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一直把提高公眾安全感和執法滿意度作為履職盡責的首要任務,在積極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加強訴訟監督,關注民生熱點化解矛盾息訴罷訪等方面舉措不斷,各項工作都獲得了社會和群眾的認可和點贊。在2019年全省安全感滿意度測評中,潘集區檢察院全年滿意度綜合指數位列淮南市政法機關第一。其工作成效被刊登在淮南日報3月19日頭版,在全市範圍內予以經驗推廣。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一、立足刑事檢察職能,強化“兩項並舉”提升群眾滿意度

緊緊抓住影響全區大局穩定的突出問題,依法履行檢察職能,全力維護全區社會和諧穩定。全年共受理審查批捕128件165人,批捕102件127人;受理審查起訴191件271人,提起公訴139件197人。積極參與社會治安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提起公訴“黃賭毒”案件18件20人。批捕邪教組織犯罪2件2人。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

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強化責任擔當,強力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建立完善快捕快訴、線索移送、退查報審、協同辦案工作機制,保持高壓嚴打態勢。全年共辦理涉黑惡案件6件,其中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1件,惡勢力犯罪集團1件,其他惡勢力犯罪4件,辦理的張某某“套路貸”案件在立案之初,即提前介入,涉及被害人90餘人,涉值229萬餘元,引導公安機關蒐集證據,僅幾天時間就以涉嫌黑社會組織罪批准逮捕,實現零突破。提起公訴5件,法院判決生效1件。堅持“破網打傘”、“打財斷血”雙管齊下、雙向發力,嚴格執行“兩個一律”、“三級簽字背書制度”,加強協調配合,形成打擊合力。全年共移送線索12條,成案1件,督促有關單位立案2件,認定保護傘2名。

全面落實中央關於保護民營企業的決策部署,找準檢察工作保障和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切入點,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辦理的黃某某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犯罪嫌疑人認罪認罰,並表示願意全額補繳稅款,院對該廠生產經營等情況進行深入實地瞭解後,考慮到企業經營人法律意識淡薄,系初犯、偶犯,且情節較輕、社會危害性不大,一旦採取強制措施會面臨企業破產、工人失業的境地,導致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失衡,據此作出不批准逮捕決定。通過實地考察該廠生產經營狀況,與區教育局等有關單位聯繫貨源,成功挽救了一家瀕臨破產的民營企業。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二、信訪維穩化解矛盾, 強化“窗口服務”提升群眾滿意度

推行“溫暖控申”,努力擦亮控申服務“窗口”,主動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促進案結事了,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開通12309中國檢察網網絡接待平臺,利用受理控告申訴、法律諮詢、案件信息公開和接受外部監督一體檢察服務,實現線下“線下”接待與“線上”接訪兩種方式並行。全年共接收來信來訪23次30人,嚴格執行“群眾信訪件件有回覆”。對受理的信訪案件,按照統一受理、歸口分流進行答覆和辦理,有效地維護當事人權利。認真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檢察環節各項措施,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全力維護全區和諧穩定。堅持參與全市檢察系統“大接訪活動”12次,對接訪案件均能做到七日內程序性回覆,三個月內結論性回覆。通過開展入戶走訪,瞭解群眾訴求,及時處理群眾遇到的問題,化解矛盾糾紛。注重保護特殊群體利益,關注貧困人群的司法救助工作,對符合司法救助條件的1人實施救助。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三、關注民生民利問題,強化“為民意識”提升群眾滿意度

加大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力度,堅決懲治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守護綠水青山,保護共同家園。開展“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專項監督活動,聚焦校園食品、網絡外賣等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制發檢察建議2份。督促轄區內18家無辦學許可證又從事集中供餐行為的幼兒園進行整改;紮實開展“美麗鄉村檢察行”活動,對農村廁所、垃圾、汙水“三大汙染”領域進行抽查,對潘集鎮群眾反映強烈的煤銷路揚塵問題進行排查,開展生態環境、資源保護法律法規宣講,讓村民增強法治意識、環保意識。進行“坑農害農”大掃除,對於破壞水源、土地,非法佔用耕地,生產、銷售不合規農藥、化肥等違法行為堅決舉報。開展護農助農大行動,與區環保局、國土局等部門加強銜接,積極發現破壞農村環境、侵害農民權益等違法行為案件線索,利用法律監督的方式, 保護農村自然環境。

全面落實“一號檢察建議”,關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長。開展“以攜手關愛、共護明天”為主題的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學生代表走進檢察機關,深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由檢察長擔任法治副校長,開展“法治進校園”集中宣講,協同教育主管部門,排查校園安全隱患,增強學生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觀念。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四、優化檢察公益訴訟 強化大局意識提升群眾滿意度

充分發揮訴訟監督職能,探索生態環境保護、汙染物治理新路徑,4件淮河流域生態環境破壞刑事附民事公益訴訟案件,2件非法煉鉛汙染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均取得法院判決支持,實現了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目的。辦理的淮河流域安徽段非法採砂第一案——汪某某等人非法採礦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作為全省觀摩庭在淮南市中院開庭審理,受到了省、市各院領導的充分肯定,具有典型代表性。最高人民檢察院組織20名駐豫、陝全國人大代表實地考察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給予了“有力度、有創新、有效果、有情懷、有眼光”的高度評價。

尋求同級人大、黨委支持,在全區印發《關於支持潘集區檢察院開展公益訴訟工作的意見》,探索設立公益訴訟賬戶,用於生態修復費用的繳存。公益訴訟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國檢察機關中具有一定影響。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五、加強檢察隊伍建設 強化使命擔當提升群眾滿意度

加強政治建設,強化使命擔當,密切檢民幹群關係,堅持把政治建檢貫穿到檢察各個層面,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提高幹警政治站位,保證檢察隊伍絕對忠誠。

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組織幹警深入幫扶村走訪貧困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堅持從嚴治檢,認真開展“三個以案”警示教育,狠抓黨風廉政建設,開展警示教育活動,認真落實“兩個責任”和“一崗雙責”,狠抓正風肅紀。堅持素質興檢,提升隊伍素能。組織開展全員輪訓、外出交流學習、專題實訓和網絡培訓等21場次,參訓300餘人次。積極開展愛國主義及黨性教育活動,舉辦“道德講堂”活動,加強理論調研,3篇論文入選國家級論壇,全面提升檢察隊伍的綜合能力。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淮南市潘集區檢察院“六個強化”獲評全市執法滿意度第一

六、構建檢察宣傳多維格局,強化檢務公開提升群眾滿意度

深化檢務信息公開,堅持檢察開放日、案件公開審查制度,全年共舉辦“檢察開放日”活動3次,案件公開聽證會1次。建成以微博、微信、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為一體的“兩微兩端”新媒體宣傳矩陣,廣泛宣傳法律常識和檢察工作的新經驗、新成果、新亮點,構建開放、動態、透明、便民的陽光檢察機制,提高執法辦案透明度和司法公信力。全年公佈法律文書400餘份,案件信息280條,報送信息73份,發佈微博780條、微信108條、今日頭條98條,拍攝四部專題宣傳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