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妻多夫制】西藏少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这里是西藏日喀则昂仁县,这里依旧保留一妻多夫的习俗。 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在当地农牧区一个女性同时拥有几个丈夫是很常见的。

处在青藏高原之上的西藏,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很强的独特性,和汉土有很大不同。在婚姻制度上,西藏存在着三种主要的婚姻形态:一夫一妻、一夫多妻、一妻多夫。一夫一妻在西藏大多数地区是婚姻的主要形式 ,一妻多夫则是数量居第二位的婚姻形式。有一种说法:“(在西藏)最典型的婚姻形式还是一妻多夫制。无论在农业人口中还是牧区,都通行这一制度。”在国际上,一妻多夫制的常见性要远远低于另外两种。国际主流的婚姻形式是一夫一妻,一妻多夫是极为罕见的,但在西藏至今都很普遍。

西藏的一妻多夫主要有三种常见形式:兄弟共妻、朋友共妻、父子共妻。其中以兄弟共妻最为普遍。一家几兄弟共娶一女,便是兄弟共妻。这种婚姻会在婚前向女方说明,同意后方可。首先由兄长娶妻婚配,之后弟弟成年与嫂子发生性关系,形成兄弟共妻。值得注意的是,长兄往往掌握家庭主权,子女不论生父是谁,一律称兄长为父,弟皆为叔。

朋友共妻往往是一妻子早有丈夫,又来一人或与妻子发生关系,但其与丈夫关系很好,慢慢造成共妻的事实。或是家庭贫困或丈夫丧失劳动能力,觉得另一人很好,可以为该家庭添加劳动力,夫妇共同商议后合并为一家。

父子共妻情况特殊,与朋友共妻一样所占比例很小。一般出现在儿子的生母去世以后的家庭。大部分是儿子娶了媳妇,丧偶的公公与儿媳发生关系。或者儿子与继母合为实质上的夫妻。与之前两种不同的是,这种家庭一般不是以父子名义共妻,孩子出生以后称儿子为父,父为祖父。

为何要共妻?

这种婚姻制度能存在上千年,最初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这要联系到西藏的社会阶层与背景。

西藏的社会阶层分为贵族、差巴和堆穷,后两者皆为农奴。差巴是有姓名的家庭,只要完成了对于庄园主应尽的责任,就可以获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并且这份使用权是可以由下一代人继承的。堆穷则分两类:一种是可以以个人名义从领主那里获得一块土地的使用权,但不能继承;另一种是完全没有土地,可以自由流动,但仍有自己的领主,要向领主纳税尽责。

对于差巴家庭而言,继承的土地十分珍贵,为了防止各个子女结婚后引起责任与权利的纠纷,产生了“单一婚姻原则,”形成了“单一婚姻主干家庭”。这种家庭每代只能构建一个婚姻,这个婚姻的后代都是家族的直系成员并享有全部权力。如果一代之中有多个儿子,他们就共娶一妻,女儿则嫁出去,形成一妻多夫;儿子只有一个的话就娶一妻,形成一夫一妻;如果没有儿子有多个女儿,就招赘一个女婿,形成一夫多妻。这一原则也会用在父子关系上,形成父子共妻。这种婚姻制度,使得继承的土地避免被两个婚姻各自的后代所分割,有利于家庭社会势力的扩大和门第不衰。与此相似的是,在许多欧洲国家及日本传统社会 ,“长子继承制”是家庭保持社会地位(爵位、采邑等权利)和经济地位(领地规模、财产及其他经济利益等)的重要手段,这是保持一个家族稳定性与延续性的重要标准。

另一方面,西藏物质资料匮乏,税务繁重,各自娶妻分家缺乏物质基础。另外有一些地方,以家庭为单位摊派差税,一夫一妻制会让家庭承担更重的税务,多偶制不仅能让负担减轻,还能让劳动力更集中,这在农牧社会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方面,西藏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生存环境艰苦。在广大牧区,人烟稀少,游牧民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和恶劣的自然环境,限制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和接触,选择配偶的范围缩小,加上其他血缘、等级的通婚禁忌,进一步缩小了婚配范围,致使一妻多夫成为一种适合藏民生活方式的婚配方式。

在传统观念看来,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是一件好事。兄弟不分财产,团结合作,和睦相处,财产不外流,有利于家庭幸福家族兴旺。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一妻多夫不仅不会受到父母的反对,还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一夫一妻制才是文明和进步的吗?

究竟哪一种婚姻制度才是更符合社会文明的,这个答案还饱含争议。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中存在过的三种主要的婚姻形式(群婚制、对偶婚制、一夫一妻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蒙昧时代、野蛮时代 、文明时代)相对应。在恩格斯看来,一夫一妻制是文明时代的特征,是理想的婚姻制度。然而在已经实行一夫一妻制六十多年的中国,许多人并不认同。在有一部分人看来,一夫一妻制是违背人性的,是最没有生命力的婚姻制度。哪怕人们看起来遵守着这一规定,但实际上还是在通过外遇出轨、包养情妇、离婚再婚的方式更换性伴侣,尤其是近些年一拨又一拨的“情妇反腐”案件,一次又一次将婚外恋拖进大众视野,让人们意识到这也屡见不鲜了。

按照恩格斯的观点,西藏的一妻多夫制的来源是群婚制。群婚制是原始社会中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也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婚姻家庭形态。据此有研究认为一妻多夫是原始社会的残余。这种婚姻形式能在西藏历经千年不灭,是适应当地生产力水平、风俗习惯、宗教观念的,并且至今仍有很大影响。西藏虽然土地辽阔,但是耕地面积和质量不足,生存环境的艰难致使当地的农牧区生产力水平发展缓慢,一妻多夫对于当今家庭财产的聚合与家族的兴旺仍有意义,故而这一传统至今还在延续。

【一妻多夫制】西藏少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一妻多夫制】西藏少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一妻多夫制】西藏少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一妻多夫制】西藏少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一妻多夫制】西藏少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一妻多夫制】西藏少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一妻多夫制】西藏少部分地区依然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