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記憶力?把感官記憶化長期記憶,掌握銘記於心的祕訣

我先來給衍生學習來下一個定義:

衍生學習能力=信息的積累+規律的總結+能力的遷移

如何提升記憶力?把感官記憶化長期記憶,掌握銘記於心的秘訣


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教會機器人如何做紅燒肉、回鍋肉、小炒肉,但是它沒辦法根據這些菜品的共同點,去總結歸納出糖醋排骨的做法,更沒辦法琢磨出如何做出來一道新的菜式。而總結、遷移知識的能力,其實就是做衍生學習的能力。

一、記憶的分類

在正式分享記憶技巧之前,我覺得有必要花一點時間來給大家做一點有關記憶力的科普。

1、感官記憶

第一類叫做什麼呢?叫做感官記憶。這一類的記憶是完全不需要你花任何力氣的,是完全潛意識的。比如說,很多同學可能都有上課走神的經歷吧。如果一位老師在你完全走神的時候,突然喊你起來複述她之前說過的話,我相信絕大部分的同學都可以至少複述出一句,這就是聽覺的感官記憶。又比如說,我們小時候都玩過那種拿在手上的煙花棒吧?我們把煙花棒在空中揮舞的時候,都能看到光運動的美麗軌跡。這個就是我們視覺的感官記憶。

但是大家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可以複述出老師講過的一句話,就代表自己“聽進去”了。這樣的記憶是最為淺層的,它不費力,但是同樣不過腦子,會在幾秒鐘內非常快速地消失。因此,之前有人分享說,只要你在睡覺的時候放英語作文,多少可以聽進去一點,就可以幫助你提高英語成績。這樣的想法純粹就是謠言,因為信息只停留在了我們的感官記憶裡。

2、工作記憶

如果我們能夠把注意力放到所接收到的各種信息中,那我們的記憶能力就到了下一個層面了,也就是我們的工作記憶,也叫做短期記憶。

關於工作記憶,很多人會有非常多的偏見和誤區。

比如說,我常聽到最多的一個謠言就是:工作記憶是可以被鍛鍊的。

其實研究發現啊,每個人的短期記憶能力都非常地有限。一個正常的成年人,他的短期記憶能力也就是5-7個信息單元。什麼意思?就是當我們去記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的時候,普通人最多能記住的,只有7個。這樣的能力是不管怎麼鍛鍊,都無法提升的。

那你會說,怎麼可能呢?我明明看到過很多記憶大師,他們可以一次性記住很多很多的數字啊。這裡我想要特別強調一下,你看,我之前說的是5-7個信息單元,並不是信息個體?什麼意思?就是我們人類的大腦,往往會把可以聯繫在一起的信息,湊成一個信息單元,而這樣的信息單元,不管裡面有多少個數字,都只佔用了一個位置。

這個研究帶給我們的啟發是什麼?就是如果我們單純地依靠不斷重複來記憶,我們的確可以記住一些東西,可是效率極為低下,而且容量也非常有限。但如果我們想快速地記住比較大量的信息,就應該先花一點時間,通過聯想、想象或者科學分析,把一些相關聯的信息,組成一個信息單元。

關於工作記憶的第二個謠言是什麼呢?就是工作記憶只是單純作用於學科記憶。事實上,工作記憶能力的運用,是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我來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有些同學,明明早上剛起來的時候,興致勃勃地給自己安排了很多的工作,但是轉身給自己泡了一杯茶,可能就忘記了;老闆會議上交代給你的注意事項,你卻總是遺漏;又比如說,你去菜場轉一圈回來,可能該買的食材都沒買全,不該買的零食反而買了一大堆。

這其實就是工作記憶在作祟。

那麼我們既然理解了工作記憶的侷限性,單純的依靠重複來記憶效率很低。也意識到了工作記憶的重要性,它影響了我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麼想要增強工作記憶能力,除了之前提到的關聯記憶法,還有什麼輔助記憶手段嗎?

有,非常直接,就是一句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如何提升記憶力?把感官記憶化長期記憶,掌握銘記於心的秘訣


關於工作記憶,我們最後還要強調的一點就是:雖然工作記憶和感官記憶相比,在腦海裡停留的時間稍微久了一些,但是如果我們不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分析處理它們,它們也會在數個小時之內消失。有很多同學會在考試之前瘋狂背誦複習,然後一發下卷子就趕快把會忘記的公式寫在問卷的空白處。但是這樣的小技巧,只能幫我們度過考試,卻沒辦法幫助我們真正掌握知識。

相信很多同學都聽說過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吧?那如何讓信息真正地鐫刻在我們的頭腦裡呢?就不得不談到記憶最深層次、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了。

3、長期記憶

其實不論學習也好、工作也好,我們所有人的最終目標,都是把有價值的信息儲存在長期記憶中。長期記憶裡的信息不僅不會輕易地消失,而且你記得越多,就記得越快。

聽上去很反直覺是不是?我常常聽到很多同學抱怨說,哎呀要背的內容實在太多了,腦細胞都被用光了。這其實是因為啊,我們在單純地重複記憶中,還是把信息侷限在工作記憶的層面。那確實,工作記憶撐死了就是5-7個信息節,如果這樣想,腦細胞的的確確是會被“用”光的。但是長期記憶的儲存量是無限的。

那我們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更好地把信息轉移在長期記憶的層面裡呢?其實也是一句話:多花時間去思考、分析需要記憶的內容。讓新的信息和我們以往的經歷相關聯,真正做到把信息放入情境之中,學以致用,用的多,自然就記得牢。

此外,我還想強調的一點就是:大腦在把信息儲存到長期記憶層面的時候,其實就是在織一張信息的關聯網絡。這就意味著,你記得越多、積累的經驗越多,未來記起來就越容易、越快。所以對於任何一門科目的學習,最難的一定都是入門。比如說你記人生當中的第一個英語單詞,一定花了不少時間。但是相信我,當你越記越多的時候,記憶這件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所以我現在如果要記一個新單詞,可能聽兩遍就自然而然學會了。因此大家千萬不要在一開始的時候,因為記憶背誦的困難,就選擇放棄一門新的技能。

講完了記憶力的分類和小技巧之後呢,我還想來強調兩個提高我們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力的關鍵要素,一個是“場景”,另一個是“時機”。

二、提高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力的關鍵要素

如何提升記憶力?把感官記憶化長期記憶,掌握銘記於心的秘訣


1、場景

其實,把信息記住並很好地輸出有一個很好的訣竅,就是:保持輸入與輸出場景的一致。

當我們的記憶場景和我們的應用場景一致的時候,我們能夠回憶起來的有效信息就會多很多。

那麼我們這就可以很好的運用在生活中了:如果你希望在考試的時候回想起更多的單詞,應該怎麼辦?我們可以把記單詞的環境,比如說你的房間,就佈置成和考場一樣的場景;如果你要背下來一篇演講稿,應該怎麼辦?你可以有機會的時候就上臺去背,那麼在正式演講的時候,就更加不容易忘詞。

所以保持場景輸入與輸出的一致性,是一個非常值得大家嘗試的小訣竅。

2、時機

除了保持輸入和輸出的一致性以外呢,記憶的時機也非常的重要。我來考一考大家,你們覺得一天當中,什麼時候背單詞、背課文最不容易忘記?

大家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吧,你去背誦一篇課文,開頭的第一句話,和結尾的最後一句話,往往是最不容易忘記的。

首因效應不僅僅侷限於我們去記憶背誦內容,它同樣可以適用於別人對我們的印象。如果在面試的時候,在上臺演講比賽的時候,想要讓別人對你印象最為深刻,評價最高,我們選擇成為開場、或者壓軸的選手,結果往往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