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茶树上的茶桃有什么用,可以吃吗?

兴哥233738627


大家好,我是山里伢伢。在我们大别山区确实有很多有茶树,现在还成立了规模性的油茶产业园。这几年在政府的带动下和政策鼓励下,家家户户都在加大力度种植有茶树。我家也种了好多年的油茶了,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油茶树上确实能结一些像桃子一样的果实,但是并不常见,而且也并不是每一棵树都会结,每年都会结,更不可能一棵树上同时结出很多茶桃。所以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似乎油茶只会结茶籽。

我们家五亩油茶有十几年了,也不是每年都能看到茶桃,最多的一年也就摘了十几个。在农村,很多老人都说茶桃就像蟠桃很稀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一些老人还特意跑到山上去找,他们还说看到就摘下来吃掉,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的摘到茶桃的。

对此,我以前也深信不疑!每年四五月份的时候,每当经过油茶树,我也喜欢特意去瞅一瞅有没有茶桃。直到有一年,我摘到了三个茶桃,吃第一个味道感觉还可以,吃第二个的时候,我用手撕开茶桃,里面爬出来一条蜈蚣,吓得我赶紧全都扔了,恨不得把刚吞下去的都吐出来。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吃茶桃了,任村里那些老人说得多么神乎。

我吃过的茶桃,中间是空的,有的果肉特别的厚实,有的就是薄薄的一层。颜色由青变白,这时候采摘口感最好,清香爽脆,淡淡的甜味,不腻。颜色偏青的话就有点涩涩的感觉,茶桃能食用的时间非常短,太嫩和太老食用口感会相差很大。

我虽然有过那样恐怖的吃桃经历,但是并不影响一些人对它的喜好。至于它是否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我也不得而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茶桃是可以吃的。如果想尝试的话可以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到栽有油茶树的山上找一找,亲自体验一下,品味一下这种农村老人口中的神奇野果。

总结:提醒大家,不熟的茶桃口感非常涩,大家最好是找那种脱皮的外观为乳白色的,食用口感最佳。还有吃之前一定要先将其掰开,看看里面有没有小虫或其它东西,以免误食或被虫子叮咬。


山里伢伢


农村茶树上的茶桃有什么用,可以吃吗?说实话,我是查资料才知道这个茶桃就是我们山茶树上结的茶泡,这个在山茶树上太常见了。

现在这个时候上山,应该是可以找的到这个美味的了,因为刚开春不久,山茶树刚开完花在长嫩叶,也是茶泡最多的时候。

曾经的小时候,我们放学后,都是三五成群的上山找这个美食,小孩子好胜心比较强,不仅要比谁摘的茶泡多,还要比谁摘的茶泡大,因为只有打败其他小伙伴,才能有炫耀资本,有成就感,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农村小伙伴们都成家立业,许多都搬出了小山村,茶泡已经成为了一段孩童时的记忆,现在的小孩,很少会有几个认识茶泡的了,更别说去摘了。

茶桃有什么用?这个除了当水果吃以外,真的没有什么其他用处。而且吃还要吃那种蜕白皮的才甘甜,而那种带青红色的还没有完全成熟,还略带苦涩味,不好吃。据说,这个茶桃就是茶树嫩叶被真菌感染的产物,是属于茶树病害的一种,大家摘吃着,实际上是有保护山茶树效果的,是可以放心采摘,不用担心毁坏茶树。

另外,还是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现在天气刚回暖,山上的蛇、马蜂及各种毒虫也多,加之现在山上少人去,如果上山的话,最好穿水鞋,抺驱虫油,保护自己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坏男人说小龙虾


茶桃,我们那边称之为“茶泡”。生长在小时候遍植在大大小小的半山腰上的老油茶树上。它不仅可以吃,还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野果”之一。

早春二月,烟雨迷蒙。在一声声的杜鹃啼鸣声中,“茶泡”应节而生了。氤氲香甜的雾气中,那一颗颗歪歪扭扭的老油茶树上,绿叶从中,若隐若现地挂了不少青白色的宛如“仙桃”的“茶泡”,令饥肠辘辘的童年的我们馋涎欲滴。

未褪去外皮的青涩的“茶泡”

“茶泡”,它那略带一点点涩味的清新口感,不仅令我们这些因食物匮乏而营养不良的熊孩子们垂涎三尺,也引诱得一些大自然的精灵——小虫子们的频繁光顾。往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歪歪扭扭的老油茶树那高高的颤巍巍的树梢,好不容易摘到手的“茶泡”,掰开它柔软的果肉,却发现里面早已经被不速之客——好几条小虫子捷足先登了。而我们倒也不嫌弃,用小嘴巴吹掉那些可怜的小虫子,嘟哝一声“讨厌鬼”,便把“茶泡”迫不及待地塞进嘴巴里,大快朵颐起来。

像这种“歪瓜裂枣”,里面极有可能藏有小虫子了。

另外,还有一种形状不同的“茶泡”,状如耳朵,我们称之为“茶耳”。这种也是油茶树的新叶膨化而成的“果子”,口感比“茶泡”清脆,一样的甘甜中略带一点点苦涩,令人回味无穷。

一晃许多年过去了!家乡的那些默默生长在田坎上、半山腰已许多年,历经沧桑岁月的老油茶树,已经湮没在满山遍野的荆棘杂树丛中了!那一个个挂在晃悠悠的高高枝头上红红绿绿的“茶泡”、“茶耳”,再也不会在春风拂面的故乡的荒凉山谷里,频频向我含笑招手了……


郭桂茂


茶桃又称茶苞,是油茶叶片在病菌感染条件下组织膨大形成的。味道清甜,可以食用,不过对于油茶是一种病害,称为茶苞病。


  • 茶泡的形成是要有严格条件的,一是季节,必须在长新叶、新果的时候,二是要有充足的水分,当然还有求光照等条件。不蜕皮的茶泡还是有些苦涩的,蜕皮的茶泡虽然不好看,但是好吃。

科普


下面阿金告诉大家一些有关茶泡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茶桃又称茶泡,茶饼病,油茶叶肿病,茶片,是一种分布广、发生普遍的油茶病害。叶肿病主要为害油茶花芽、叶芽、嫩叶和幼果,致使发病器官产生肿大变形症状,造成油茶不同程度减产

  • 油茶“茶桃”是发生在油茶果实上常见的病害之一,病果肥大如桃(这种病害也发生在油茶的嫩梢上,使嫩梢枝叶全部或部份肥肿,故又称油茶叶肥病或饼病)

中文名 茶桃

病原 细丽外担菌

发病部位 花芽、叶芽、嫩叶和幼果

发生范围 湖南、江西、浙江、福建、

广西、广东、安徽等省油茶产区

症状 造成器官肿大变形

发生范围

国内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西、广东、安徽、云南、四川等省的油茶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范围。历史发生面积最大的报道为:1982年,云南省发生的油茶叶肿病,受害面积667hm2。造成油茶籽减产20%左右

发病部位

叶肿病主要危害油茶花芽、叶芽、嫩叶和幼果

发病症状

以贵州省油茶叶叶肿病为例,主要发病形态为两种症状。病原菌在花芽开放之前侵入子房,或在幼果形成时侵入,使感病部位迅速膨大成各种形状的茶桃,茶桃中空,组织松软,直径1~6cm不等,色泽各异;芽或嫩叶常受侵害表现为数叶或整个嫩梢的叶片成丛发病,形成肥大耳状的茶苞。病叶开始时表面常为浅红、淡棕色或玫瑰色,间有黄绿色。待一定时间后,表皮开裂脱落,露出灰白色的外担子层,孢子飞散。最后外担子层被霉菌污染而变成暗黑色,病部干缩,长期悬挂枝头而不脱落。

病原

油茶叶肿病的病原为细丽外担菌(Exobasidium gracile(Shirai)Syd).)。病原菌的外担子层长在肥大变形的植物组织表面,成熟后呈灰白色。担子球棒状,无色,大小为15~173μm x 5~10μm,担子上端有1或4个小梗,每小梗着生孢子1个。担孢子椭圆形或倒卵形,无色,单胞,成熟后有1~3分隔,呈现淡色,大小为2~5.9μm x 14.8~16.5μ m。两种发病形态的担孢子形态一致[1]。

发病规律

油茶叶肿病的最初侵染是成熟担孢子。在发病高峰期担子层成熟后大量释放担孢子,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孢子数量随病源距离的增加而递减。病菌孢子的萌发、侵入并引起发病,与水分、温度和叶龄关系密切。据广西研究报道:最适发病气温是12~18℃。空气相对湿度在79%~88%、阴雨连绵的天气有利发病。孢子在气温16~19℃,在水分、空气充足的条件下,孢子萌发率在65%以上。担孢子萌发后长出芽管,从气孔或直接穿透侵入植物组织。病菌侵入后处在潜育阶段时,由于叶龄增加或气温不适宜发病时,发病常被抑制、推迟。

防治建议

以人工清除为主,化学药剂防治为辅,即在担孢子成熟飞散前,集中剪除茶桃、茶苞。发病面积较大时,可采用化学防治。喷施1%波尔多液,可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乡里阿金


茶桃在笔者当地叫茶泡,是油茶幼果发生病害的产物,还有一种叫茶耳,它是茶树嫩叶发生病变造成的,这两种东西除了可以食用以外,其他并没有什么用处。然而坏处却很明显,此病变主要危害油茶的幼果和刚刚生长出来的嫩叶,所以严重影响油茶的生长和产量。

茶桃是以前农村野外的美食之一,80年代以前的农村人应该都吃过,成熟后非常香甜。茶桃在还没成熟之前表面一般是淡红色的,而且非常光亮,这个时候吃的话口感及差,又苦又涩的。熟透后其表面会有一层黏黏的白色灰状物,粘在手上不用水还洗不掉,但是并不影响食用和口感就是了。

其实茶桃笔者也是来到福建之后才见过的,主要是以前比较少在农村呆,而且基本也没干过什么农活。结婚后就不一样了,多多少少肯定要帮忙做一点家里的农活,加上我们这里是山区,种植油茶的人有好几个。记得第一次吃的是爱人摘的,个人非常喜欢那个味道,可是不管怎么询问,他都不告诉我,后来还是自己偷偷藏了一个拿回家给婆婆尝的时候,他们才告诉我这个东西叫茶泡,产于油茶树上。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以前进山,只要是有油茶树的地方,在茶桃发生季节都可以尽情享用,而最近几年却几乎见不到了。曾经以为,现在大多都是种植的油茶树,经过科学的管理已经没有这种病害了。可是后来发现,连山里都野生油茶树也一样,很难再见到茶桃的身影了,朋友们知道是什么问题吗?


农村蒋小兰


茶桃又称茶泡,茶饼病,油茶叶肿病,茶片,是一种分布广、发生普遍的油茶病害。茶桃是由油茶树感染病菌,引起的植株肿大,而形成的一种类似果子的东西。并不是油茶树结出的真正果实,油茶树是结油茶籽的,茶桃只是病变的结果。

目前还没有研究出关于茶桃的功效和作用,但有专家认为,这是病变形成的产物,不宜多吃。但茶桃是缺衣少粮年代人们在饥荒时的救济物,在人们心中是一种神圣的存在。茶桃虽然是油茶树病变长出的东西,但其味道却是香甜可口,别有一番滋味。


农村xiaofu


题主你好,我是新农行者,很高兴回答你的提出的问题,希望可以帮到你。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每逢春天,我们放牛的时候都会在满山遍野的油茶树林里找茶片、茶泡(就是题主说的茶桃,每个地区的叫法不同)吃,对于小时候来说那可是一年一度才能吃上的野果子。油茶是我们家乡的主要农业经济作物之一,因为油茶压榨的茶油营养丰富,价值非常高,家乡人视油茶树为宝贝,世代种植,成为主要食用植物油来源和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一、茶泡的形成原因

我来讲一讲茶泡吧,茶泡就是茶树叶子或茶果子的一种变异物,它的形成有几个因素造成:

1、春季,茶树逼发嫩芽的时期。

2、阳光充沛,雨水充沛,造成茶叶片茶果不能完全发育,或受到环境因素的刺激。

在这些因素的环境时,受到环境因素刺激的茶叶片和茶果就有可能发生变异,最终长成茶片或茶泡。

二、茶泡的食用

茶泡虽然是变异物,但是它也是可以吃的,我小时候就吃过很多。它的味道在最开始果还是红色的时候是有淡淡的甜味,还有点苦涩味。成长到一定程度,表面会变成乳白色,这时苦涩的味道会淡化很多,甜味就更甜丁,此时口感最佳。这味道怎么说呢,就像吃糖度为10度左右的莲雾,就是那种感觉,果肉特别厚,味甜,松脆,很爽口。

综上所述,题主所说的茶桃是茶叶嫩片或茶果形成的变异物,是纯大自然的食品,可以食用。


新农行者


农村茶树上的茶桃有什么用,可以吃吗?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在德哥的家乡炎陵,山上除了杉树和竹子,最多的就是油茶树了。每年清明前后,很多油茶树上会结出很多的茶桃来,每到这个时候,便是农村小屁孩享受免费“水果”的幸福时刻。

茶桃,是茶树上长出的类似于桃子的果实,在我们家乡,是叫做茶苞的。

茶桃只在清明前后、雨水充沛及光照充足的环境下生长。刚长出时如青色的桃子,但到一定时间便会蜕皮,颜色也从青色变成白色。蜕皮后的茶桃,对农村人来说,就是一种美味的水果,甘甜可口、味道爽脆、汁水丰盈。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会去山上寻找茶桃吃,山林间到处是油茶树,所以茶桃生长季节,采摘是极容易的。

除了茶桃,茶树上还会生长出一种茶耳。和茶桃一样,茶耳也是可以食用的,味道也极鲜甜。

其实,茶桃和茶耳,都是油茶树上一种很常见的病害引起的,主要是油茶树被真菌感染,也就是人们说的油茶叶肥病或油茶饼病。真菌入侵到了油茶花芽或油茶幼果当中,便会形成茶桃。而真菌入侵到了油茶嫩叶当中,嫩叶受感染,发生病变肥大,便形成猪耳样的茶耳来。

总的来说,茶桃和茶耳的形成,都是在梅雨季节高发,属于油茶树的极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变,这种病变,对油茶树生长及茶果产量的影响不大。

如今,农村的这种茶桃、茶耳是市场上的一款新型水果,因其独特的鲜甜口感,很受人们欢迎。据说,有些地方,清明前后,有人专门会上山里去采摘出售。

朋友们,你们认识茶桃吗?


德哥在乡村


在贵州,我们这边叫油茶包,油茶包没熟的时候有一层薄薄的外皮吃起来带咸咸的,难吃,不过等成熟后那层外皮自然会脱落的,吃起来不咸,带味道甜,水份一般,七分熟味道甜带水份多,但是有一点的是里面有它的胚心要去掉,不管已经熟了或没熟的都要去掉,还有它成熟的那个硬果可以挤出油来,那油炒菜特香,也有那那油炼成工业油,比如货车常用的助力棒液压油




松随手拍小文


大家好,我是太阳能专家吴宇鑫,关于这个茶上的茶桃有什么作用,然后能不能吃这个问题,我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就是我们要知道什么叫茶桃,茶桃是长在那个茶树上,每年的开发结果的时候,它是产生了一种变异的一种果实,它像这个桃子一样也清香,也有一点点甜茶头能不能吃,怎么样才能吃,有什么功效上面我给大家讲一下。

首先回答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啊,茶桃能生吃吗?在农村的话在夏季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很多的这个茶桃,它成熟一下是可以生吃的,生吃的时候它是什么味道呢?有点甜很清香,就是可以生吃的话就可以生津回甘。

它有什么功效啊?可以拿来泡茶呀,泡茶的话它会具有那种茶的清香,而且还有很多的这种茶具有的这种保健的作用它都有。它的营养成分也是比较比较高的,它也可以,如果成熟以后也可以拿来榨油油的话还是比较高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