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网课变得更有意思?

晚晚晚晚安876


第一点你本身就是有智慧的,你不要觉得知识都高高在上,而你不需要绞尽脑汁去学习,在压力中,在痛苦中才能获得知识。你内心里有爱与你同在,你也有智慧,你的一切能力都是具足的,你不是匮乏无力的,你是宇宙的珍宝。你不需要在压力中费力跋涉,学习是快乐幸福的好事,你值得学习好,也值得感受学习的乐趣。相信自己,把心安静下来,在生活中发现快乐因子,去运动和收拾房间,你身心灵愉悦能更好的预备去学习。然后常常肯定自己的价值,我有高贵的灵魂,旺盛的生命力,我爱学习,我能刻苦不怕困难,我是有力量的,我是有爱的,我心底光明积极,我期待自己学习好,我追求卓越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自己。设定每一部小目标小计划,每天有进步,自己快乐有成就感,有希望感。做题时连接爱和智慧,就像一上网课就链接上电源了,让快乐智慧涌流入心田,然后跟随内心的智慧答题,你会发现有神来之笔,意外的高成绩哦。


志穗姐姐


如果想让网课变得有意思,那么需要有一个有意思的老师,上课老师死气沉沉一切都是白云,一位好的老师会让上课气氛变得更加有内容,有文化,有底蕴,记得儿时上课尤其是早上第一节课会非常困,下课后总要眯一会才能打起精神来。


土豆George


【蕗蕗老师说】

由于我教的是一年级小朋友,他们本身注意力时间就短,而且还容易被家中的家人和事情分散注意力,所以我也一直在思考和尝试让孩子们上课时能够更加专心。

我的做法是首先利用好网课软件的轮播功能,让学生轮流上台,有时我会刻意调快轮播的时间,这样可以有更多的学生能够出现在屏幕上。当我发现有不专心的学生时,我会暂停几秒,然后开几句玩笑,在大家的笑声中这个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回来了。

其次我在课中会多设计一些互动环节,有的时候是游戏,有的时候是放视频让学生找关键信息,有的时候是让学生上台展示,总之就是多给学生说的机会。

另外我还会利用好网课软件中自带的功能,比如说抢答器、小黑板、计时器等功能,让学生们边玩边学,他们都很乐于尝试这些新功能。

最后就是要依靠教师强大的个人魅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了,可以选择问候一下学生,可以观察一下学生的动态或者变化,可以跟学生示弱自嘲等等。

如果还有疑问欢迎来问,蕗蕗老师很愿意帮您解答。


蕗蕗老师


自从网课开始以来,很多人都觉得上网课没意思,毕竟网课和传统课堂不一样,在传统课堂上,老师有时候会和学生说一些段子来调节一下课堂气氛,毕竟时间是充足的。但是上了网课之后,上课的时间少了,老师一心赶着进度,或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老师们也无法尽情的展现自己的幽默和才华。

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觉得网课实在是太无聊了,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网课变得更有意思一些呢?


改变上课语调

首先我觉得最容易让课变得有意思,就是改变老师上课的语调。网课最忌讳的就是上课语调平平,通篇都是一个调,学生本来一直在看屏幕,很容易走神,如果老师讲课语调平平,很容易变成催眠曲。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考研英语讲师王菲的课,我就很喜欢这个英语老师的课,因为我觉得特的课很有自己的特点。她本身是东北人,而她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充分发了自己身为东北人的优势,语调高低起伏,还带着东北味儿,时而抱怨时而娇嗔,很有个人风格,非常吸引人。

而我在大学的时候上微积分,数学老师是刚毕业的博士,记得很清楚,那是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女士,看起来严肃又认真,讲起课来慢慢吞吞,毫无节奏感,如果非要说,那就是语调平平。

我记得很清楚,那个时候只要她一张嘴我就困,一起来和我一样的同学,整个班至少有一大半儿。所以说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当时的数学课堂是怎样的情景。

前两排的同学是不敢睡觉的,但也没有几个是在认真听课的,而后面一大半的学生都趴在桌上,大部分学生在睡觉,小部分学生在玩手机。说真的,这真的不能说明我们班的学生不爱学习,因为我们在其它课堂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实在是这个老师的课太没有吸引力。我很感谢老师的教育,但也无法否认,讲课时的语调对学生的状态有多么大的影响。



善用表情语言

想要让网课比较有意思,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善用表情语言,但这个比较适用于直播露脸的老师。

有的老师有自己独特的表情语言,比如说挑眉,撇嘴。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觉得这些老师不够严肃,没有老师的样子。可是却觉得这样的老师才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欢。

因为这些表情语言会使老师变得更加的灵动,而且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觉得这个老师好有意思。而且用一些表情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你直接问怎么样好不好,效果要好得多,尤其是老师和学生熟悉了之后,学生更能通过老师的表情语言来判断出老师的意思,以及猜测出老师此刻的心情。

老师挑眉的时候往往带着得意的表情,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可能还会觉得你看老师这小表情真是太可爱了,在这些表情语言的运用中,学生和老师的默契会慢慢加强,更愿意顺着老师的思路去思考,减少跑神儿的状况。

如果老师的手也能露出来的话,加入手势语言效果会更好。



总结:是不管是上网课,还是在传统课堂中,如果老师上课没有意思,都会降低学习效率。不管是在网课还是在传统课堂,要想让课堂变得有意思,都需要想办法,动脑筋。最常用的就是,通过特定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或是课堂上讲一些短的小段子来活跃课堂气氛。

但是不管是通过什么方式,只要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老师上课有意思达到这个目的都是很好的方式。

我所说的也不是全部的方法,应该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方法,如果大家有更好的见解的话,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分享,谢谢。

我是英萃思听,九零后中学英语老师,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还不错,那就帮我点个赞吧,谢谢。


凌乱笔翼


网课让学生更专注,我认为:

1,语速,记得前几天我弟听一个语文网课,语速真的很慢,可能想声情并茂吧?但是语速过慢的话,学生的专注度就很容易被分散,认真听得概率就小了,等回过神的时候,发现,又开始新的东西了,同样,语速也不能过快,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节奏,导致放弃心理的产生。这样效果也不高。

2,内容,网课内容当然是一定的,要符合本节所讲主旨,但知识是死的,我们可以活着把知识讲出来,可以加强该知识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吧,为了让学生产生更好的兴趣,就要把生活引入内容,毕竟每天都在生活,这样学习中生活,生活中学习,学生兴趣也会更浓咧。

3,互动,虽说互动能够保证部分学生的专注度,但是也不是一个每个孩子都愿意和老师互动,像极了老师点名上台验算,所以,互动要注意形式,也要照顾到每个学生的情绪,同时也要做好化解尴尬,情绪的准备。当然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进行互动,爱玩之心人皆有之,何况是学生呢。

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如果有不当的地方,谢谢大家给予指正。[害羞]


银漂亮是静静


在线讨论说明通常是这样的:“请针对某某话题,发表你的观点,另外要在截止日期之前,回复至少两个同学的帖子,但是不允许只有‘我同意’之类敷衍的发言。”这个规定貌似兼顾了互动的数量和质量,但是我们会发现各种“水帖”就是在这种题目下诞生的。学生的发言完全符合要求,但是并无通过讨论彼此长进。在线讨论,可能是网络互动最为主流的一种互动方式,也是少有的你可以打分的一种互动。在我看来,讨论也是门技术活。促成有效网络讨论,需要考虑如下五个方面:老师、学生、规定、问题、工具。

图二、网络讨论中的要素

老师引导:老师在网络讨论中,起的作用不仅是教学,也包括话题的主持、引导和控制。老师需要考虑:自己到底是否参与讨论?有时候老师不发言,学生可能发言更活跃。有时候老师适当发言,会让讨论在既定轨道上展开。老师可以扮演那种“苏格拉底”的角色,通过有效地诘问,诱发出学生的观点、疑问和思考。比如他们可以追问:“你说的这个观点,怎样和我们今天说的……结合起来?”“观点很好,但是有没有例子?”“你说的这一点,有正式文献支持你的说法吗?”“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另外有人持相反观点, 认为……,你怎么反驳?”“假如是……情况,你觉得结果应该是怎样?”

如果讨论失控,老师需要加以干预。不过有时候,我发觉出现一些小小的插曲,也可能让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比如我参加的一个聊天群,一开始大家都不怎么发言,突然跑来一个做“奇门遁甲”广告的,说用三块钱可以测未来,大家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也把别的发言带动了起来。所以有时候出现意外,老师也不是立马去干预,如果话题安全,可以“让子弹飞一会儿”,否则管得太死,大家噤若寒蝉,也是不好。

问题设置:出现前面的那种水帖,可能是问题的设计不合理。讨论的问题,记住不要问那种知识性理解性的问题,比如让大家讨论唐代是什么时候开始,如何定义某个概念等。事实性的问题用测验即可检测,不必讨论,不能让学生为了互动而互动。而另外一些问题,需要概念在现实中的运用,或是有不同视角,能激发批判性思维,提出来就会有更多有价值的讨论。问题需要有一些探究性质,要让学生有所调查或者研究,才能给出有质量的回答。问题最好没有明确的、非此即彼的答案,比如传染病期间,中国人戴口罩,不戴被人另眼相看。而在美国,人们不建议健康人戴口罩,戴口罩是极少数,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这种问题就很有“嚼头”。学生可以从医疗、文化、社会心理多个角度去寻求解答。

还有一种讨论,基于问题的解决的。例如一些社会问题,真实案例,需要社会给出答案。这些问题,可找到和本课程、本单元教学的结合点,作为讨论题提出来。或许大家会说:这种问题,院士、专家都解决不了,你让中小学生去讨论不是胡扯么?这可不一定。青少年的讨论未必能产生成熟、有效的解决办法,但这个过程让他们得到课程的学习,也成为更负责的社会公民,是很有意义的事。再说了青少年创意多,脑洞大,万一被他们讨论出了办法呢?

出讨论题的时候,还可以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

“当头一棒”:给学生提出一个和常识相悖,但被研究支持的观点,让学生去讨论。

“正方反方”:可以让学生针对一个话题,设置正方反方,去做一些辩论。不过这不必是那种竞赛性质的辩论,只管输赢,应该添加一种可能:学生若发现自己立场错误,而对方更有道理,可以让自己被说服。任何讨论,如果进入的时候打定主意只顾捍卫自己的正确,也不是合适的思维态度。

“大陪审团”:法庭上的陪审团(通常是12个人),听取原告被告的各自陈述和法官的审问之后,经过讨论,形成统一的意见。老师可以布置一个讨论题,要求学生充分讨论后,最终形成一致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意见。

“反思与衔接”(Reflect and relate):讨论也可让学生各自反思,将讨论内容和学习内容关联。这可以是学习总结的一种有效方式,让学生各自抓要点。大家相互得到学习。

学生类型:在讨论中,学生有不同心态,需要及时识别并有效管理。我试图用十二生肖总结这些不同的类型:

鼠型讨论者:喜欢找“洞”,寻找他人的毛病。

牛型讨论者:忍辱负重,承担很多发言的任务,负责自己所在群组最多任务。

虎型讨论者:虎有虎威,这种讨论者对他人形成威慑,搞不好成为网络欺凌者。

龙型讨论者:“飞龙在天”,龙型讨论者会离题万里,带偏节奏。

蛇型讨论者:蛇藏于洞,有的讨论者在讨论中“潜水”,不肯发言。

马型讨论者:骏马奔腾。马型讨论者话题跳跃过快,他人可能无法跟上。

猴型讨论者:猴子活跃。猴型讨论者发言活跃,全程高能量。

鸡型讨论者:鸡定期打鸣,有的讨论者定期发言,比如只在星期一发言。

狗型讨论者:狗的特色是忠诚,这些讨论者自始至终忠于开始的话题,不多发散。

兔型讨论者:兔子善跳,兔型讨论者可能的习惯是话题跳跃过快,与狗型讨论者相反。

羊型讨论者:羊温顺听话。这类讨论者可能是课程中怯生生的新手,需要给予信心和鼓励。

猪型讨论者:动物中,二师兄给人感觉愚蠢,但动物学家认为它们智商很高,这种人属于“狡猾的愚蠢”(deceptively simple),不要忽略这些讨论者,有时候甚至可以把他们的貌似简单的问题提出来,让讨论更有质量。

这些类型当然不能囊括所有的学生,也和讨论者自身的生肖无关。这无非是择一动物属性,试图关联到讨论中人的形态。一旦识别到发言者的不同形态之后,老师是可以对症下药采取不同应对策略的。比如可以鼓励潜水的学生多发言,甚至可以问:“小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对于话题的过度跳跃,也可以给拉回来,以免扯得太远,导致教学目标无法实现。“鸡型讨论者”可能只定期打鸣,例如只在星期一出现,其他时间不看讨论,他们会错过星期四、星期五的一些同学的发言,需要有所提醒。这些管理是比较费事的,有时候老师可能需要一个助教,帮助维持讨论的秩序。

讨论规则:讨论也会翻车。“不知者不为罪”,有些规则事先不讲好,事后试图约束,则难度大得多,也难以服众。华南师大的于仕琪教授曾告诉我,他见过一付费课里有孩子嘲笑老师胖,甚至说脏话,导致全班被禁言。这个问题的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是在讨论之前“约法三章”,告知讨论的规则和期望值是什么,如果犯规又是什么结果。如果“规则”给人冷冰冰的印象,压抑讨论,也可以换成“期望值”或者“网络礼仪”的说法。弗吉尼亚·谢耶(Virginia Shea)在《网络礼仪》(Netiquette)一书中总结了十条礼仪,我稍做了一些补充和修改,可以作为参考:

记住我们都是人,都有各自的需求,也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

用现实生活中的文明礼仪要求网上的自己,不要因为在网上,就可以以为所欲为。

了解自己的环境。不同的讨论和群组,大家的期望值可能有所差异。不同社区有各自的文化,要了解他们的细微差别。平时可能大家也注意到,有些人在单位当个小领导,颐指气使,到了同学圈还是这样,就会让人侧目。

尊重别人的时间和带宽、流量限制,不“分享”一些自己喜欢,但可能浪费他人时间和流量的东西,包括视频。

注意自己的形象,珍惜自己的网络羽毛。不要以为是在网上,就可以乱说乱发,网上不负责任的说法,会跟随一个人更久。电子足迹更难抹除。即便你自己删除了,也可能被他人截屏,困扰很久。

分享自己知道的“专家知识”(expert knowledge),比如可能会帮助老师、同学的一些知识,但不分享网络上其他人也在分享的大路货。

不要陷入骂战不可自拔。

尊重他人隐私,不透露他人的个人信息,也不能不经他人同意,分享和他人私下聊天的截屏。

不滥用自己的权力。网上你“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未必都是你“应该”去做的。

原谅他人的失误,我们都会失误,不如大家都宽容一点。

这些说法,老师自己平时参与的各种聊天群里,也应该多加使用。网络讨论,应该是训练这些网络礼仪的一个好环境。这些礼仪有助于学生成长为更负责、更文明的网络公民。除了上述礼仪之外,老师还可以对于文字表达,增加一些额外的期望,例如讨论中能否使用表情符?对语法和错别字有无要求?是否要求增加文献出处等。

工具运用:最后,我们说说讨论工具的使用。讨论的工具通常是非同时在线的讨论区(discussion board, forum),也可能是大家都可以编辑的维基网页、博客等。不同工具的功能有细微差别,老师要善于使用。比如,如果是用维基网页讨论,要注意不要无意中删除彼此的发言,如果是博客,要发布进入的地址。

线上讨论区的使用,也有很多有趣的技术考虑,例如:

课程开始说明将使用什么工具开展讨论和互动,如何进入,如何退出。

决定讨论放在课程的什么地方。我建议使用就近原则,放在和相关教学内容一起,比如放在同一个单元里。

明确发言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可以使用技术手段开放、关闭发言。

规定是允许跟帖,还是仅让学生每人针对话题,发表自己的反馈?

可设置讨论区为先发帖后回帖。学生如果自己没有发言,而先看到他人的发言,自己的发言恐怕会因群体压力等原因,受他人的影响。有些课程管理的软件,是有“不发帖不能看到回复”这种功能的。

规定是否使用评估量表评估。

规定是否打分,根据什么标准打分。

如果发言比较长,建议学生备份自己的发言,以免网络死机或他人误删,导致所有内容消失。

决定是否使用匿名发帖的方式,有时候为了创造安全的环境征集大家意见,可以使用匿名发帖的方式。如果是公开论坛,需慎重使用匿名方式。匿名帖如果不可逆,发现不合理的发言后不便干预。如果可逆,匿名可追踪到人,则对学生不公平。如果仅仅是收集学生意见,可采取其他的工具,比如匿名问卷调查,其结果只有老师自己看到。

当然,互动的工具远不止在线讨论这些。其他工具包括小组作业、项目作业、博客等,但我想如果认真思考了问题的设置、技术的运用、学生的可能形态、规则和礼仪、老师自己的作为之后,不论使用什么工具,都可以展开高效、有趣的互动。这些互动,会形成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它对未来可能在虚拟环境下工作的学生,是极好的训练。这不正是教育要做的事情之一吗?


教苑杂谈


只要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书育人的职业,可能都渴望自己的课上得有意思吧?因为只有课上得有意思,才能让学生们喜欢我们的课堂。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课堂仍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把课上好,是每位老师的最重要的“看家本领”。

一、阅读教学中,教出“恍然大悟”来,有意思。

在小学生的眼里,老师上的“好课”就是觉得“有意思”。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在分析讲解课文时,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着重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但是课文中有许多东西学生还是很难感悟出来的,需要老师的引导、点拨和讲解。老师一味的“放”和一味的“讲”,同样不可取。课堂上于老师总是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时,进行恰当地引导,点拨,学生们都会有“拨云见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脸上洋溢出那种“恍然大悟”的异样神情。比如他在《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引导学生思考林冲的人品,用一个字概括出来。他先让学生找出 重点段3、4、7段,画出写林冲的重要词语,边看,边想,通过这些词语去思考林冲的为人。学生在于老师的引导下,体会到了林冲的礼让、忍让、谦让、宽让,总结出能概括林冲人品的一个字“让”。课堂上学生们兴致盎然,细心领会文本,感觉到“恍然大悟”来!

二、有感情地朗读,有意思。

课文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辑精挑细选的精美经典文本,如果课堂上老师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还可以启迪他们的智慧。于老师在课堂上做到了“读谁像谁”,他声情并茂地朗读,让学生进入了文中人物的内心,理解人物的情感。《猪八戒吃西瓜》这篇文章,在于老师的感情朗读下,学生们明白了八戒的贪吃,孙悟空的执着!

三、把课上得有意思,还包括轻松的课堂。 凡是听过于老师的课,都感觉到他的课上得很轻松,有时学生是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效率高,效果好。比如他执教的《狐假虎威》、《狐狸和乌鸦》,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情趣,学生喜欢这样轻松游戏的课堂。


夜月SH


本人也是最近跟学生上起了网课,觉得有几个办法不错。

1.有网上直播的方式,稍微带一点自嘲押韵搞笑的段子

例如

同学们,你们的十八线网红女主播老师又回来了,今天的直播不需要同学们点赞,不用你双击,不要你刷🚀,只要你竖起耳朵,拿起笔,认真听课即可,条件很简单,按照说的做啊!

2.可以在课堂或者课件上适当插播一段与课堂内容有关的视频或者短片,以达到振奋人心,提神醒脑的作用。

3.用饱满的感情和语调通过屏幕去感染学生,情绪也是可以传递的。


闲不下来的小晨


因为是在家上网课,在一个相对舒适轻松的环境下,学生上网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确是很容易出现的问题。我认为解决方法主要是加强监督、增加有意思的互动。

1、加强监督。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的注意力回到课堂。比如,轮流把学生拉上讲台,多对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来回答,等等。总之,是要采取一些方式来避免学生开小差。

2、增加互动。上网课的确和线下上课很不一样,上网课有利有弊,但上网课也有很多可以吸引学生的有趣的地方。比如,讲讲有意思的段子啊,刷个穿云箭啊,什么的。我最近也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方式,可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放首歌,请同学开麦唱歌,玩个小游戏等等。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让学生提高注意力,集中注意力在网课上,要加强监督,增加互动,善用技巧,活跃氛围。


扇贝will


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饱受网课折磨的孩子们和老师们似乎已经找到了一些门道,至少在操作上没有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把麦克风打开或者摄像头打开的现象了,上课的纪律也好了很多,但是上网课究竟有多大收获,就不一定了

在每天从早八点到十二点,再从两点到五点,还要在桌子跟前忙碌将近一个多小时甚至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能够完成作业的孩子们,可以说是相当的苦恼了。

那么,如何让疲于上网课的孩子们更加轻松地学习,从而不会将一天那么长时间紧盯着屏幕当做一件痛苦的事情,就需要上网课的老师们多下一些功夫了。

那么,对于老师们该如何进行,才可以让网课变得有趣一些呢?

一、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多媒体)

著名的认知神经科学专家玛利亚.哈迪曼曾经写过一本书《脑科学与课堂:以脑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在其中揭露了人类对于大脑的错误认知。比如,有很多人曾经说:教育是个性化的教育,每个受教育的孩子都有各自的特性,所以我们的教育方案也要针对每一个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制定,这样可以实现个性化的教育。

但是在美国科学家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个性化的教育一方面实现起来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并没有特别的效果。但是,授课老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授课材料的多样性,就可以保证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够有比较充裕的注意力,并且最终的效果也比较好。

根据这项研究,授课老师需要在课堂中使用多种媒体教学方式,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语音教学模式,比如在有关概念讲解的时候可以使用一些小视频作为讲解,或者有一些相关的媒体文件(尤其是现在这样一个由于疫情,孩子们没有办法在现场看老师演示的情况下),使用一些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环节用来阐释讲述的内容,对孩子们的帮助是非常有效的。

二、课程时间分配的合理性

根据青少年身心发育的规律,每个阶段孩子的注意力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需要老师们要注意掌控课堂的节奏,可以将自己所讲授的内容按照模块进行划分,每一个模块的讲授时间大约控制在5~7分钟左右,随后留下相应的练习时间,当孩子们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还没有过去的时候,就开始了下一个环节的讲授。这样可以保证孩子们在听课过程中的注意力是相对比较集中的,这样授课的效果比较好。

同时,对于在作业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单独的讲解,而对一些个性化的问题,也就是出现的频率不是很普遍的问题可以在课后和孩子进行单独沟通或者将解题步骤写得详细些发到授课群里,指定孩子们进行学习,尤其是没有解答出此类题目的孩子们。

三、老师授课的风格调整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是形容这些因为疫情原因不得不进行网上直播授课的老师的:【我本来是一名老师,可是新冠硬生生把我逼成了一名十八线的主播】,每次课程结束的时候,都很想来一句“各位老铁们,鲜花火箭走起来~~~~”。

其实,在网上授课过程中,老师的风格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要变得比原先线下授课的时候活泼一点,甚至有时候可以给大家开开玩笑,讲个小段子或者笑话提提神都是可以的。

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上保持足够的专注,毕竟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老师还可以施展粉笔打法,但在直播间里如果不停地纠正某个或者某几个学生的不当行为,老师就会比较累了,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上课的效果。第二个方面是为了调整老师的状态,让老师能够随时保持相对比较旺盛的精力来讲课,毕竟隔着屏幕上课,很多老师难以发挥出正常的状态,加之不清楚屏幕那端的孩子们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上课的老师们就会有一种惴惴不安的心情,还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

正如多年之前,程老师在微信上讲课时的感觉一样。先是在西北教育联盟的一个微信群里讲《家校关系如何维护》,由于都是教育系统,大家平时也经常讲微课,所以配合的非常好,鲜花、掌声、红包那叫一个热烈啊~~~~,但当程老师后来在学员群里分享《如何进行看图写作》,指导机构的孩子们如何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微信群里就相当的冷清了,又因为是在晚上讲课,周围非常的安静,这时候就感觉到一种孤独感,很不舒服。所以我非常能够理解那些被迫成为十八线主播的老师们。毕竟一直是在讲线下课,讲线上课程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原先线下课程的一些习惯带出来,就感觉很不适应。

所以在线上直播授课的时候,老师们要适当调整下自己的授课风格,这样教学效果就会更好些。

四、组建学习小组

刚才我们说的基本都是老师在教学方面该如何进行调整,以便于孩子们能够喜欢上网课,并且能够专心上网课。但缺少了同学陪伴的学习,毕竟还是有些冷清的,如果有些孩子学习的时候不是很自觉,那么效果就不会好。

每个班级按照自然组的划分,将一个组的学生编成一个个线上学习小组,老师可以在课后抛出一个问题作为小组讨论的题目(这个题目可以有一定的难度),最先做出来的学生可以过一下小老师的瘾,给小组的同学们讲述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以及相应的解题思路。并且给予一定的表扬。同时,还要对这些情况进行记录,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在开学后有一定的奖励。

五、结束语

当孩子们首先感受到老师在网上授课过程中发生的改变,就会很好奇,注意力就会比较集中,再感受到老师上课中间的趣味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乐趣的时候,自然就会对上课更加有兴趣,授课效果也就不用赘言了。

总而言之,注重上课风格的调适、课程内容的丰富、课件展示多种多样,孩子们上课自然效果就好。


全脑开发程老师: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主做全脑开发师资培训、零秒思维写作师资培训和家庭教育指导,期待与更多的朋友一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