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設施平臺 建綠色葡萄園,記“優秀項目”南坡灣合作社事蹟

松溪縣南坡灣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是2017年南平市關工委表彰的“農村青年致富種子工程” “優秀項目”,創辦於2010年,位於松溪縣舊縣鄉馬坪村的南坡灣,2017年松溪縣關工委確定為13個全縣農村青年致富種子工程示範基地之一。

一、創建基地,種植葡萄謀致富。

“種子工程”“種子”黃詩旺在舊縣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協調下,於2010年聯合130戶農民成立南坡灣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註冊資金500萬元。由縣農業等部門和關工委的指導下,經過多次考查選址,合作社選中了松溪縣舊縣鄉馬坪村的南坡灣作為葡萄種植基地,主要從事大棚避雨栽培,主栽品種為巨峰葡萄。合作社依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條例》依法辦社,制定了專業合作社章程,堅持民營、民管、民受益的原則,實行利益共享。由5大股東組成理事會,黃詩旺任理事長,常務理事4人。合作社種植面積210畝,其中已建成規範鋼架大棚208畝。合作社在運作過程中,先後得到市關工委顧問陳新丁、縣農業局和縣關工委農科團的大力支持,派出縣農科團成員、高級農藝師楊代章、邱樂忠等人負責技術指導,同時聘請省農科所博士雷龑負責技術諮詢。幾年來,通過縣農科團的精心指導,產量和經濟效益顯著提高,鮮果產品從2012年的年產60噸提高到2017年170噸,經營性收入從2012年的90萬元提高到2017年260萬元。

二、科學種植,打響品牌促發展。

合作社成立伊始就堅持做到“二堅持”:堅持樹立綠色農產品品牌理念,堅持使用有機肥和少量複合肥,杜絕一切違禁違規農藥及激素類藥物。剛開始種植時,因種植技術不足,葡萄病蟲害發生嚴重,果實品質差,有些人也想使用一些快迅化肥和激素類藥物,但黃詩旺提出寧願產量受損也不用違規藥物,堅持要求使用農家肥及傳統的人工操作,同時聘請專家指導,從而使葡萄的品質逐步得到提升,達到"一降三提升”(酸度降低、含糖量提升,優果率提升、鮮果商品性提升)。同時注重調節品種結構,實現葡萄提前或延後採收(一年第二次結果),避免鮮果集中上市延長了鮮果的上市供應期。

當2012年基地第一批鮮食葡萄採摘出園投入市場後,由於品相好、甜度高、耐儲存、價格優的特點深受消費者歡迎,當年產出60噸鮮食葡萄供不應求,給合作社帶來了90餘萬元的收入。良好的收成,是對辛勤勞動者最好的回報,當所有的社員都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中時,黃理事長並沒有被成功衝昏頭腦,而是不斷反思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改進方法,進一步加強生產管理,提高經營效益,在不斷地摸索中前進。

2013年度生產鮮食葡萄90噸,經營性收入135萬元;2014年度生產鮮食葡萄110噸,經營性收入170萬元;2015年度生產鮮食葡萄140噸,經營性收入200萬元。2016年度生產鮮食葡萄150噸,經營性收入220萬元,2017年度生產鮮食葡萄170噸,經營性收入預計達260萬元。

2016年在葡萄大棚基地內套種西瓜也獲得成功,共收穫高品質西瓜‘天賜208’2萬斤,增收6萬元,示範種植成功。還在基地內放養雞、鴨等家禽,讓它們用天性自尋食物不喂飼料,既可消滅蟲害,又可以增加少量的有機肥料,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放養的土雞、土鴨,以優良的品質取得了消費者一致好評,成為了基地又一增收項目。幾年來基地還投入了資金,修建過河浮橋,拓寬田間道路,種植玫瑰月季等花卉,逐步從以生產鮮食葡萄的單一經營模式,向多元立體式生產模式轉變。

高品質的葡萄符合市場需求,迅速得到廣大市民和專業機構的一致認可,“南坡灣葡萄”於2013年獲得南平市知名商標;2014年獲綠色食品認證。合作社2014年被省財政廳、農業廳授予“省級示範合作社”稱號。2017年獲縣關工委農科團“種子工程”示範基地。該合作社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果品符合市場需求,生產的果品除本縣市場銷售外,還分別於福州、廈門、浙江義烏、溫州等地果商合作,所產出的鮮果一直供不應求,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

三、勿忘義務,示範作用出效益。

合作社的示範基地建設,帶動周邊果農生產條件改善,不僅減輕農民勞動強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而且調動了廣大果農生產積極性、對維護當地的社會穩定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道路、排水溝、鋼架大棚等硬件設施的不斷投入,合理調整農業內部結構,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強了基地的水土保持能力,有效地控制了水流失,避免土壤酸化,還改善基地土壤理化性能,保持土壤肥力,減少了農藥的噴施,保護了周邊自然生態環境,實現了增產增收和生態環境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發展。鋼架大棚避雨葡萄設施栽培,改善葡萄生長環境,提高防災抗病能力,減少噴藥次數和勞動力,極大提高葡萄的品質和產量,並大大降低了勞動力需求,經濟效益顯著,帶動社員130戶增產增收致富。南坡灣葡萄品質好,價位好,深受市場歡迎,周邊農戶種植熱情高,2014年合作社就已和渭田鎮黃沙村合作種植50畝的大棚避雨葡萄,今年將有更多的農戶加入合作社,由於實施了高效增收種植技術帶動更多的農民致富。合作社還吸收貧困家庭人員到基地務工,男工每天工資120元的為好,一年可以增收近1萬元,年齡較大、勞力能力較弱的輕體力活,每天能賺80元,一年也能增收4000多元,真正做到了帶動多人就業、多戶脫貧。

在黃詩旺主持下,合作社立志於家鄉的農業經濟發展,理事會對將來的發展作了深入的研究規劃,用好松溪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這張金字名片,圍繞“南坡灣”品牌,擴大生產經營範圍,建設以綠色水果生產為主的休閒農業基地,向有機食品推進。2016年經舊縣村委會同意,合作社承包了50畝山田試種獼猴桃、百香果、五月莓等水果,同時還在基地種植多個品種的月季。2017年葡萄成熟時節,成功舉辦了“南坡灣.七夕葡萄節”,群眾可以到園內自行採摘品嚐各種葡萄,還可以在園外的水岸河灘烤玉米、地瓜,品嚐鄉土特色的農家飯。最近巳建好休閒木屋、棧道、食堂等,以吸引更多的客戶,打造真正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生態農業園。

參加“新作者扶植計劃”第二期活動之十

圖1為“優秀項目”南坡灣合作社理事長黃詩旺。圖2是黃詩旺親妹。圖3是筆者(右二)於20180719日陪省關工委領導在培訓亭座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