休艙,確診病例大幅減少,這場戰“疫”到了決勝階段。“不破疫情誓不還!”電話那頭的王昊信心滿滿。

馳援影像丨王昊:勇當“插管敢死隊”隊員全力戰“疫”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