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入殮師有多遠

我們與入殮師有多遠

如果不是耳聞目睹,很難想象這一群漢子在活動現場,會當眾如此淚流滿面,彼時,柔軟的溫情在這群漢子身上滿盈。

如果不是一場活動,也許眼前這群漢子都不會這麼“高調”集體出現。

這是在縣“教練之家公益協會”一次活動中的一幕。這群漢子,是龍游縣殯儀館工作人員,有人稱之為“入殮師”“人生最後的化妝師”。

我們與入殮師有多遠

總是這麼矛盾。是他們,幫助我們送親人走完最後的人生旅程;卻往往,我們又常常誤解甚至有意無意躲避著他們。

我們與入殮師有多遠

對於他們,有人這樣評價,比如老書記,在他離開原工作崗位後,殯儀館幹部職工們仍然記掛,說他帶給了他們“規範”“公平”,感謝他一直以來對民政事業的不懈努力。

殯儀館最年輕的是一位85後,也是館裡目前學歷最高,同時還是專業科班出身。能在殯儀館裡耐得住性子,靜得下心,需要的不僅僅是因為職業,而更是一種執念,正因為有這樣的傳承與接力,才不斷延伸著殯儀服務。

今年8月,一場交警遭遇的突發事故,殯儀館在整個保障過程中,周到全面,得到縣領導的肯定。這份榮耀,是殯儀館全體幹部職工們夜以繼日、多方協調、統籌安排取得的,也是實力展現。

我們與入殮師有多遠

我靜靜地翻看他們發給我的這些短信、交流和圖片,一邊在想象這群人們的他們彼時的心境感受,自己卻也不禁眼眶溼潤。

這群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為逝者化妝、穿衣、整理遺容,其實他們太需要有機會整理自己的精神、意識和狀態。或許他們習慣了為逝者服務,但他們生活在人間。我相信他們比一般人更渴望朋友的交往、歡愉的氛圍、平等的相處。

我們與入殮師有多遠

“教練之家公益協會”組織了25位義工與這群殯儀館工作人員一起,開展了“探索生命的心靈成長”的課程活動。這真是一場心靈的撞擊,無論對於義工、對於參與者。

協會會長嚴慧明告訴我,活動剛開始的時候,這群入殮師是下意識拒絕的,來了之後的眼神是閃躲的,身體與表情也是放不開而僵硬的。隨著課程的進行,與義工們一對一的互動,他們臉上開始有了笑容,身體開始有了興奮,眼神開始有了光芒,一個簡單不過的小遊戲,讓大家終於開懷。

在分享 這次活動收穫的時候,很多人都說到,今天讓我感受到我們工作的價值和神聖,我是被尊重的、被欣賞的,我們是驕傲的、我們是無懼的,從今天開始面對每一位逝者,我都會在心裡給他唱首歌,我知道他們聽得見。

我們與入殮師有多遠

直視人生的終點,才會更加珍惜生命全週期的健康人生。

或許我們不曾好好想過,入殮師的所有努力,是讓逝者可以更優雅和有尊嚴的離去,而我們,從這些入殮師身上,可以學習到如何善終和善別,讓生命更完整、更平衡。

在這一群工作內容相對讓我們陌生的群體面前,其實我們應當有所羞愧,因為真的理解不夠,心存的敬意不夠。但這次教練之家公益協會,在努力彌補著。

我們與入殮師有多遠?只差一個轉身,只差伸出我們的手。

也許我做不了什麼,但找機會,咱們可以好好聊聊。


我又要為龍游而感慨了。

這座小城,讓我有機會感受各種不同的人群,有機會感悟多彩的生活,有機會接觸並參與各類公益活動。每一次活動,或歡欣、或沉重,但全都受感染、受鼓舞。

龍游,這是一座相親之城,充滿愛、和諧,以及包容,還有滿滿的正能量。

我們與入殮師有多遠


我們與入殮師有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