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今天再次打开《人间失格》,扑面而来是熟悉的场景,那些独白就像是打开了一扇记忆的窗户,打开后,就怎么也关不住了。

看一会儿,停一会儿,想一会儿,这是一个多么寂寞的灵魂,寂寞而格格不入,却又在那么清楚的洞察着自己的心事。有人这么评价《人间失格》:“人间失格”,即失去当人的资格了。多寂寞的字眼呢!

但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人间失格》,“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再适合不过了。

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字里行间透露出极致的颓废,堪称毁灭式的绝笔之作。

这本书蕴藏了其短暂一生的种种遭遇和内心的迷茫。而这种迷茫和彷徨几乎贯穿了,太宰治以及我们每个人。

1.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2.唯有尽力自持,方不致癫狂

3.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来袭。

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4.仅一夜之间,我的心判若两人。他自人山人海中来,原来只是为给我一场空欢喜。你来时携风带雨,我无处可避;你走时乱了四季,我久病难医。

5、大师们能够将平凡无奇的对象通过主观创造展现得美轮美奂,面对丑恶得催人作呕的对象依旧能够兴味不减地沉浸于表现的喜悦之中。换言之,他们在表现客体的时候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对讨厌的事说不出讨厌,对喜欢的事也总是偷偷摸摸。

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7、人世究竟指的是什么?人的复数?

8、唯有尽力自持,方不致癫狂。

9、所谓世人,不就是你吗?

10、有个说法叫“钱断情亦断”,世人对此解释反了。不是说男人把钱用光了,就会遭到女人的抛弃,而是说男人一旦没有钱,就会自然而然地意气消沉,变得窝囊,连笑声也软弱无力,而且变得非常乖僻,最终自暴自弃,主动把女人抛弃了。也就是在半癫狂的状态下彻底甩掉女人的意思。

11、对人感到过分恐惧的人,反倒希望亲眼见识更可怕的妖怪;越是对事物感到胆怯的神经质的人,就越是渴望暴风雨降临得更加猛烈……

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12.我甚至连神明都惧怕。我不相信神爱世人,只相信神的惩罚。在我看来,所谓信仰,不过是为了接受神灵的鞭笞而在审判台前低头。我相信地狱的存在,却绝不相信有天堂。

13.沉默是我们最大的敌人。聊天是极端的自我牺牲,甚至是人类能力范围内最大的奉献,而且丝毫不计回报。

14.见一个爱一个的人,其实谁都不爱。

15.彻头彻尾的绝望,残酷的青春,疼痛的青春,纯粹的青春,永恒的青春文学凄美之作,失去作为人活在世间的资格。

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16.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都会受伤,有时还被幸福所伤。

17.与男人们的鞭笞不同,女人带来的伤痛犹如内伤,经久不愈。

18.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

19.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一切都会过去的。在所谓“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 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这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20.只有活的愚昧,或活得无耻的人才能完全沉溺在幸福之中,而做不到至少其中一者的完人,活在地狱里连选择死亡也不被允许,没有一条出路,无力的绝望。

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就像自我之外,对镜般多出了一条反相的生命。佛说我们不能着相,何况反相。

这生命充满了黑暗与抑郁,黑暗与生俱来,再没有比它更合适的卑微与堕落了。

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想起我也曾对这个世界妥协,想起多年后我也要把这所剩不多的躯壳交还给我自己,就不免于心戚戚,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太宰治真的很厉害,用平淡如水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从充满希望到绝望再到捡回希望最后回归绝望的一生,

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作为一代文豪的遗作,《人间失格》被认为是太宰的自传,或者是这个厌世的鬼才给这世界留下的最后一点小玩笑。

太宰治先生的《人间失格》,将人性里的阴暗,敏感,懦弱,颓废,堕落太赤裸的曝光,绝望之人写出了这本绝望之书,能让当今社会许多人都看见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如果想要读懂太宰治的《人间失格》那就给自己选购一本吧,在这套《人间失格》里还有另外三本,分别是《局外人》《我是猫》《月亮与六便士》

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局外人》作者阿尔贝·加缪,生于1913年,法国著名文学家,存在主义与“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被誉为“带着人类的荒谬性永远在寻求答案的人”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评价加缪说:

“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和道德家,通过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性的透视,形象地体现了现代人的道德良知,戏剧性地表现了自由、正义和死亡等有关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问题。”

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我是猫》在这部小说里,“猫”是叙述者、评判者,又是一个完整的形象,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猫叙述人的世界是小说花费篇目最多的地方,《我是猫》的写作目的不是真的要写猫的生活,而是要借猫这个载体来刻画人,来反映人的社会生活。

《月亮与六便士》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无论处在怎样的境地,无论年龄、受教育程度、外界环境如何,我们都有选择一生中最想为之努力的自由。

这种自由只取决于我们自己,与其他任何东西无关。当我们有勇气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已经身在生命的自由之中了。

读完《人间失格》我明白了,只有生性薄凉,才不会多情敏感

4本都是名著,仅需68元,每本只要十几元,只是一顿饭钱,就可以把这几本名著带回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