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扶智“頭”“體”“底”加快從脫貧向致富邁進

成華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為推動貧困地區群眾加快由脫貧向致富轉變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受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世界經濟發展放緩等多重不利因素疊加影響,鞏固脫貧成果的任務更加艱鉅複雜。鞏固好脫貧成果,工作重心需要由外部扶持進一步轉向培育內生力量、提高群眾自主發展能力,更加凸顯扶智的作用。

扶智是從根本上消除“代際貧困”、杜絕“貧困惡性循環”的重要手段,是落實“扶上馬送一程”的先導性工程和促長遠工程。當前,做好扶智,關鍵要做好抓“頭”、強“體”、保“底”三項關鍵性工作。

抓好“頭”。制約貧困地區發展的主要瓶頸是產業基礎薄弱、缺乏能夠引領產業發展的致富帶頭人。實施脫貧攻堅戰略以來,各地對產業扶貧投入較大,但貧困群眾大多在技術、管理、市場等方面存在天然短板,很難適應產業發展要求,迫切需要致富帶頭人這個“關鍵少數”的引領。扶智首先要扶好致富帶頭人這個“頭”。為此,一要積極“引”。搭建平臺吸引在外有成功創業經驗的村民回村發展,發揮他們的親情優勢和認同優勢,向貧困群眾傳授知識技能和市場經驗;二要大力“培”。改變碎片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式短期技術培訓模式,推廣聯合職業學院開辦專項班甚至學歷班的培養模式,培養兼具較好綜合素質和技能專長的新型致富帶頭人。為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應優先將農村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探索將村支書或村主任培養成為基層黨建和致富的“雙帶頭人”;三要跟班“學”。一些免費技能培訓班效果不佳,主要在於理論性偏強,與實操、實踐脫節。應將致富帶頭人培養對象送到發展得好的產業基地跟班學習技術、管理、銷售推廣等全流程本領,並在實戰中得到鍛鍊。

做強“體”。教育扶貧是扶智的主體和最重要抓手,湖南就此開展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實踐,比如通過芙蓉學校項目建設大幅提升了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辦學條件。但教育扶貧在思想政治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優質教育資源共享等方面還存在突出短板。為此,一要用好脫貧攻堅實踐這個活教材,做好貧困地區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剖析身邊扶貧故事背後的思想根源、制度根源、政治根源,向學生講清楚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講清楚守望相助、感恩反哺、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中華優秀傳統。當前應著重結合抗疫鬥爭實踐,做好學生的生命教育、科學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引導貧困地區學生接過建設家鄉、發展家鄉、繁榮家鄉的接力棒,為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賡續奮鬥;二要做好存量提質、增量提速兩篇文章。一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資金投入,對現有師資力量進行提質培訓,另一方面加緊制定激勵、支持大學生到農村任教、支教的配套措施,提高他們的職業價值感和獲得感;三要大力推廣網絡信息化手段,推動優質教育資源下沉。網絡信息化是縮短甚至平抑區域、城鄉、校際教育差距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的方式。當前,我省貧困地區網絡覆蓋率已基本達到100%,應加大“信息扶貧”力度,降低貧困地區用網成本,使當地學生得以通過在線方式同步接受優質教育。

保住“底”。扶智必須樹立“一個不漏”的理念,做好教育兜底、保底工作。當前尤其要重視疫情對農村教育教學的影響,杜絕貧困家庭孩子輟學乃至反覆輟學現象,切實保障貧困學生有學上、上好學。為此,一要將控輟保學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抓嚴抓實。按照“縣不漏鄉、鄉不漏村、村不漏戶、戶不漏人”原則,精準摸清失學輟學底數,建立動態監測檔案,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學生“應學盡學”“應返盡返”;二要加強校風學風建設。校風學風差是導致一些農村學生不願學、不想學、主動輟學的重要因素。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大對校風學風的督導力度,發現問題要限期整改、集中治理,為鄉村學子創造優良學習環境;三要充分做好資助保障工作。在保證財政資金投入基礎上,暢通社會教育扶貧渠道,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教育扶貧,為貧困學生提供資助幫扶、學業提升、心理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志願服務支持。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長沙理工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