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黄瓜亩产量多少斤?种植需要注意什么?

小林在干嘛l


秋黄瓜产量高、生长期短,到9~10底便可采收,管理得当亩产量可超万斤。因此,不少的人都想种植秋黄瓜,但对于秋黄瓜种植时间却不是很清楚。事实上,进入到7、8月份,正是秋黄瓜种植时间最适宜的时候,但同时也要注意一些秋黄瓜种植管理要点和一些细节问题。

秋黄瓜种植选地和整地要注意的问题

1、选择排灌良好、保水保肥的偏粘性砂壤土,忌与瓜类作物连作,前茬最好为水稻田。整地采用深沟高畦,畦宽1.8米-2.0米(连沟),畦高30厘米,南北走向,双行植,株距30厘米。

2、施足基肥是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黄瓜对基肥反应良好,整地时深耕增施腐熟有机肥,亩施2000公斤-3000公斤,毛肥5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作基肥。植株2-3片真叶时,开始追肥。黄瓜根的吸收力弱,对高浓度肥料反应敏感,追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每隔6-8天追肥1次,亩施尿素5公斤-6公斤。

选择优良的黄瓜品种,要根据秋黄瓜生长期的气候特点,应选择抗热、耐涝、抗病、高产、生长势强的品种,各地还可选用本地区适于秋季栽培的地方品种。

1、早青二号: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主蔓结瓜,雌花多。瓜圆筒形,皮色深绿,瓜长21厘米,适合销往港澳地区,耐低温,抗枯萎病、疫病和炭疽病,耐霜霉病和白粉病。播种至初收53天。适宜春秋季栽培。

2、津春四号青瓜:天津黄瓜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主蔓结瓜,较早熟,长势中等,瓜长棒形,瓜长35厘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3、中农8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分枝较多,主侧蔓结瓜,抗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虫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秋黄瓜的秧拨园时要全部根系带出,反之会留下病害

1、黄瓜秧拔园时一定要带出根,若除根不彻底,很容易留下祸根,为以后病害的传播埋下隐患。容易留下病菌黄瓜植株中不少患有根部病害,若根系拔除不彻底,病原菌会继续滞留在土壤中,为害下茬蔬菜。

2、黄瓜拔园时一定要将根系全部拔出来,若土壤较干,可在拔园前轻浇一水,将土壤湿润。必要时可采取挖除,以免须根断留在土壤中。另外,在拔园前最好有病株的地方做好标记,拔园后将病穴用生石灰或药液重点处理一下,以彻底消灭病菌。

3、容易将根系上的根结线虫留在土壤中有根结线虫的棚室,大量的根结线虫会附带在黄瓜根系上,若拔根不彻底,会继续留在土壤中,为害下茬蔬菜。因为,黄瓜拔园时正是消灭根结线虫的大好时机,可利用此机会将附在根系上的根结线虫彻底带出来。为此,黄瓜拔园时除根一定要干净彻底

如何提高黄瓜产量,掌握巧妙的施肥方法

1、确保黄瓜种在湿度为80%的土壤中,要比种在湿度为40%的土壤中产量高出1倍多,应保证黄瓜在生长中有充足的水分条件,做到及时灌水,保持湿润环境。在黄瓜早期生长发育中,如果保证有充足的氮肥量,也可增加雌花的分化数量。经乙烯利处理后,为防止化瓜,用药后必须增施肥料,加强病虫害防治。

2、喷施乙烯利,当黄瓜长出1~3片真叶时,第2~21节叶腋的花芽陆续分化,但尚未决定是雌花还是雄花,这时喷施乙烯利为最佳时期。喷施乙烯利的浓度一般是100~200毫克/升,太低起不到作用,太高会抑制花芽进一步分化而形成空节。如果喷施2次,以200毫克/升效果好;喷施3次,以100毫克/升效果好,一般喷施1~2次即可,喷施时用喷雾器在晴天下午4时,对叶片正反面进行喷雾,喷后遇雨应补喷。喷后结瓜多,应注意加强肥水管理,在生长的中后期,最好用0.3%的磷酸二氢钾与3000~4000倍液的802混合液喷施3~5次。

3、黄瓜是短日照作物,人为缩短光照可以增加雌花的数量。在黄瓜花形成前,采用黑色SZW-10等遮光率较低的黑色遮阳网覆盖,把每天的日照时数控制在9小时之内,如果没有遮阳网的,也可利用草帘、黑纸等

种植过程中要预防钩子黄瓜,否则会影响黄瓜品质,采取防治措施

由于黄瓜的生长量较大,因此在黄瓜的生长期要加强肥水管理,一般在采收根瓜后,每5天就要浇水一次,防止植株缺水,黄瓜的栽培中施肥量也较大,在结瓜盛期每7-10天就要追肥一次,每亩施用尿素10千克,一般在严格的肥水管理条件下就会很少出现钩子瓜。

黄瓜霜霉病是种植黄瓜比较容易发生的病害,要做好预防措施

霜霉病的发病情况

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褪绿黄褐色斑点,病斑直径0.2-0.5厘米,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

霜霉病采取的防治

1、每次灌水之前,必须事先细致喷洒防病药液保护植株不受病菌侵染。平时,在发病以前,每10—15天喷洒1次1:0.7:240--200倍波尔多液。

2、对已经开始发病可采用下列药液交替使用、细致喷洒植株:72%杜邦克露800倍+80%乙磷铝500倍液,72.2%普力克700倍液,天达裕丰2000倍液,72霜疫力克600—800倍液,96%天达恶霉灵3000-6000倍液。

小结,要种好黄瓜注意黄瓜长势合理施肥。一般黄瓜定植缓苗期控制浇水,缓苗至初花期结合追肥浇小水,结果盛期要根据秧苗状况及时进行追肥浇水,以水带肥,肥水齐攻。


末农


影响黄瓜产量的因素较多,通常与黄瓜品种、种植时间、田间管理以及各地气候条件等方面关系较大。露地种植黄瓜有春黄瓜和秋黄瓜之分,一般来说,春黄瓜由于播种早,生长期较长,亩产量较高,据报道,有亩产能够达到15000斤的记录。秋黄瓜由于生长期不长,如果田间管理得当,亩产可以达到10000斤。


种植秋黄瓜,想要达到高产,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整地施肥要趁早

露地秋黄瓜种植一般都接茬前茬作物,比如接茬小麦地种植秋黄瓜。我们鄂西北地区一般在5月下旬至六月份,也就是端午节前后收割小麦。当小麦收割完毕后,立即翻地整地,每亩地施入优质农家肥4~5吨。在农村,有些农民自产圈肥并未完成腐熟。此时气温较高,把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和小麦秸秆一起埋入土层中,使其继续发酵腐熟,以便更好的发挥肥效。

二,播种期要适当延迟

秋黄瓜播种期一般在七月中旬左右,但是我们鄂西北地区在这时正处于伏天,此时的高温高湿天气,虽然有利于黄瓜出苗,但是在苗期病虫害高发,黄瓜幼苗保苗较为困难。这样一来不仅不增产,反而减产严重,甚至会造成绝收。根据经验,把播种期推迟10至半个月,也就是在七月下旬播种较为合适。此时既使有病虫害发生危害幼苗,但是高温天气已过顶峰,使用农药能够较好的控制住病虫害。七月底种瓜,九月初开始摘瓜,收获期可以达到三个月以上。



三,直接栽培可以缩短苗期,延长收获期

由于黄瓜根系较浅,根系断根后再生能力差,加之秋黄瓜生长期短。如果采用育苗移栽,苗期势必延长,这样一来,结果期就会缩短。采用直接播种生长,不用起苗移栽,也就没有缓苗期,节省了苗期生长时间,相应地增加了采收期,无形中为秋黄瓜增产打下基础。播种采用起畦方式,在畦面上播种,畦沟浇水,既能防止畦面土壤板结,又能防止幼苗受涝,还可以减少幼苗发生猝倒的概率。

四,苗期不蹲苗,肥水勤施小浇增加产量

秋黄瓜种植较早的话,苗期气温高、湿度大,瓜苗很容易徒长,造成结瓜晚或者不结瓜,这种情况就要适当蹲苗。我们在七月底种植的黄瓜,气温会开始下降,为了使种植的黄瓜早结瓜,就无需蹲苗,宿短幼苗生长期。在肥水管理上,苗期小水勤浇于畦沟,畦面勤锄浅锄,用以松土保墒。第一节瓜坐住后开始施肥,要勤追肥少。一般亩追碳铵100斤,也可以随水冲施。3~5天浇水一次,隔一次浇水追肥一次。

五,做好病虫害预防工作

田间病虫害对黄瓜产量影响较大,因此要提前做好预防,不要等到病虫害发生后再防治,那样或多或少会减产。对于黄瓜猝倒病和立枯病预防,我们需要将种子消毒处理,也可在苗期用75%百菌清50g兑细土50斤预防。在畦面植株间铺撒农作物秸秆、稻糠、麦壳、花生枯可以较好的预防霜霉病和疫病等靠雨水传播的病害。田间设置粘虫板和诱虫剂可以预防种害虫。


综上,种植秋黄瓜,我们需要早整地早施肥,适当延迟播种,无需育苗移栽和蹲苗,做好田间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预防工作,秋黄瓜可以轻松达到亩产上万斤。


郧阳老五


黄瓜在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为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茎藤药用,能消炎、祛痰、镇痉。那么一亩地产多少斤黄瓜,黄瓜亩产量,黄瓜亩产多少斤?


黄瓜亩产多少斤 南方大棚种植黄瓜一般能种两季的,不过也有很多嫁接黄瓜一年就种一季的。 种两季是春季2月份初养苗2月底或3月初载苗,四月上中旬黄瓜上市的,到6月底拔瓜秧的,秋季是7月中旬种到11月中旬拔瓜秧的。 春季一般亩产15000斤左右的,秋季一般12000斤左右的。

黄瓜亩产量增长潜力 黄瓜属于果数型,成熟期10天左右,果形小,对植株所形成的负担小,在利用温室等设施提供合适的温光条件和均衡水肥供应的同时,进行植株调整,如疏果、打老叶、降蔓结合叶面喷施补充营养元素,有效防治病虫害,以使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达到平衡的前提下,可以连续均衡生长、开花、坐果、采收。增产潜力非常大,以长茬栽培300天计算,产量超过5万斤以上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其技术要求严格,操作必须准确到位,还要有相应的供水、调温、补光等设施。 黄瓜生长习性 温度: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生育适温为10-32℃。一般白天25-32℃,夜间15-18℃生长最好;最适宜地温为20-25℃,最低为15℃左右。最适宜的昼夜温差10-15℃。黄瓜高温35℃光合作用不良,45℃出现高温障碍,低温-2-0℃冻死,如果低温炼苗可承受3℃的低温。 光照:华北型品种对日照的长短要求不严格,已成为日照中性植物,其光饱和点为5.5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500勒克斯,多数品种在8-11小时的短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 水分:黄瓜产量高,需水量大。适宜土壤湿度为60-90%,幼苗期水分不宜过多,土壤湿度60-70%,结果期必须供给充足的水分,土壤湿度80-90%。黄瓜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为60-90%,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很容易发病,造成减产。 土壤:黄瓜喜湿而不耐涝、喜肥而不耐肥,宜选择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一般喜欢pH5.5-7.2之间的土壤,但以pH值为6.5最好。

以上就是一亩地产多少斤黄瓜,黄瓜亩产量的全部内容,如果喜欢,欢迎分享给大家


冀中翟小弟


一亩地的黄瓜一次能产出多少斤?收获时需要注意什么?

回答

共4个回答

乡村杨六郎

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

关注

黄瓜简介:

  黄瓜,(学名Cucumis sativus Linn,英文名Cucumber),葫芦科黄瓜属植物。也称胡瓜、青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表面有柔软的小刺。

  中国各地普遍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黄瓜喜温暖,不耐寒冷,为主要的温室产品之一。

  黄瓜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称为胡瓜。五胡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忌讳“胡”字,汉臣襄国郡守樊坦将其改为“黄瓜”。

产量根据种植密度和季节不同产量是有差别的。

一亩地一般栽种4000——4200棵,秋季那一茬每棵黄瓜一般能产5—7斤,产量:20000斤——29400斤;春季那一茬每棵一般能产9—12斤,产量:36000斤——50400斤,总产量你就有数了。

采摘黄瓜需要注意事项:

(1)采收前一天浇水,次日早晨或傍晚采收。采收时用剪刀保留一小段果柄,将果实剪下。果实要轻采轻放,保持刺瘤、果皮、花瓣等的完整,避免机械损伤。

(2)采收时,要在瓜蔓上保留一小段果柄将果实剪下,不要采取扭断果柄以及折断果柄等方式采摘,以免造成伤口过大,提高病害的感染率。

(3)采收过程中,要避免损伤茎叶。

(4)在植株上部的瓜坐稳后及时采摘下部的瓜,前期2〜3天一次,盛瓜期1〜2天一次。

(5)生长期施过化学合成农药的黄瓜,采收前1〜2天必须进行农药残留生物检测,合格后及时采收。

注意事项:

1、去的时候每人准备一幅橡胶手套,否则摘完后手指会变成黑绿色,很难洗。

2、如果是早上去,瓜叶上可能会有水,穿衣要注意。


退伍的农村人


产量根据种植密度和季节不同产量是有差别的。

一亩地一般栽种4000——4200棵,秋季那一茬每棵黄瓜一般能产5—7斤,产量:20000斤——29400斤;春季那一茬每棵一般能产9—12斤,产量:36000斤——50400斤,总产量你就有数了。

种黄瓜需要细功夫,对管理者的技术要求高,人比较受累

注意事项

首先,要选好地块。黄瓜适合比较肥沃的沙质土壤,排水性好,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另外种黄瓜,千万不要重茬,否则病害比较多,增加管理难度,增加生产成本。

其次要选好品种。秋黄瓜苗期的温度偏高,建议选择抗性强,病害少的优良品种。各地可以结合当地的降水,温度,病害特点进行选择。如果自己不会选择,建议咨询当地农技部门。


乡村小瓦片


由于夏季高温、高湿容易引起病害高发,因此北方地区设施大棚的黄瓜基本都是秋季栽培。秋季栽培的大棚黄瓜根据品种不同,亩产量在3~5万斤左右,最高的亩产可以达到7万斤。

秋季种植黄瓜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做底肥时有机肥一定要放足。黄瓜是所有蔬菜作物中产量最高、耗肥、耗水最多的植物,且这茬黄瓜也是生长周期最长的(当年9月至来年6、7月份)。如果底肥中有机肥不足,冬季不抗低温、春节前后就开始脱肥导致秧子提前老化、产量降低,同时商品属性严重下降,会出现大量灰条瓜、无刺瓜。

标准底肥配置(一亩地):

1、三个15的复合肥50公斤;

2、二氨50公斤;

3、福地康牌生物有机肥800公斤(或腐熟的农家粪30立方);

4、福地康牌生根抗重茬菌剂20公斤(黄瓜生长周期长、耗水量大,非常容易得根腐病,必须提前预防)。

二、整地起垄

先将上述三种肥料均匀撒施在地表,然后统一旋地(小旋耕机旋地三遍),旋地后开始做垄。为了减轻冬季根部低温障碍及预防水大呕根,起垄高度应在35~40公分左右。这样即可保持根部土壤三面见光增加土壤基温、又可保证多余的水分自然排到垄沟,防止出现寒根、呕根情况发生;

三、品种选择:

市场上常规品种分两大类,一类是水果黄瓜(主要是生食);一类是大青棒黄瓜(生熟都可食用)。大部分农户选择种植大青棒黄瓜,产量高、抗逆性强。

四、根系选择

这茬黄瓜由于生长周期比较长,不能选择点籽的方式进行直接播种种植,一定要采取穴盘育苗然后嫁接的方法,嫁接时最好选择南瓜根系进行嫁接,抗逆性会显著提高。

五、定植

嫁接好的黄瓜苗三叶一芯时开始移栽,大部分采用高垄双行的定植方法,株间距15公分左右、行间距20公分左右。两行中间放滴灌带,定植后铺黑色地膜,防止长杂草及水分蒸发过快,冬季黑色地膜还可提升地温。

六、吊蔓

黄瓜秧长到30公分左右长度时,开始吊蔓,吊蔓过程要把主蔓上滋生的新芽及花芽全部掰掉。九月份定植的大茬黄瓜8片叶开始留瓜,为的是防止早衰、提高整茬产量;如果是春茬或陆地秋茬,由于生长周期短,5、6片叶即可留瓜。

七、追肥

黄瓜吊蔓后开始第一次追肥,采用每亩地追施福地康牌生物冲施肥10公斤、晶体二铵2~3公斤。目的是补充营养、促进根系发育、刺激花芽分化。

头茬瓜下果后,根据土壤湿度情况每7~10天冲施(或滴管)一次福地康生物冲施肥,每次亩用量20公斤,直到整个种植季结束。同时,每1~2个月配合福地康生物冲施肥添加一次晶体二铵(每亩2~3公斤)。

晶体二铵的使用时机主要根据秧子主茎干的粗细来决定,如果发现茎干过细、花朵小而无力时就添加一次晶体二铵,如果一切正常就单纯使用福地康生物冲施肥而不需要添加晶体二铵。

按照这个施肥方案进行管理,定植一次黄瓜至少可以摘瓜12~18个月,全程秧子不老化、瓜型好、食味佳、产量高(亩产可达7万斤)。

八、病虫害防控

黄瓜容易得灰霉病、霜霉病、角斑病、靶斑病、细菌性斑点病及蓟马、红蜘蛛、蚜虫等虫害。这些病虫害基本都来自于未腐熟的农家粪,因此建议使用福地康生物有机肥替代农家粪会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害发生几率。

1、物理防虫

整棚悬挂粘虫板,一是可以随时发现各类虫害繁殖情况,做到提前预防,二是通过粘虫板可以捕杀一部分虫子;

2、生物防控

秧苗下地移栽后喷施“巨益”牌微生物菌剂,可以加速缓苗、促进根系发育,同时巨益里面每克300亿的有益菌可以预防各类病害发生;一周之后喷施“宝衣”牌多效生物防护剂,“宝衣”牌多效生物防护剂是十一种具有天然防虫植物的萃取液,在防虫的同时,还可补钙、增加单果重、增加表光度和瓜刺,提高商品属性。

建议全程管理中“巨益”与“宝衣”一直交替使用,间隔周期7~10天一次。这样整个生长周期非特殊天气情况下基本没有任何病虫害发生,提升黄瓜产量的同时极大的提升黄瓜的商品属性(外形、食味),通过提升产量带来的收益要远远高于“巨益”和“宝衣”的使用成本,真正实现增产、增效。

九、日常管理

1、摘叶、落秧

植株高度达到1.6~1.7米时,为了便于操作就要及时落秧。落秧不要一次性落差太大,否则一周之内黄瓜产量会明显下降,最佳的落秧高度是一次下落25公分左右。注意:落秧前一定要先摘叶后落秧,否则会导致主蔓受损。

黄瓜的叶片数是根据光照强度和结果量多少进行调整的。冬季寡照情况下,根据结果量最佳功能叶片数是10~12片叶;夏季高温强光时根据结果量最佳功能叶片数是8~10片。功能叶片量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对干物质的合成会降低产量;叶片多了会导致无效的营养消耗同样降低产量。而且叶片多了会影响通风透光,导致病害高发。

注:功能叶片是指除去龙头之外已经完全展开的、尚未老化的新鲜叶片。

十、温湿度管理

黄瓜的最佳生长湿度是60~70%,湿度低生长缓慢、湿度高会引发病害高发;最佳生长温度是白天24~26度,夜温10~12度。冬季低温寡照,为了提升地温白天要提升2度即26~28度管理。夜温对黄瓜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夜温低了生长缓慢、黄瓜尖头;夜温高了会出现大量弯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