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说游戏系列——游戏预购的爱与恨

瞎说游戏系列,分享我时不时蹦出的关于游戏的脑洞,内容完全是个人主观看法,尽量做到严谨,还请各位看官多多包涵,也欢迎一起交流讨论!

这次的标题比较直接,但内容同样是会围绕“预购”这一话题展开讨论,还请各位看官系好安全带,跟上我的车速。

瞎说游戏系列——游戏预购的爱与恨

琳琅满目的预购列表

一切为了利益

游戏预购这一措施是何时开始的无从考究,这也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但按照惯例是要提一下作为引子。在数字游戏预售之前,肯定先是实体版游戏的预购,而这种预购又分为了线上和线下,不用说,线下的店铺预售来的会早一些。那么为什么游戏厂商或是零售店会搞出“预售”这一模式,它对买家和卖家又分别有什么好处?这里不过多赘述,那我在这里总结就是为了利益而营造的“理想双赢模式”

游戏发行方可以借预售情况来打探市场动向,也能为供货量有个初步的预判,说白了这也是宣传的一个环节,只不过它和用户的购买直接挂钩。而买家能得到的回报或者好处就更加的直观,我总结为以下几种:更为优惠的价格;比普通版更丰富的内容(特典);限量版的店铺礼品;甚至是提前游玩的资格。

看似谁都不亏,甚至都“赚了”的感觉对吧?但真的是这样吗?预购的背后还藏着很多风险,是一定要尝试过才知道的。

瞎说游戏系列——游戏预购的爱与恨

亚马逊取消预购优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预购(提前购买),也就意味着比其他人早花钱,并且是在游戏没有发售,换言之作品质量无法保证的情况下。而且通常这笔投资是有去无回的。

瞎说游戏系列——游戏预购的爱与恨

索尼商品页面说明

听到这种言论的时候,可能不少玩家会突然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其中的利弊,而当他们琢磨透了以后,会发现这种行为与”赌博“无异,或者我们可以将预购看作是对于厂商的

”投资“,以及他们能用好的产品(游戏)来回报我们的”信任“

早买早享受?

虽然对于大多数的游戏,玩家都习惯用这句话来减轻游戏降价造成的心理打击。但有的时候事实却更加令人心寒。我觉得说到这很多人都知道是哪几款游戏要出来挨打了。

瞎说游戏系列——游戏预购的爱与恨

既然都预购了,再充个会员呗

作为“最受期待的游戏”之一的《圣歌》,却在发售前就搞出了很多大新闻,其中最令人气愤的莫过于不合理的“提前游玩”机制。光预购还不行,还要买EA的会员,而且还临时把开始游玩的时间改了。就算费劲心思成为了人民币玩家,你仍然要面对满天飞的BUG不完善的游戏体验。即使拥有了首日补丁的加持,还是挡不住一键变砖的威力

那么另一款游戏,是已经被口诛笔伐多年,做到最后连当初的承诺都无法兑现的这位。

瞎说游戏系列——游戏预购的爱与恨

DLC都能停止开发,妙啊

我作为一位预购了《最终幻想15》的玩家,经历了这两年的历练,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大大增强,本来觉得“出DLC那就买呗,之前又不是没买过”,到后来的各种捆绑包、王国版、完整版、特别版(都不知道有没有重复),内心早已趋于平静。现在回想一下预购这款游戏的行为,只会自嘲当年的幼稚,然后警示自己不要再预购SE的游戏。

我爱她!我要买爆!

纵使上文提到种种预购的弊端,但仍然抵不住玩家的热情,面对真正喜欢的游戏,理性又有何用呢?

瞎说游戏系列——游戏预购的爱与恨

谁也逃不过真香定理

我自己也是曾经陷入预购深坑的人,买的还都是最贵的数字豪华版,明知无法投入成比例的时间去游玩,却还是抵不住一次次的诱惑,恐怕真的只有剁手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了吧。

瞎说游戏系列——游戏预购的爱与恨

对不起……真香

预购也是有甜头的

通常这类预购产品都是在PC平台,而且他们的叫法不太一样——“Early Access”。这种类型的“提前购买”的确会更加实惠,并且玩家也可以紧跟更新,慢慢获得完整的游戏体验,其中最成功的例子莫过于《星际公民》和《PUBG》了吧。(只是举例,欢迎在评论区补充)我之前预购的《神力科莎:争锋》也是如此。

瞎说游戏系列——游戏预购的爱与恨

明确的规划表

还有一点很重要的优势,就是对于剧情向的游戏,早玩就可以有效防止剧透啊,相信不少小伙伴为了不被剧透都会选择早早地把游戏买到手吧,当然偷跑就另当别论了。

还敢预购吗?

说实话现在的游戏预购就像是赌博,虽然不是说每次都会输,可一旦踩了雷就会后怕许久,当然如果尝到了甜头也会促使人继续赌下去,

当你准备点下“付款”按钮时,有没有听见耳旁有恶魔在低吟?

尾巴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也细数了一下自己曾经预购过的游戏:铁拳7、P5D、地平线 零之曙光、MHW、FH4、FM7、GTS、KH3……其实还有挺多,就不一一罗列了。而要说这些游戏里面有多少是值回票价的,真的怕是寥寥无几,可还总是记不住教训……

各位有什么印象深刻的预购经历?是踩雷还是值爆?不妨说来让大家开心一下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