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非狂沙,看二戰雙方在總體戰略牽制下的“狐鼠對決”

大家都知道二戰有歐洲東線戰場和西線戰場,東線主要是在波蘭東界至莫斯科一帶廣闊的俄羅斯平原上,蘇德都投入了巨大的戰爭資源,最終以斯大林格勒戰役為轉折點。那麼西線呢?要知道戰爭前夕希特勒通過閃電戰橫掃了歐陸一圈,英法聯軍還沒怎麼打就已經敦刻爾克大撤退了。而戰爭後期通過諾曼底登陸,盟軍以很快的速度向德國腹地深入,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佔領了柏林。那麼二戰中間最長的那段歲月就“西線無戰事”麼?

當然不是,當時的西線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英國人堅強承受和抵抗德軍的不列顛大轟炸,另一部分正面交鋒的主要戰場移到了北非。也就是說,縱觀整個二戰全程,西線戰場耗時最長的戰鬥都在北非戰場


北非狂沙,看二戰雙方在總體戰略牽制下的“狐鼠對決”


談到北非戰場,大家首先會想到的無非就是兩個人物,“沙漠之狐”隆美爾和“沙漠之鼠”蒙哥馬利。這兩位無疑是北非戰場上同盟國與軸心國兩大集團的主將,也分別是德意志第三帝國的非洲軍團司令和大英帝國第八集團軍司令。“鼠”和“狐”都是狡猾、機敏的代言,事實上北非戰場的各種大小戰役也都體現了這一點。

說是兩大集團的對壘,實質參戰國主要是盟軍這邊的英、法、美,美國就不用多說了,哪都有它。非洲是英法的重大利益所在,英國的海外殖民地遍及全球,非洲是其中比較集中的一塊,而且當年三角貿易賺到第一桶金也是靠販賣黑奴。法國對非洲的依賴更甚,因為法國並沒有像英國那樣建立一個全球規模的大帝國,而是屈居海外殖民“千年老二”的地位,且絕大多數殖民地都集中在非洲。法西斯這邊呢?早在一戰的時候德、意就聯合起來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那時候德國也是承擔了最主要的正面對抗,而意大利早早的就跑到非洲去搶英法的殖民地,結果一敗塗地。這次也是一樣,軸心國的出兵國還是德國和意大利。


北非狂沙,看二戰雙方在總體戰略牽制下的“狐鼠對決”


戰爭的開端首先是意大利針對東北非地區(埃及)存在的三萬多英軍,而部署了三十萬大軍,又針對北非(利比亞)存在的六萬多英軍,部署了二十三萬大軍。結果就是意大利的東北非方面軍竟然被不是殖民地的埃塞俄比亞游擊隊(包括蘇丹人、肯尼亞人)給幹趴下了,此時的英軍也曾兵至了十五萬。

從1940年年底開始,英軍針對意大利東北非方面軍展開反攻,一舉推進八百多公里,本來意大利在東北非馬上就要玩完了,但在第二年年初由於盟軍的總體部署,英軍需要抽調人馬登陸巴爾克幹半島,導致意軍沒有馬上失敗。

與此同時,最大的“戰爭機器”德國也派出了隆美爾率領的一個坦克師和一個步兵師來到北非。德意聯軍面對數量少於自己的英軍可以說是節節勝利,把去年英軍推進的地區都拿來回到自己手裡。本來英軍已經全線縮回到埃及境內,隆美爾打算藉機一舉攻佔開羅,但是由於在與頑強抵抗的英軍戰鬥中也損失的部分兵力,導致兵力不足。它寄希望於德國能再派些援軍過來,但希特勒當時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東線戰場,在俄羅斯平原集結了數量龐大的軍隊,結果就沒給北非增援。這樣一來,由於雙方陣營的總體戰略部署,都沒拿北非太當回事兒,也就使得剩在這裡的英軍和德意聯軍形成了一種

穩定的對峙,誰也沒有一口吞下對方的能力。


北非狂沙,看二戰雙方在總體戰略牽制下的“狐鼠對決”


隨著德軍在東線戰場受到巨大損失,北非的僵持局面也瞬息萬變,先是英國對尼羅河集團軍大幅增員,後來改編為第八集團軍

,在總司令坎寧安的領導下對德意聯軍展開反撲,成功從埃及突進到利比亞東部,整個北非此時半數土地都在英軍手裡。按理說如此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德意軍隊很快就要覆滅了,但這時候沙漠之狐就要展現他這個雅號是怎麼來的了。

作為一個方面軍的統帥,需要能夠發現敵軍的薄弱點,隆美爾就具備這一關鍵能力。英軍自增兵以來雖然數量上佔據了絕對優勢,但為了儘可能的多收復土地,六個師和五個旅全都散落在龐大而遼闊的北非戰場上。隆美爾所轄部隊數量雖少,但那是裝甲師,機動性不是步兵師和混合師能比的。隆美爾正是依靠這個優勢,在各個英軍聚集點展開突襲,柿子挑軟的捏,先從最薄弱的地方打起,一會出現在這裡、一會出現在那裡。導致英軍根本無法得知德意軍隊下一個目標是哪裡,一場“速度與激情”正在北非上演。


北非狂沙,看二戰雙方在總體戰略牽制下的“狐鼠對決”


在沙漠之狐的表演下,英軍的散落部隊在人人自危的心理下,只得慢慢向後退卻聚攏,一個月的時間就讓德意軍隊推進六百里,接下來四個月間在英軍慢慢聚攏的過程中又推進六百里。眼看著英軍就要不行了,可是北非戰場最大的特點就是反轉太多。1942年夏天,美國決定加入北非戰場

那年秋天是德國的轉折點,因為德軍在東線戰場遭遇了斯大林格勒戰役,更加不可能給孤軍在北非的隆美爾以援助。而在美軍的參與下,到十月份盟軍的數量已經是德意聯軍的三倍。不僅如此,英國還派出了與沙漠之狐同樣狡猾的蒙哥馬利來接手第八集團軍


北非狂沙,看二戰雙方在總體戰略牽制下的“狐鼠對決”


蒙哥馬利的策略就是,不需要新加入的盟軍從埃及登陸並加入第八集團軍,而是原有的英軍繼續從東邊打,新來的從西邊突尼斯登陸,造成兩面夾擊並逐漸縮小包圍圈的戰略。兵法上講,當自己的軍隊是敵軍倍數的時候,應當採用圍的戰術,蒙哥馬利演繹的就很好。在這種陣勢下,再“狡猾的狐狸”東竄西蹦也只能活動範圍越來越小。隆美爾向其他德國人的普遍性格一樣,內斂而嚴謹,要不然面對這種局面,很可能會站在坦克上向天發出困獸一般的怒吼。

最終盟軍聚合在阿拉曼,北非決戰打響了。咱們看來這完全是一場“甕中捉鱉”的行動,但隆美爾不是“鱉”,也沒有那麼好捉。他在盟軍到來之前就在阿拉曼部署了長達六十公里的防禦工事,最外圍是地雷區;往裡面第二層是防線,數量有限擺不出線形防禦,就擺點形防禦然後半圓形佈置;再往裡是縱深梯隊,步兵在外、坦克在裡;最裡面就是隆美爾主力,火炮、飛機都抱團在一起;而再往後就是地中海了。


北非狂沙,看二戰雙方在總體戰略牽制下的“狐鼠對決”


英軍總兵力23萬,面對總兵力只有8萬的這個扇形防禦陣地,蒙哥馬利勝券在握,但他依然要秀一把。隆美爾不是點形佈置嘛,那麼也就是說如果盟軍從某一個點突擊,其他德軍點就會過來阻擊,蒙哥馬利就想利用這一點和盟軍數量多的優勢在隆美爾各個點上進行同步突擊,讓他們疲於奔命。

從10月23日到10月26日這三天間,盟軍對這個扇形堡壘進行了各個方向的突擊。左邊是印度軍隊、中間是新西蘭南非軍隊、右邊是英國澳大利亞軍隊,結果是三天內上演了一出“趟雷、趟雷、再趟雷,這雷區到底有多寬?”的表演,不僅損失慘重,而且連隆美爾主力都沒見到。

蒙哥馬利只得改變進攻策略,從原先的“玩飄”,改為利用數量優勢像一把鋼刀直接一條線捅過去,並將這個計劃取名為“增壓計劃”。果然還是硬碰硬最有效,盟軍空軍對隆美爾核心區進行大面積轟炸,海軍在地中海攔截了意大利的補給船,陸軍很快就推進到隆美爾面前。德意聯軍全線撤退,而且由於海陸空的嚴密打擊下,撤退過程中幾乎全軍覆沒,只有隆美爾等高級將領和一個裝甲摩托部隊趁著下雨天退回到歐洲,其他軍隊要麼被殲滅、要麼被俘虜。

至此阿拉曼戰役結束,北非戰場的轉折點也到來,雖然後來希特勒在東線佔不到便宜的情況下,意識到了北非對於自身南部安全的重要性,屢次派出新的部隊前往北非,但都被盟軍挫敗。等到北非納粹軍隊全都被肅清,諾曼底登陸也就來臨了。

好了,關於二戰北非戰場聊完了,堅持手繪插圖和通俗表達,希望能得到你的關注和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