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期待,疫情後廣東省率先求變!

互聯網對農業的作用正在顯現,值得關注。


3月12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未來三年內,月月將有市縣長上線直播促銷,助力廣東特色農產品觸網上線進城。

作為經濟大省,很多人只知道廣東是中國工業的引領者,殊不知廣東農業也同樣走在全國前列,2019年廣東的農業總產值7181億元。目前廣東有“粵字號”品牌農產品1840個,區域公用品牌316個。與拼多多達成戰略合作之後,廣東農產品的前景更加值得看好。

“打動”廣東農業農村廳的,是前不久廣東省徐聞縣長在拼多多的一場直播。徐聞縣是全國最大的菠蘿生產區,菠蘿種植面積35萬畝,年產量近60萬噸。前段時間因為疫情的影響,徐聞縣的菠蘿出現了滯銷,縣長吳康秀決定走進拼多多直播間,幫助當地的農民商家解決困難。

令縣長沒想到的是,直播僅半個小時就湧入了30萬網友,5萬件、30萬斤菠蘿兩小時銷售一空!徐聞菠蘿一夜之間火遍了拼多多。


值得期待,疫情後廣東省率先求變!

“因為拼多多直播效應,徐聞菠蘿目前地頭收購價大幅上漲,菠蘿價格回升到成本價以上,農民收入扭虧為盈。”對於直播產生的後續效果,吳縣長十分欣喜。

除了徐聞菠蘿,廣東饒平潮州柑也搭上了直播快車。3月10日,饒平縣縣長陳躍慶也走進了拼多多助農直播間,短短半個小時,2萬斤潮州柑全部售罄。“一場直播,讓30萬全國各地的消費者知道了潮州柑。”陳縣長感覺非常值。


值得期待,疫情後廣東省率先求變!

中國農業有一大特點,就是“散”,農民很分散,種植的農產品也分散,因此抗風險的能力不強。但這幾次的拼多多直播讓人看到,農民學會自主網上賣貨非常重要,因為這樣農民自己就掌握了主動權,農貨的銷售不只是賣給收購商一種途徑。

拼多多之所以啟動市縣長直播,就是為了給農民做示範,讓農民們看到效果。根據與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合作,拼多多還將調集多多大學的優質資源開展線上線下電商培訓,為廣東培養更多本土農村電商人才,“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試想一下,如果每一個農民都能自己拍攝、修圖、上貨、發貨,那麼中國農產品是不是也找到了新上行模式?人民群眾的力量是無窮的,當農民都可以變身商家,城市消費者的選擇無疑也更多了,農產品的流通將突破傳統批發商、大賣場的形式,更快速、更精準、更靈活的實現城鄉流通。

或許,正是靠著一次又一次的主動出擊,廣東才成為了中國經濟的風向標。而此後中國農業的發展,也將更有想象力!

希望互聯網企業,在破解農產品銷售難方面做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