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著手裡offer的薪資,去其他家談更高價,可行麼?


拿著手裡offer的薪資,去其他家談更高價,可行麼?

“我把B offer給A公司HR看希望能漲薪,結果A offer被取消。是我錯了還是HR錯了?”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已經一片譁然:「哇你這人不厚道」之類的。其實倒不是那麼絕對。


拿著手裡offer的薪資,去其他家談更高價,可行麼?


定薪有非常多的依據,絕不僅僅是某一個維度。但是綜合起來呢,可以粗暴的理解為:「部門願意投入多少的人力成本在你身上」和「部門給予你的初始預期是什麼檔位」。


我之前也做過幾年招聘,遇到過無數拿著 A offer 來抬價的,有的是口頭,有的是拿意向抬價,有的是直接截圖。甚至有入職當天跟我說我拿到誰家 offer ,我們入職再緩緩重談吧的情況。


拿著手裡offer的薪資,去其他家談更高價,可行麼?


市場經濟下,人才最值錢。做過招聘的朋友都明白這個理兒。你是阿里 P7、P8 的技術大牛的時候,出去面試大家會搶著要你。


  • 什麼?對方要抬價?
  • 拿到了 A (甚至可能還是競品)的 offer ?
  • 還追加了股票期權?
  • 許諾帶團隊?許諾工作居住證優先辦?許諾人才落戶?
  • 加,人一定要爭取。我們能給的都加上。


做招聘的那幾年,趕上我司有幾個新業務招技術架構師和產品老大,是全新的方向,業務很新,團隊也很新,沒啥競爭力。挖人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場景,非常卑微。在公司能接受的範圍內不斷追加和刷新籌碼。


拿著手裡offer的薪資,去其他家談更高價,可行麼?


那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會被取消呢?


別的行業我不敢說,互聯網行業嘛,看個 offer 對方就覺得你不誠信、下個誠信陷阱的標籤可太過分了。不至於不至於。


問題的根源還是在於 A 公司給你的定位和對方老大願意投入的成本。


對方給你的定級就擺在那,成本空間也擺在那。能給你開出去的 offer 大概率也沒多少 buffer 了。當你拿著另一家的 offer 還在要價的時候,對方心裡也要盤算你的預期管理問題和性價比問題了。


如果你在 A 公司老大心裡沒達到那麼高的定位、你想要的又超過了對方的預期,甚至是這會他們又面到了一個比你好比你更便宜更年輕更聽話的人,本來還在糾結,那正好順水推舟送你個人情,去吧。


那麼誰錯了呢?我想都沒錯。就業是雙向選擇,尊重判斷、好聚好散罷了。


而且,當你拿著 B 去找 A 的時候,你心裡更想去哪家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了(否則直接去 B 就好了嘛)。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不具備 Special 人才的特點,就是個正常的候選人(這裡沒有說正常是不好的意思),那請你按照公司的定薪規則,滿意就入職搬磚,不滿意就一拍兩散,咱呢也不是缺了你這塊磚就蓋不起羅馬,你也不是缺了我這個工作就餓死。


做不到 Special 人才,當然不配特殊 off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