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間賽跑 數字化疫情防控“分秒必爭”

人民網-科技頻道

在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戰鬥力。與抗擊疫情的醫生面對病毒的未知一樣,阿里雲的工程師們也要在不確定性中跟疫情爭分奪秒。與疫情賽跑,與時間賽跑,先疫情一步,成為了每個阿里人篤定前行的力量。

從發熱門診上報系統,到摸排系統、來鄭健康登記系統、小區登記系統、企業登記系統,一個個火速上線的數字化疫情防控系統像撒開的大網,向城市的每個角落鋪開,讓網格化管理逐漸有序、精細化;從簡單的信息看板到疫情態勢感知系統,一塊數據大屏逐漸成為了城市疫情防控“大腦”,讓疫情防控決策有據可循、物資和人員調度更加實時。

“疫情當前,阿里雲快速構築起的疫情防控大數據中心和7大系統,已累計匯聚了42大類,超過1600萬條與疫情防控相關的數據,形成了鄭州市疫情防控的全閉環數字化綜合平臺”, 數字鄭州科技有限公司CEO展途說。

外防到內控,與疫情搶時間

湖北武漢,九省通衢。河南省是距離湖北最近的省份之一,也是這次疫情中受輸出型病例波及最為嚴重的省市之一。

當阿里雲高級項目管理專家安毅在1月22日接到了一個重要電話,退掉了離開鄭州的火車票,他接到的指令是在2月1號前上線疫情態勢感知系統,當到現場的時候,指令已經成為過去時。

疫情的蔓延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外防的第一階段戰役已經打響。擺在鄭州面前的緊迫任務是如何儘快確認來自疫區的輸出病例,跟蹤密切接觸者,開展各城區的防控措施,實時統計來自抗疫一線的醫療物資信息需求等一手信息。於是從那一刻起,在安毅的抗疫日誌中,有了這些碎片化的記憶:

1月23日(農曆29)組織團隊與鄭州市所有的城市職能部門聯動,確認需求

1月24日(農曆30),收集數據、數據入庫清洗,數據中臺上線。

1月25日(初一)——1月26(初二),發熱門診上報系統和疫情物資管理系統上線,原計劃72小時上線的發熱門診系統不到40個小時就完成了開發。

1月27日(初三),與發熱門診上報系統同步,疫情大屏上線。

1月30日(初六),社區摸排系統上線。

2月2日(初九),來鄭人員健康登記系統上線。

2月9日(正月十六),社區登記系統,企業登記系統同一天上線。

不能給疫情蔓延喘息的時間,因為背後是無數期盼病例確診及時得到救治的呼喚,每一個上線系統的速度從拿到需求到部署上線,阿里雲技術團隊要分秒必爭。根據鄭州市政府、衛健委的統一部署,鄭州市已經有65家醫院使用阿里雲宜搭火速上線了發熱門診上報系統和疫情物資管理系統。

兩套新系統的上線,幫助抗疫一線的發熱門診,解決了原來使用Excel表格彙總疫情數據效率低、易出錯、反饋慢的諸多弊端,為確診和疑似病例來源和上報、防控用品日消耗,發熱門診工作情況等信息的統一實時記錄提供了有力保障。

病人來到醫院發熱門診,患者通過支付寶掃描,掃碼即可在系統中自動同步個人基本信息系統大大節省了降低了醫務工作者與患者交叉感染的風險,更為重要的是患者的個人信息會跟醫生的診斷信息,一起彙總為患者是否為確診、疑似的名單。後續成為了社區摸排和跟蹤發熱門診疑似病例的重要依據。

發熱門診上報系統和疫情物資管理系統構築起了防控來自疫區輸入病例的第一道數字化防線。“通過數據中臺,我們已經打通了鄭州市打通了所有與疫情相關部門的信息鏈,非常完整,形成了近段時間內返回鄭州,進入小區,去發熱門診就診、確診、疑似病例跟蹤,迅速定位密切接觸者,判斷同乘交通工具信息等的閉環,”安毅說。

隨著摸排系統的上線,鄭州市開始從外防向內控階段轉移,來自城市各個部門的完整信息碰撞出的名單實時更新到社區網格管理員的手機上,對外來應隔離人員進行摸底排查和管理,瞭解他們的身體狀況,是否有新冠肺炎症狀,生活物資儲備情況,有無外出等等;同時,通過摸排系統更加精準有效的防範疑似人員的擴線,最大程度的減少聚集性感染和二代、三代病例所帶來的傳播可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將社區和基層已超過隔離期的人退出隔離名單,再將新的摸排數據添加到隔離名單,摸排週期縮短,效率大大提升,而摸排系統採集到的疫情信息不斷循環,讓社區網格化管理更加有序,精細化。

疫情還在繼續,而城市的機能也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被逐漸激活。各省市逐步將陸路、軌道和航運的交通樞紐和省市界、社區的大門、企業的大門作為疫情防護的重要界點。

面臨較大規模返工潮的挑戰,為應對大量人員返鄭所帶來的疫情防控風險,鄭州市根據不同的場景,使用阿里宜搭平臺上線了返工系統、社區打卡系統、企業打卡系統,做到出入車輛和人員備案、人員健康記錄、疑似病例接觸記錄,感染風險提醒等疫情監控。防控體系層層遞進,為後期疫情風險的定位和管控提供了更全面準確的數據,更好地幫助政府進行決策和迅速的疫情應對,保障復工復產有序展開。

這些經驗,安毅每天都要給來自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和直轄市的阿里雲戰友們重複無數次,幫他們掃清數字化抗疫征途上的屏障。

令安毅遺憾的是,無法將這些碎片化的解決方案做系統的梳理,給戰友們更完整的經驗總結分享,“但是,鄭州用發熱上報系統、摸排系統、返工管理系統,這三套系統是可以打通鄭州整個城市的5、6個管理系統,快速把這個城市用數字技術牢牢的包圍起來。鄭州可以,其他城市也可以。我們希望能夠快速讓更多的省市知道,這裡是有一整套辦法可以實現的。”

“接下來,隨著鄭州疫情防控態勢的逐步深入,我們正謀劃將數字化疫情防控中所取得的成果,複製到教育、商超、交通工具等領域”,展途強調。

疫情就是命令,宜搭臨危受命

當改為鄭州阿里團隊火線馳援鄭州的同時,阿里雲宜搭團隊的碧笙已經處於在後端多線戰時狀態。在內部,宜搭團隊已經先一步投入到了健康打卡系統、全球物資採購平臺的研發中,農曆二十八拿到需求,大年三十上線。外部,來自全國各個省市的疫情需求如雪片一般向宜搭平臺湧來。

宜搭是阿里內部孵化2年的項目,於2019年初商業化。宜搭如其名“適宜搭建、容易搭建”,平臺集合了頁面設計、業務規則定義、數據收集與分析三大核心能力,用戶通過簡單的拖拽、配置,即可完成業務應用的搭建。“宜搭的商業化最初是為了解決阿里巴巴和合作夥伴聯合研發的需求,萬萬沒想到它會在疫情突發的緊急時刻,幫上大忙,”碧笙說。因為它可以讓代碼能力不強或者不會寫代碼、但理解業務邏輯的人員,快速搭建簡單的功能系統。

可以有多快?“不談需求分析和實施,如果只是說開發,熟悉的人,10分鐘;不熟悉,我們有線上支持,30分鐘到1個小時,”碧笙回答道,“我們收到的需求,系統都是1個通宵做出來上線的。沒辦法,前線給我們的時間只有一天,一天必須上線”。

上線不是結束,以健康打卡的系統為例,數據字段的規則是要隨著疫情的變化,不斷迭代,你現在是否健康,是否發熱、咳嗽--現在人在哪裡,是否在疫區—是否有接待過來自湖北疫區的親朋好友—是否去過溫州、台州—是否接待過來自溫州、台州的親朋好友—是否返回工作所在地,返回時間—你的同屋是否已經返回,返回時間……這是宜搭的多樣化定製能力,為系統整個服務的生命週期預留了很多的擴展點和定義複雜邏輯的編碼通道,方便系統後期根據疫情的進展,數據字段的變化等來定製自己的邏輯。

阿里巴巴的健康打卡模版,後續成了各省市的模板,為社區健康打卡

系統、企業返工系統鋪平了道路。同時,也將阿里雲臺的零編碼、低門檻、可視化、一站式交付、多樣化、定製強等技術優勢發揮的玲離盡致。

快速瞭解阿里內部需求之後,“宜搭臨危受命,承接了浙江省衛健委的醫療物資上報管理平臺”的開發任務,平臺要求覆蓋浙江11個地市1000多家抗擊疫情的定點醫院,滿足衛健委統一調配物資,如防護服、口罩等抗疫物資,疫情定點醫院及時上報庫存情況。解決了上千家醫院物資上報管理中遇到的彙總效率低、反饋慢、數據錯亂等緊迫問題,從而大大提升了物資調配的靈敏度和實時性。

該平臺完全使用阿里雲的定製化模板進行開發,前端呈現頁面的組件、服務端流程和配置業務邏輯規則都基於可視化拖拽的方式完成,所見即所得。另外,

阿里雲對疫情相關係統交付的支持,將一直免費持續到疫情結束。

“這套醫療物資管理平臺,已經第一時間拿到浙江省衛健委的免費授權後,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和模板,已經完全免費開放出來,希望讓全國各地的疫情防控部門,有物資調配需要的部門,儘快使用”,碧笙強調。

在宜搭平臺上針對醫院的物資上報和調度組件有30個就緒的模板,摸排系統有10幾個模版。利用模板,十分鐘就可以實現功能實現和頁面呈現,“希望更多的部門可以使用,畢竟我們都在和病毒搶時間”,碧笙不斷強調。

有多少機構使用呢?“昨天(2月11日),流量突然上來了,有上萬個用戶登陸了宜搭,初步統計了一下,大概1千-2千個企業和部門,”碧笙說。

數據大屏,疫情防控“大腦”

“數據大屏最開始是用於阿里巴巴雙11的實時系統,原來看數字實時的跳,是一件心情特別快樂的事情。現在數據大屏放在疫情態勢上,最開始數據通了還挺高興的,然後他每跳一下就是一個鮮活的生命沒了,心情還是挺難受的”,阿里雲數據智能產品DataV團隊的寧朗說到。

目前阿里雲數據大屏支撐浙江、鄭州、成都等10餘個地市,20多家重點客戶進行疫情大屏的搭建。並開放了免費使用疫情大屏模板,已經有61個企業和部門在使用。

數據大屏最早解決的數據彙集的問題,初期主要是聚焦在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病例的呈現。但隨著發熱門診上報系統和摸排系統的上線,一線的指揮部門希望掌握未來趨勢的變化,數據要從有新冠前期症狀(如發熱、乾咳、腹瀉、乏力)的社區就診數據來看,瞭解數據的宏觀變化情況,通過數據可視化的方式能夠迅速得出區、街道、小區的前期症狀患者分佈,來判斷這個區域的疫情風險指數。

此外,數據大屏幫助管理者和決策者規範各條戰線彙報的數據質量,數據字段是否符合規範標準,不用人工比對,因為大屏的接口是標準的。確保摸排系統、發熱門診上報系統裡面的數據都能夠準確,同時不能給一線醫務工作者、社區網絡管理員增加數據填寫負擔,為疫情防控爭取時間。

“數據大屏的可視化不僅僅起到彙總的作用,而是讓這些數據產生碰撞和疊加”,寧朗說。

在寧朗眼中,每一條數據在此刻比過往都要重要,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適合說“數據就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希望依託數據大屏將前端多維度、海量的數據匯聚到數據中臺,“可視化是一種表達”,數據大屏團隊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有效的表達信息,“因為數據不是匯聚上來就能說明問題的,而是要準確的表達和呈現出來,讓一線的管理者能夠一眼看清楚疫情防控不同階段的關鍵所在,讓決策者做出最為精準的決策,比如打點的方式來展現每個區域的數據,似乎除了製造恐慌,不能幫助決策,所以我們很快調整為紅橙黃三色來表達疫情的輕重程度”,寧朗說。

而且,隨著疫情的發展,數據可視化的表達重點,也要隨著變化。前期發熱數據是關鍵,因為它和地理位置數據結合能預警未來14天的態勢,來進行社區管理人力的調配和協同。隨後,醫療物資告急,物資數據的呈現就成為關鍵。再後來,管理人員的移動性要被考慮進來,他們白天要在各個區縣之間瞭解一線情況、管理指揮,晚上才能回到數據大屏指揮室,那麼數據呈現的移動版本就變得格外重要,將疫情數據看板集成到政務釘釘的小程序中,手機屏幕呈現的有限性就要換成柱狀圖、折線圖來呈現重點數據的變化,以滿足管理者及時看到核心指標、並實時管理決策的需求。現在返工人員的健康數據和過去的流動數據,已經成為關鍵。數據邏輯不斷優化的同時還要考慮安全性,政務釘釘的分級授權、不可轉發、截屏監控等功能,就防止了敏感信息的洩漏和濫用。

大屏對多細節的把控,將抗擊疫情的戰鬥力充分釋放,給了決策者和管理者強有力的支撐。比如,疫情風險預警、口罩等物資調度、社區網格管理員和排查人力是否充足等,以及疫情防控的各個部門互相打通、互相協調。“大屏的作用,就是一張指揮室的作戰地圖,我們面對的就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寧朗說。

“目前,數據大屏已經逐漸將疫情防控、物資調度、返程人員進行了可視化”,寧朗強調,“我們正在為北京首農打造針對疫情期間肉、蛋和蔬菜等菜籃子價格變化的民生數據大屏。”

針對全國疫情發展的態勢,以及各省市所處的階段,阿里雲正在攜手合作夥伴浩鯨、駐雲、盛迅、粒度等合作伙伴,加快將疫情數字大屏的變成模塊化、模板化的套裝,這些已經經過共性需求、驗證過的模板和模塊,都是帶著管理決策者最佳實踐的經驗所在,“我們只是希望更多的省市可以趕快用起來,一定能幫助你的決策,它是免費的”,寧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