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盈瑩彈跳不高,為什麼還那麼能下球呢?

天津朱雲


李盈瑩彈跳不高能下球源於幾個方面的原因。



她是左手將,對方攔網彆扭。因為大多數球員都是用右手扣球,所以,在平時的訓練中,也是以攔對方右手扣球為主。而換做左手扣球以後,由於習慣,攔網手不容易吃的準,手型和位置都會發生毫釐之間的偏差。即使是毫釐之間,球的運行線路也會發生巨大改變,加上李盈瑩的力量大,很容易造成破壞性攔網。



扣球速度快。往往二傳手的球還沒傳出來,李盈瑩已經起跳並在空中等著了。排球一旦到了面前,她揮臂以及手腕下壓的速度又非常之快,往往對方雙人攔網還沒合圍之前,球就已經穿越攔網飛到後排了,而這樣的重扣對方後排是很難救得起來的。



靈活的手腕讓扣球方式多樣化。可以看得出來,她的手腕特別靈活,常常能利用手腕的變化扣出各種線路的球,她扣出來的球以小斜線為主,還經常打出直線與大斜線,球路的變化讓對方攔網手很難一瞬間做出正確的抉擇。



頭腦靈活,反應快。李盈瑩在場上頭腦還是很清楚的,她在扣球時能及時發現對方場地上的空檔並迅速做出反應,採用打吊結合的方式加上形如鬼魅般的擊球路線變化,常常讓對手莫衷一是,防不勝防。



李盈瑩雖然彈跳一般,但她在扣球技術方面還是有著獨到之處的。她在場上令對手很難適應,往往能砍下很高的分數。

你們說是不是呢?


山水之墨白



中國排協官網的數據顯示,李盈瑩身高1米92,摸高3米12,攔網高度3米,而朱婷的摸高為3米27,張常寧為3米25,可見,李盈瑩的彈跳水平與高水平運動員相比,的確存在一定差距。



李盈瑩非常能下球,基本上是大家對她在聯賽中留下的印象,到了國際賽場,她沒有在國內那麼大殺四方、威風八面了。當然,李盈瑩的進攻威脅還是相當大的。那李盈瑩跳的並不高,為什麼扣球得分卻挺多呢?

首先,李盈瑩其實並非低點暴扣,摸高3米12在國內聯賽已經足夠用了,最起碼高度是不吃虧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李盈瑩進入國家隊以後,在郎導的督促下,她成功減肥,一下瘦了十幾斤,人瘦了,動作也變輕盈了,彈跳高度應該會有提高,在國際比賽中並不顯得非常吃虧。

其次,李盈瑩有著完美的扣球動作,她起跳扣球的時候,能夠很好地找準人和球的位置關係,球點保持的非常好,高度一點都不浪費,球的過網點並不低。在國際比賽中,李盈瑩的近網扣球點一點也不低,有些球也打超手。她在扣球的瞬間,小臂加速鞭打那一下能有效加快球速,提高球的通過率,所以不在於攻手能跳多高,而在於攻手能不能充分用好自己的高度。


第三,李盈瑩是一個非常聰明的運動員,她的球性球感非常好,能夠結合來球和對方的情況打出好的線路和輕重的變化,增加了球的突破性和威脅性,也就是說她打的很鬼,對她的攔防是很有難度的,這是球商高的反映,說明她具備良好的排球天賦。

第四,大多數情況下,李盈瑩在天津隊的任務非常單純,不管接一傳,只管進攻。場上所有姐妹的工作也都是為完成她最後一擊服務的,天津女排的戰術體系完全是圍繞著李盈瑩的進攻展開的,李盈瑩從前排攻到後排,扣球機會多,得分就多,這是非常自然的。2019-2020賽季,朱婷轉會天津以後,李盈瑩的扣球機會大幅減少,所以她的得分也就下來了。上個賽季,李盈瑩打破了朱婷單場45分的記錄,拿到了49分。如果給朱婷這麼多機會,“朱女王”一定會有更加令人震驚的表現。
在國內賽場拿分再多也沒什麼意義,畢竟只是“窩裡橫”,到了國際賽場,“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才是正理,李盈瑩在2019年的表現相當不錯,希望她繼續努力,能成為東京奧運會上的奇兵。


排球人說體育


與不懂球的‘’粉絲們‘’談排球,無異於對牛彈琴!

本人只是簡單的一說:

1,李盈瑩彈跳不能說不高,只是不出眾而已!有些隊員彈跳確實很出色,小李只是一般而已!

2,李盈瑩手臂很長,這樣能有效彌補彈跳的不出色!(看看圖一,同是坐著,手向膝蓋,但小李的大臂胳膊肘 已接近胯腰,手臂彎曲接近90度。腿長,膝高高於1.95米的王媛媛,足見胳膊長、腿長。)

3,至於扣球,需知扣球是面臨助跑、儲力跳起,而扣球的高度與來球關係很大!起跳的時機也很重要,人球結合的好壞也與扣球高度有關!

4,就中國女排隊員來講,在國際賽事上,真正扣高達到3米以上的隊員,只有朱婷、李盈瑩、袁心玥!張常寧的3.25米是‘’官方報名數據‘’,但在實際運用中,最高也只是2.90米。也許她的原地跳的高些,但助跑扣球,在實際應用中,重來沒超過2.95米!這也是球感 智商的問題。需知,排球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數據衡量!

5,由於李盈瑩的先天優勢手臂長,那麼不必經常儲力極限衝跳,自然節省體力,使得體力悠長。這也是為何在第四、第五局還能保證旺盛的體能,大殺四方之所在!這也是優勢。

至於進攻手法、線路、旋轉、手大包球度、力量、打吊結合等技術性的東西就不多講了!記住,任何體育項目,同是在身體素質強大的基礎上的選手,要想更進一步或是達到頂尖水平,頭腦是最重要的!頭腦將決定於她的高度!!

無疑,朱婷的身體條件是突出的,能力也是公認的,太珍貴了。但,李盈瑩在女排運動員中,也是非常難得的,這樣的隊員就是為排球而生的!




為而不爭130


大家都知道彈跳對排球運動員是非常重要的硬性指標。可是不是光擁有優秀的彈跳就一切都ok.了,還要有其他的技能。

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會利用彈跳,也就是掌握好起跳的火候。你彈跳很好,可你在跳到高點時沒有擊到球,不是早了就是晚了,空負有優秀的彈跳。巴西女排主攻手加比就是個例子,加比個子不高但彈跳出色,最重要的是她有很強滯空能力。在面對對手的攔防時,她利用出色的滯空能力,使對手在起跳到最高點時她還沒出手,當對手身體下降時,她才扣球,打對手一個時間差。

再有在進攻時要有出色的判斷能力。跳到最高點扣球的瞬間要根據對手一人或幾人的攔防情況選擇一條最合理的扣球線路。否則只知道閉著眼睛猛砸,除非你有艾格努那樣超人的身體素質。

還有,要有細膩的手法。不要光知道一昧的扣球,要根據對手攔網情況和後排防守情況選擇扣球還是輕吊。

現在再說一下李盈瑩。作為主攻她1米92的身高,雖然不算很高,但她臂展很長,而且她還是為數不多的左手主攻之一。彈跳雖然不出色,但扣球時有個後仰動作,扣球點還是蠻高的。再加上扣球手法也不錯,扣吊結合,線路刁鑽。所以出道以來,下球能力非常出色。





野渡驚飛鷺


一個偷樑換柱可笑的津吹提問


前一陣一天晚上本人看了津吹辦主任朱雲提此荒唐問時,僅他自問自答,本人事繁亦無意答之,此時再覽,答者數已五十有六,其中津吹們最為活躍,什麼手長、手大 、扣吊結合、刁長怪短、無比犀利、披荊斬棘、如無人之境云云!

這三年看衛嘴子津吹們不惜一切為小李早日上位而不顧一切地鼓起腮邦子喳呼已司空見慣。從陳二泉的“女排國聯與歐聯的差不多及李朱對轟較量論",到天津體育臺有個光頭王吉的“天津女排隊員孃胎自帶冠軍氣質"論,到再到王大泉的“李盈瑩百年不遇"論,及至津吹朱雲泥光草們的各種衛嘴論,無不反映天津人總是夜郎自大坐井觀天的天性改不了,津吹衛嘴子們說起女排來,皆有兩個特點,一是天津永遠正確,天津女排隊員永遠優秀,別人針對不足鼓勵的話說不得;二是永遠沉浸在國內聯賽的夢幻裡,你要從中國女排國際賽的常規討論中談問題,津吹們總是偏能贏你,已奪十二冠……,不是不好交流,是交流不了!"


李盈瑩彈跳不高,為什麼能下球"?提此題時,你難道就不能舉一反三多思考一下,諸如:既然李盈瑩能下球,為什麼在國家隊打不上主力?李瑩盈能參加國際大賽,但為什麼就不怎麼下球?李盈瑩在國內聯賽下球,為什麼在國際大賽經常被攔?李盈瑩在國內聯賽是能下球,如果有人問李盈瑩在國際大賽為何不怎麼下球,有人答李盈瑩彈跳不高,你也來個提問“李盈瑩彈跳不高,但為什麼能下球”?問題是你不能偷樑換柱,你得講清李盈瑩是國內聯賽能下球還是國際大賽能下球,不能隱去前提似是而非混為一談!


當初小李剛進國家隊時,我說要謙虛低調,多向大姐姐們學習,在國際大賽上,戰爭中學習戰爭,取得實戰經驗以求更大的進步。結果,幾乎沒有一個衛嘴子能受得了。什麼“已超朱婷,打趴朱婷"、"超越朱婷,碾壓常寧“、“你就聽教練的,你也沒挖她們家的祖墳,你不用喊她們姐"、“這孩子進國家隊,四周都是姐,太受壓抑,發揮不開"、“要重用,當第一主攻"……亂七八糟的狂傲瘋言撲面而至。



後來18世聯賽,朱婷在士耳其還未回來,郎平就讓小李子當第一主攻試試,每打完一場後,津記都要向郎平發問李盈瑩如何?當中波戰後,津記又問郎平,說小李如何?郎平說失分過多,從此郎平這“狼外婆"的帽子不幸被津吹們帶上了。


一開始拿"已超800,單場45"自命不凡,要當第一主攻,朱婷得靠邊站。後來一看,比朱婷實在相差太遠,於是第二主攻張常寧就不幸成了攻擊目標,第一主攻當不上,第二主攻還能跑了?在國家隊,李盈瑩成長這方面,張常寧和郎平、朱婷一樣,對小李幫助傳經不少,但仍被津吹們烏七八糟罵了三年不止,比罵郎平還罵得利害。罵郎平是因為沒重用小李,罵張常寧是因為張常寧擋了小李的道。郎平後來給偏科的小李加補一傳,津吹們不幹了,認為主攻只要能下球就行,防守有專人,只要能贏球就行,管它一點攻幾點攻。“郎平把這孩子練壞了,這孩子被練得進攻也沒了”、“郎平不如陳導”……現在李盈瑩一傳基本練出來了,雖不怎麼罵郎平了,但“這是小姑娘的自身努力”被津吹們定論了,而“郎平欠小姑娘一個道歉”的論調依然衛嘴子在叫,原因還是中波戰後,郎平答記者問的得失算帳評。




如果你關心李盈瑩,說李盈瑩場上攻防的移動速度再快點就好了,衛嘴子肯定說,打球不是賽跑,能下球就行。這不,你要說李盈瑩扣球刁變,再努力想法跳高一點就好了,津吹辦主任朱雲這次又來一個“為什麼李盈瑩跳不高,但能下球”。凡是提改進鼓勵的,按津吹們的論調都是“嫉妒”,由此引申一個問題,既然李盈瑩能下球,為什麼在國家隊打不上主力?因為李盈瑩沒打上主力,所以18世錦賽中國女排沒奪冠?看來郎平、張常寧要繼續遭殃了,能放過郎、張,就不叫津吹了!



66紅


李盈瑩身高1.92米,扣球高度3.12米,攔網高度3米,作為主攻李盈瑩的彈跳能力並不出眾,與朱婷、張常寧比均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她通過快速多變的扣球手法,彌補了扣球高度的不足,扣球成功率總體還是不錯。

①李盈瑩後仰式扣球,慢上快打整體效果不錯。每次看到李盈瑩扣球起跳高度不是太高,而且有點後仰,但她利用手掌將球包住,小臂發力,將球快速鞭打出去,雖然扣球高度不高,但速度快,能夠瞬間突破對方攔網手,或在對手並攔之前已經快速過網。
②李盈瑩的扣球手法變化多端,打吊結合、巧借攔網手、線路多變。扣球高度不高的情況下,李盈瑩通過手腕的變化,尋找扣球線路的改變,小斜線、直線、大斜線多種線路變化,擅長通過觀察對手的攔防陣型,採用造打手、吊大心兒等方式得分,給對方攔防造成不少困惑。
③李盈瑩在國內排超大殺四方,但在國際賽場上,進攻還要尋找快速突破的方法。上賽季排超李盈瑩的扣球成功率49%,排在朱婷之後的第二位,屢屢在關鍵局爆發助力球隊獲勝,但在去年世界盃面對歐美強隊的高攔網,扣球成功率不盡如人意,這是今後李盈瑩必須想辦法提升的地方。

總之作為00後的年輕隊員,李盈瑩用她優異的表現,在國內聯賽中已經證明了自己,但作為未來中國女排的接班人之一,在國際大賽中,李盈瑩還要向朱婷學習更多的扣球得分技巧,2月19日是李盈瑩的生日,祝她生日快樂!願她未來的排球之路越走越順。


老褚說球


視覺判斷,朱婷跳得高,艾格努跳得更高,李盈瑩三人裡彈跳最弱。排球運動肯定需要彈跳力、甚至越高越好,這也是奧運精神追求:更高、更快、更強,日本電視劇甚至誇張地“晴空霹靂”扣球;但願望和現實總要相結合,在自己條件範圍發揮出最大能量!

李盈瑩身高192釐米,朱婷198釐米,艾格努193釐米;他們都是比較出色的邊攻手。李盈瑩手臂相對更長,擊球點並不低,她的超手進攻是經常發生的。

李盈瑩扣球動作協調性不錯,擊球力量和速度有一些優勢,即便打手也容易蹦出邊界。蔡斌賽後接受採訪時說,“這是個天才主攻”“不好防”“做過針對性準備”。

李盈瑩能打一些長球,落點深遠並比較把握;這讓她扣球落點更廣泛,不好選位防守。

李盈瑩的小斜線可能是角度最小的,打到1.5米線不是一般的邊攻手能做到的。副攻並攔緩慢或個子低,幾乎沒辦法攔住李盈瑩的小斜線。

李盈瑩幾次替補打美國女排、意大利女排,為什麼給大家扭轉乾坤立竿見影的感覺?就是攻擊力更強。這還招來一些特殊球迷的嫉妒,其實李盈瑩沒做錯任何事。體育就是競爭,中國女排沒有競爭就沒有所謂女排精神。我理解的女排精神就是:競爭(活力的來源)、團結、平等(不排資歷入隊和上場)、永不服輸(不以自身條件不足為由給不努力找藉口)、榮譽感(祖國榮譽是最高奮鬥目標)、踏踏實實(執行力強)、必勝的信念!


雲端美


下球得分有多種方式,彈跳高自然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扣球要素,但並非全部。

決定下球的因素有多種,有的球員控球技巧好,利用藉手得分比如日本韓國攻手,大多如此;也有搶速度下球的,比如美國隊就是快速平拉開。

美國球員從主攻拉爾森、希爾和羅賓遜,到老接應墨菲,擊球點都不是很高,完全依靠速度和技巧,他們不也要得分如麻。在世界女排聯賽上,美國女排擊敗全主力的中國女排一戰中,羅賓遜超低的過網點一樣予取予求,就是平拉開速度足夠快到讓你們的攔網難以形成併網。近六年來,隨著郎平入主中國女排,向高大化發展,日本女排的主攻手在中國的高攔網面前多使用打手出界的方法扣球得分的。

另外,彈跳高度與擊球點高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絕對彈跳高當然出手點會很高,比如朱婷。她不僅彈跳好,而且臂展長,兩項疊加使得她的扣球多是以超手結束。意大利女排埃格努的彈跳和臂展也很好,但是擁有如此天賦的球員鳳毛麟角。

如果單以彈跳論英雄,那麼美國的胡克爾,跳高出身,3.20米的扣高很厲害嗎?在今年排超聯賽上很多球迷看到她的跳彈驚人,但是扣球的威力卻是差強人意,而到了國際賽場更是不入流,屢次請求加入美國國家隊,皆被基拉里拒絕,這又是為什麼呢?

扣球高度利用不充分,扣球力量不足,而且扣球勻速節奏變化少。

朱婷的天賦,3米31的扣高是她能打超手部分因素,扣球之所以不可阻擋的,最重要的是兩步起跳,拔出相當的高度,對球的適應性極好,暴發力超強,不單是腿部的,手上的暴發力也極好。

李盈盈扣球的特點,彈跳雖不高,但她的擊球點很不錯,她有著非常優秀的臂展,在女排目前的主攻裡面應該與朱婷有一拼。她習慣的扣球方式直身仰扣,最高點出手,可以盡最大限度利用起跳高度和臂展,不象很多球員,要通過疊腰,依靠腰腹力量輔助加強擊球的力量,李盈瑩本身小臂的暴發力強,鞭打速度極快,慢跑快扣的方式,令攔防很難適應節奏變化。同時手掌很大,包球效果好,指哪打哪準度高,扣球的落點變化多,長線可以打得很深。而短線球可以打在1.5米範圍內,這在國內球員中極其罕見,即便朱婷也不會比李盈瑩小斜線強多少。

朱婷和李盈瑩比較的話,李盈瑩技巧性的扣球更多一點,她的扣高3米12不算太突出,但是利用的非常充分。而胡克爾看起來高高在上的扣球,真正的過網點很一般,正是利用不充分造成的,而且手上力量不足,要依靠疊腰增加力量,扣球的節奏固定很容易被針對。

所以,李盈瑩的彈跳不是太出色,但是她的扣球天賦也是非常好,今年排超聯賽扣球成功率排名第二,49%僅次於朱婷的60%。這是在她接六輪一傳的情況下的完成率,的確這位小將在今年巨大的進步令人欣慰。


吳法複製


噴子說:李盈瑩有三宗罪!

第一、李盈瑩扣球高度不行,不可能成為國家隊的主力球員。

李盈瑩的進步很大,扣球的靈氣逼人,彌補了她的彈跳不足,未來可期。

第二、李盈瑩的

一傳不行,滿天飛啊!

李盈瑩的一傳進步神速,儘管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但是她已經不是瘸腿的主攻手。她的一傳水平已經在大賽中得到印證,毋庸置疑。

第三、李盈瑩打國際大賽不行,只能當替補。

2020年,應該說是李盈瑩騰飛的一年,只要她擺正心態,打出自己的水平,成為中國女排的主力球員還是值得期待的。

有些人總是黑李盈瑩,不知道為什麼?從李盈瑩橫空出世,到現在總是有人喜歡拿李盈瑩說事,不知道有沒有意思。


東邪體壇泰山


問題沒說明是國內賽場上下球還是國外賽場下球。

如果問題是想說李盈瑩彈跳不高,為什麼在國內能那麼下球,那麼我簡直不能再贊同個觀點了。李盈瑩從出道開始,進攻犀利如入無人之境,打遍國內無敵手,甚至說碾壓張常寧、龔翔宇、劉晏含等國家隊主力隊員也沒什麼問題。


如果問題是想說李盈瑩彈跳不高,為什麼在國際賽場上能那麼下球,那麼我不能苟同個觀點了。

每次看到說李盈瑩在國際賽場上特別下球的說法時,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看了假球。問題中的"那麼"兩個字,讓我覺得李盈瑩好像打遍國際無敵手一樣,但是,迄今為止,我沒有看到李盈瑩在國際賽場上有穩定的發揮,也沒看到她"那麼"下球。



彈跳不高,"那麼"下球和"不那麼"下球的原因

李盈瑩,彈跳不高,在國內很下球,不排除國內聯賽攔網高度不夠、副攻移動慢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是她手臂長,手掌大,能夠依靠臂長和手法這些技巧來下球。而在國際上攔網高度和移動速度都強了很多,彈跳不高,光靠手法打起來就很吃力。



有時也有點納悶,就拿李盈瑩和張常寧來說,在國內,張不如李,而在國際上,張又遠遠超過李,是因為對手越強,更能激發張的能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