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人类的爱是教育的强大力量。谁能以自己的生命倍增人类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谁能进行自我教育,那他就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俄)苏霍姆林斯基

钟南山,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曾担任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广州医学院院长,现任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1996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两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4年被授予国内卫生系统的最高荣誉称号——白求恩奖章。2016年荣获我国工程界最高荣誉——光华工程科技奖成就奖。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我国迄今唯一非官方人员担任的中华医学会会长。2020年,高龄的钟院士逆行入武汉,又一次走在了抗疫的最前线!


人们很少知道,我国医学界的领军人物钟南山,有一位了不起的父亲,而钟南山也曾多次表示,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与父亲的教诲和影响密切相关。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01-

钟南山的父亲叫钟世藩。

出生于清末1901年,从小便失去父母,9岁那年被人带到上海,给一户人家做仆人。

寄人篱下的钟世藩,一边给人家做工,一边异常刻苦地学习,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入协和医科大学。

协和医学院由美国人创办,实行严格的淘汰制,钟世藩这一届,考入协和的学生有40人,但只有8人拿到了学位,钟世藩就是其中之一。

1930年,钟世藩从协和毕业后,又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留学,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是当时中国绝少的医学博士之一。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钟世藩从协和毕业时与老师及同学合影

-02-

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国民党卫生署长前往广州,命令时任中央医院院长的钟世藩,携带医院13万美元,连夜携全家撤往台湾。

但钟世藩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早已深恶痛绝,他毅然拒绝了卫生署的命令,冒着生命危险全家留在广州。

解放军入城后,他把医院的款项,悉数移交给当时的军管会,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严正作为。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时至今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档案室里,仍然保存着一份已经发黄的档案——《1950年中央医院财产移交清册》,这是1950年7月15日,当时的广州中央医院院长钟世藩,向军管会移交财产的清册,这本长达410页的移交清册里,记载了钟世藩院长移交的全部内容,包括文书、信件、图书,包括房屋、药品、医疗器材等等。

这本发黄的清册,明证了钟世藩院长的拳拳爱国情怀!

-03-

1953年,院系调整后,钟世藩调任广州中山医学院儿科主任。

大家应该都知道,儿科是医院最忙科室之一。

很多时候下班回家了,钟世藩还得不到休息,有些家长会带着孩子到钟世藩家看病,钟世藩总是不厌其烦,有时甚至还会上门出诊。

那时,年纪尚小的钟南山十分不解:“爸爸,你没必要这样啊?”

钟世藩对钟南山说:“所谓医者本分,就是治病救人。”

这句话,打小就刻在了钟南山心里。

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使年少的钟南山体会到,作为一位医生,治病救人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1955年,19岁的钟南山,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医学院,实现了从医理想的第一步。

就在风华正茂的钟南山,打算干出一番事业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风云,让他陷入了无限的痛苦之中。

钟南山受牵连,被下放去做校报编辑、做锅炉工……这一做就是11年。

-04-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钟世藩夫妇和钟南山兄妹

1971年,钟南山终于回到了广州。钟南山回到广州后,一度有点灰心丧气。

一向沉默寡言的钟世藩,有一天突然问钟南山:“南山,你今年几岁了?

”钟南山答:“35岁。

”钟世藩叹了口气:“喔,都35了,真可怕。”

这句话改变了钟南山的命运。

那天晚上,钟南山失眠了,他知道父亲这句话的意思,“都35了,还一事无成。”

那天夜里,钟南山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

钟南山曾在日记里写道:一般人都是赞扬我的多,可父亲总是批评我。

父亲对我的批评,其实是“爱之切”,故“苛之深”。

-05-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离开医学11年,要从头开始实在是太难了。

在广州四院上班的钟南山,第一次出诊就出现了误诊,将一名胃出血病人误诊为“结核性咳血”,成了医院的大笑话。

但在父亲的鼓励下,钟南山没有气馁,他每天最早去最晚下班,在一年时间里,写下了四大本医疗工作笔记,体重掉了12公斤,很快就胜任了临床工作。在“追回时间”的钻研中,父亲的一句话奠定了钟南山的治学态度。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有一次,他跟父亲一起出诊,遇到一个尿血的孩子,钟南山说:“这应该是结核。”钟世藩听了,很严肃地反问:“你怎么知道他是结核?尿血可能是结核,也可能是膀胱炎,还可能是其他炎症,你凭什么说他是结核?”一句话就把钟南山问得哑口无言。

接着,钟世藩说了一句让钟南山永生难忘的话:“医者人命,没有十足的证据,不可轻下判断。”这句话,从此成了钟南山的座右铭。


-06-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钟南山至今还记得,他回到广州时,父亲已年逾70,身体很衰弱,再加上眼睛不好,整个身子几乎都贴在桌面,很吃力地写着什么东西。

钟南山见父亲如此,非常心疼,“爸,你不要写了吧!

”钟世藩有点生气,回答说:“不写了干什么?等死吗?”然后,他对钟南山说了一句:“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能留点什么东西,那他才算没有白活。”

已经不惑之年的钟南山听到这句话,浑身一震,从此,这句话也成了他的追求。

就这样,钟世藩老先生的《儿科疾病鉴别诊断》终于写出来了,40多万字,写了4年。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这种对著作一丝不苟,对读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使人深为感动。

这本书先后再版了6次,每次再版很快销售一空,因为它很适合中国情况,尤其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

出了书以后,当时给了他1500元的稿酬。

后来钟南山才知道,这1500元中,700元给了帮他抄书的温医生,后来钟世藩自己出钱买了40本,送给亲戚朋友。

钟南山说:父亲就是这样,他对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总是希望别人过得更好。

-07-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1987年,这位深明大义的知识分子,这位伟大而又屡遭磨难的医生,这位温暖而又严肃的父亲,在临终之际特别嘱咐钟南山,千万不要开追悼会,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

就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钟世藩还和钟南山,讨论磁场是否对病毒毒性有作用。

钟南山一直记着父亲一句话:“只要能为人类创造点东西,那就没有白活。”

-08-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家风才是最大的不动产

母亲廖月琴出生于厦门鼓浪屿颇有名望的廖氏家族,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高级护理专业。她精通英文,运动、演说、音乐等各方面的才能都很出众。


钟南山院士鲜为人知的伟大父亲,读完就明白他为何如此的优秀!


他们给钟南山创造了开明、讲理、充满爱的家庭环境。父亲严谨勤奋,对工作尽职尽责,回到家还带着钟南山一起做实验;母亲温柔善良,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依旧资助钟南山的同学上大学。父母都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从他们身上,钟南山学到了医者的博爱与敬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