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忤逆别人是病吗,怎么办?

ou-zhou


为什么用忤逆这个词?

忤逆,有两个意思,一:不孝敬父母。不敢忤逆父母,当然不是病,最多就是愚孝。很显然,你问的不是这个。

第二个意思:违抗、冒犯,大概你的问题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你可以把问题换成:不敢对别人说不(或者拒绝别人),是病吗?

忤逆比拒绝有着更强烈的主观色彩,拒绝是一个中性词,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忤逆本身就是一个贬义词,浓烈的感情色彩。

而你却用了忤逆这个词,那说明你真的是一点都不敢拒绝别人啊!!!你在内心深处,觉得拒绝别人是极端错误的。

不清楚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想法,但是建议你把忤逆这个词先从脑海中删除,把它替换成拒绝。

每天都反问自己:为什么我不敢拒绝他呢?过一段时间反问自己:凭啥我不能拒绝他呢?

再过一段时间反问自己:我拒绝他有错吗?

一步一步来,每个人都有拒绝别人的权利,加油💪,相信自己,适当地拒绝别人不合理的要求,是通往幸福的必要条件。祝你幸福快乐,拒绝一时爽,一直拒绝一直爽。


成都大头鱼游记


忤逆有两种解释:叛逆,不孝顺。

如果你是不敢叛逆,那只能说明你应该是一个比较注重情感的人。不希望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伤害到他人(父母),但内心你可能会因为有些决定或他人对你的回应,让你感觉到自己没有做出内心真实的反馈,长时间下来,感觉自己太过胆小。

如果你是无法做到不孝顺。孝顺的表现还要看你所孝顺的老人处于哪个年龄段?

如果已经70岁以上的老人了,此年龄段的老人属于人生的衰退期,没有办法与之进行对错的辨识,你只要知道他希望你做什么,尽力去做就好。在做的过程中也要保持自己的底线。不能以牺牲自己的底线来作为孝顺的标准,给自己留有一定的空间。

如果小于70岁,身体健康没有问题,作为有智慧儿女,正确的与父母交往的方式是帮助父母认知当前阶段父母如何将自己获得快乐而健康才是正确的。并且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带领父母去快乐而健康的生活,有时父母已习惯了以往的生活模式,加以改变是需要一定的外在强大力量才能做到,因此作为晚辈需要有坚定的信心,足够的耐心。



二毛细语


自己在生活当中也会有类似的场景和体验,也见过身边的人会有这种状况。

一、权威的压制

通常比较大的可能是早期 (也就是儿童时期)的环境或经历造成。早期家里面跟你亲近的人对你很严厉,包括语言行为甚至潜意识里传达给你压制,结果表现就是你很顺从他们的想法,也就是比较听话,虽然可能心里不一定同意或者不愿意,压抑一些情绪感受,但还是会做符合他们期待的事情。时间长了,就很难有能量去平等的对抗,或者你说的忤逆。

形成最终这样结果的关键原因在于,1.那个亲近的对象你很难以反抗,很多时候这个可能是父亲,早期你比较弱小,无法跟他对抗,所以只能顺从,不敢忤逆。2.在后来的成长时间里,你仍旧没有被这个对象平等的对待,另外也可能往后你没有得到很大的相信和支持的力量,那个部分还是弱小的。

二、维护自己“好”的形象

如果在环境中比较优秀,特别是长时间环境中的人,例如父母这样亲近的对象,他们对你有高的期待,从而推动你达到一些目标,比如好成绩,好工作等,他们的期待你实现后伴随的就是他们的赞赏和认可,而他们的这些反应给你带来极大的成就感,甚至体现价值,慢慢的,有可能你就会一直追求在他们面前有一个“好”的形象,从而获得认可,感受到价值,可能还有爱。所以忤逆对你来说就太难,因为这会破坏这个链条,无法获得认可。

以上就我的一些经验和看法分享,共同探讨,找寻自己,希望有所帮助。还分享一个方法路径,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某样事情,有时候可以假设一下你做这样事情,在那个场景中会给你带来什么的情绪感受,想象体验一下就能找到答案。



自然如是


1、对象:任何人你都不敢拒绝吗?包括小学生?或者有特定人群?

2、频次:每天你都被这个问题所困扰吗?

3、程度:10分是对别人的要求丝毫不敢有误差,0分是完全不在意对方的要求,你自己打几分?

从这三个角度自我分析一下,如果对象泛化、频次和程度都很高,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帮助。一一目标应是自我和边界的确立、自信提升。


覃小珊心理咨询


不是病 !是性格特征,也是原生家庭或是成长过程长期形成的心理形态!——如小时候,长辈过于强势 或者 长辈喜欢乖巧型的小孩,会让小孩长大相对畏惧强权或讨好型

这并不是坏事,我们常说,有所畏惧才会有所不为! 客观的对待你的不敢武逆,也许也有好的一面


一沙YISHAJINSUO


不是不敢忤逆别人,是没有达到人的耐性极限,兔子也会咬人。有时候,不敢忤逆是一种智慧,隐藏锋芒,合适时候亮剑也不迟。


xjc23012


这是内心相对懦弱的表现,不是病。相对来说,可以非常理解她们,想要把事情做好,但又担心别人不高兴,甚至迁怒于自己。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心,人与人交往中,坦诚是最受人欢迎的,尤其是亲人和朋友之间。


蜀地思看龙腾


不能称之为病。

构不构成困惑都另当别论,更何况是病。

可能是因为畏惧、害怕而不敢忤逆,心理有压抑,弄清楚为什么经历这样的关系就好。

可能是因为爱,选择顺从,自发自愿主动的,自然就不是困惑,而且会因为自己的善良、包容而幸福!


佳佳心理治愈师


不是病,而是不敢说怕惹到人,也就是胆子小,这样的人容易吃亏,什么事都不敢问不敢说,怕会有更坏的结果。


杨同学508


当然不是病了,只能说你胆子有些小,做事优柔寡断。希望以后胆子大一点,有啥说啥,办事果断一点,像个男子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